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 第一百八十二章 让大姑娘惦记着

第一百八十二章 让大姑娘惦记着

    第章让大姑娘惦记着

    一场小风波算是就这样过去。

    当下的观念如此,王承舟能为杨巧儿做的不多,只希望这件事之后,她在家里能少一些父母的打骂。若是平平安安熬到出嫁,也不枉这个晚辈亲近自己一场。

    要是等到年底高考恢复,杨巧儿凭借自己的聪慧考上学,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是,以她的家庭状况来看,估计很悬。

    杨树梢和张慧萍夫妻俩已经打算在生儿子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了,怕是家里的累赘能甩掉就甩掉。

    最大的可能就是等杨巧儿再长上一两年,就给她找个人家,嫁了。

    一想到她如画的眉眼,明媚的性子,王承舟就禁不住感叹一声,心里说不出的惋惜。

    不过,当下的时代即将风起云涌,不少人的命运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值得惋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王承舟一个小小的村卫生员,又顾得了几个?

    毕竟,自家盖房子所用的砖坯,还没打完呢!

    吃过午饭,一家人索性顶着大太阳去了打谷场。

    不是他们为了赶工不要命,实在是那个年月没有风扇,家里太热,与其闷在屋子里,还不如到田里,找个阴凉的地儿吹吹风。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王爱朵还把书本带到了地里,兄妹俩依着同一棵大树,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李玉珠见她下地干活还拿本书,咋觉得那么别扭,禁不住就想数落她几句。

    可见兄妹俩认真的一问一答,又一下子愣住了,张了张嘴,扭过头去,不去看他们。

    一个下午的忙碌,打坯工作终于进入了尾声。

    晒干的砖坯摆了好几摞,明天只要再忙活一上午,就可以推进砖窑烧制了。

    那个年月,与现在不同,大家伙儿盖房子用的都是青砖。

    主要原因就是红砖的烧制温度要求比较高,一般需要用到煤炭。村里人连个煤球都用不起,咋可能舍得一车一车的拉去烧砖?

    再者,青砖的外形朴素自然,比较符合时下老百姓的审美。

    村里有钱人家盖房子普遍用的都是青砖,砖缝涂上白灰,看起来简洁大方,亮亮堂堂的,单是想想就让人激动。

    四丫原本累得小脸蛋儿上汗直流,可听着王承舟的描述,眼睛都明亮了许多,一下子又有劲儿了。

    全家人心里满是欢喜。

    “仨儿,明天把窑装上之后,你就不用管了。”

    李玉珠抹了把汗水,举着铁锹,不停地把胶泥打细,“烧窑得好几天,不用那么多人看着。”

    “你趁着功夫,赶上大队的青骡,去半截缸把小瓦买回来。”

    “农闲的时候,盖房子的比较多,去了说不定还得排队,等你把小瓦拉回来,咱就能出窑了。”

    王红河一听,停下手里的活儿,担忧道:

    “仨儿,去的时候,带上些干粮。”

    “娘说的没错,咱整个王家大队都没有烧瓦的窑,想盖房子,都得去老鸹林大队买。要是赶上出窑,等上个一两天都有可能。”

    “到了之后,你可得把大青骡看住了,千万别出啥事故。”

    他害怕晦气,没敢往细了说。

    但是,一家子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不是环境差了出赖人,而是人穷志短,活着都有困难,谁还讲究那么多呀?

    王南舟一听,脸上满是担忧,瓮声瓮气道:“爹,要不,我和仨儿一起去吧?”

    王红河和李玉珠立刻皱起了眉头。

    以自己大儿子的秉性,见了陌生人连句话都不会说,除了看个车子,去了用处真不大。

    可当父母的,又不能直接说出来伤了孩子的颜面,一时间有点为难。

    王承舟一看,忙笑道:

    “哥,你咋还抢着偷懒?”

    “我就是不想干活才提议去老鸹林买小瓦的,你跟来可怎么行?”

    “装窑累死个人,你就在家替我辛苦几天嘛!”

    王南舟一听,信以为真了,宽厚的笑着,点了点头,“行!”

    “那我就在家帮忙吧。”

    “不过,仨儿,往后咱爹娘年龄大了,你可得学会多干活,总是流荡可不行。”

    “诶!”

    王承舟眯起眼睛,甜甜的笑着。

    心里对自己这位大哥真是又无奈又敬重。

    老实人呐!

    李玉珠和王红河哪儿能听不出他的话?见状,都忍不住瞥了他一眼,又看向自己老实憨厚的大儿子,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临天黑,王彩云在自己亲兄弟王建国的押送下,找来了。

    前天约定好的,要给她做流产。

    王承舟甚至以此为条件,跟村长王铁林换来了大青骡的使用权,是到该兑现的时候了。

    叹了口气,他颇为悲伤的看向小辣椒,神神叨叨:

    “彩云姐,你决定好了吗?”

    “真的不打算要这个孩子了?”

    “要知道,《路加福音》里说: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因为你问安的声音一入我耳,我腹里的胎就喜欢跳动。”

    小辣椒眨了眨眼,一脸懵逼,不明白他在讲什么。

    王建国一听,火气立刻就上来了,瞪着他道:

    “王承舟,你少管闲事!”

    “现在可是新时代,随着西方文明之风的传播,任何妇女都有争取自由的权利,生不生孩子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

    “你这种封建腐朽的老古董思想,早就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

    见他往自己的坑里跳,王承舟嗤笑一声,怜悯道:“王建国,反对一切情况下的堕胎就是你口中的西方文明呀!”

    王建国被噎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路加福音》几个字洋里洋气的,好像确实不是国内的话……

    见自己向来骄傲的大弟被王承舟三言两句怼得面红耳赤,小辣椒咂了下嘴,心道:你没事儿老是惹他干什么?自讨没趣!

    王承舟冲她眨了眨眼,开始为她安胎。

    王建国又落了下风,却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冷哼一声,专心致志的盯着他手里的银针。

    见他乖乖的在王彩云小腿和虎口上下针,禁不住又得意起来,心道:王承舟,你再有本事,不还得向形势低头?乖乖给我姐堕胎!

    俩人各怀心思,一通忙碌,终于在天黑前把王彩云送走了。

    到了晚上,一家人又忙活起来。

    就因为王红河的一句话,李玉珠非要把小辣椒送来的那条白鲢给剁成鱼块,炸了。() ()

    说是让他去老鸹林买小瓦的时候,带在路上吃。

    炸鱼可是很耗费油的,平常一家人根本舍不得,都是煎了或水煮了吃。

    瞅着那炸得金黄的鱼块,馋得四丫直吞口水。

    王承舟见状,悄悄偷了一块儿,塞进她的手里。

    小丫头烫得直咧嘴,可就是舍不得松手,攥着贼兮兮的跑了出去。

    “仨儿!”

    不过,还是让李玉珠发现了,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你给她吃干啥?”

    “她跟个馋嘴猫似的,吃起啥能有个够?”

    “说了你去老鸹林买小瓦,要是运气不好,等上个三两天都有可能,我看到时候捎的吃食不够,不饿你的牙?”

    王承舟呲牙咧嘴的笑着,随口道:“没事儿没事儿,没有菜,我干馒头也啃的下去!”

    “你呀!”

    李玉珠叹了口气,见四丫躲在门框后面,手里拿着鱼块却不敢吃,反而瞪着大眼睛观察屋里的情况,忍不住就笑骂了一句,把她轰了出去。

    这妮子,显然是害怕自己亲哥真的挨骂,决定根据老娘的火气大小,判断吃还是不吃。

    吃晚饭的时候,徐小芷又扒在墙头上喊他。

    王承舟好奇的走过去,却见她伸出白皙的小手,把几个香喷喷的东西递了过来,“给。”

    接过来一看,是爬叉。

    而且煎得焦酥,撒了椒盐,但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你哪儿来的?”

    王承舟一脸疑惑。这妮子,之前被爬叉吓得哇哇哭,这会儿,怎么跟磕毛豆似的,趴在墙头上吃得满嘴流油。

    “嘘!”

    徐小芷偷偷瞄了一眼,压低声音道:“我们背着许万年摸的,于华怕他见到了受刺激,让我们悄悄的吃,大声的不要。”

    王承舟咧着嘴,笑得直咳嗽。

    许万年这也太惨了……

    徐小芷眯起眼睛,跟着笑了起来,小脸蛋儿圆乎乎的,似乎比前几天胖了许多,说不出的甜美可爱。

    他便捏了一下,好心提醒道:

    “这玩意儿蛋白质含量很高,煎的又富含油脂,你可真得当心别吃胖了。这小脸蛋儿,都跟果冻似的了。”

    徐小芷气鼓鼓的拍掉他的巴掌,翻起白眼,又往嘴里填了一只。

    王承舟一脸无语,懒得管她,低声道:

    “明天我得去老鸹林买小瓦,你得好几天见不到我。”

    “往后的几天小心些,可别生病了。”

    “要不然,可没人管你。”

    徐小芷一听,瞪着大眼睛愣了一会儿,忽然,从墙头上跳了下去,小跑着进屋。

    “你干啥去?”

    王承舟皱起眉头。

    “给,全拿着!”

    徐小芷去而复返,扒上墙头,吃力的把一只小白碗递了过来,里面装着满满的煎爬叉,香气扑鼻。

    “这,全给我了你咋吃?”

    “不吃了,发胖。”

    徐小芷拍了拍小手,一脸无所谓,“你带在路上,饿了夹在馒头里吃,可香了。”

    王承舟一阵默然,心里头有点儿感动。

    “行了,我回去了。”

    徐小芷跳了下去,却发觉得自己下来的太莽撞了,又踮起脚尖,挥了挥小手,“明天走的时候,记得把碗还我!”

    王承舟彻底无语了。

    第二天,家里人起了个大早,到地里,把最后一点儿工作收尾,开始往砖窑里推砖坯。

    烧砖说起来也是个精细活,一般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傅指点。

    不过,由于大家伙儿都是穷山沟沟里的人家,为了盖房子,大部分都自己烧过砖,凡是上了岁数的,都能算上半个老师傅。

    王红河总是给人帮忙,对他来说,烧窑自然不在话下。

    整个烧砖的流程大致可以分成四步,分别是:装窑、烧窑、洇窑、出窑。

    全部走下来,估计得有个三四天。

    到时候,把青砖推出来,家里就可以正式盖房子了!

    一想到雨季将至,将来外面下着大雨,全家人却可以住进结实亮堂的大房子里,晚上睡觉的时候再不用担惊受怕,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那个一遇上下雨天,就让人怀疑它下一秒会不会就塌了的茅草房,再也不用待了!

    等太阳升起的时候,一家人终于装完了窑。

    王红河和王南舟回家里运柴火,李玉珠和王爱朵在原地待着看窑。

    王承舟则趁着大清早吃饭的时间,回家里洗漱了一番,把小白碗还给了徐小芷。

    这丫头,差不多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早上起来,再也不是睡眼惺忪了。甚至,还一大早的,帮着长生叔卖了两车豆腐。

    见他要走,徐小芷端着饭碗,好像没怎么在意,挥了挥手,继续蹲在地上吃饭。

    王承舟找到老杨头,表明了来意。

    经过自己孙女杨巧儿的事情,别说他提前跟王铁林打过了招呼,即便没有,老杨头怕是都要自作主张把大青骡借给他。

    那份儿救命的恩情,别看杨树梢和张慧萍装糊涂,在老辈儿人的心里却是很贵重的。

    “小承舟,大青骡有劲儿,但是吃的也多。”

    老杨头一边帮他套车,一边叮嘱道:

    “听说你要去老鸹林买小瓦,这一去,说不定就得好几天。”

    “到了生地方,人吃点苦无所谓,牲口可得照顾好了。它毕竟是队里的宝贝,可不能出意外。”

    “俗话说:牛猪细草料,骡马囫囵粮。大青骡是跟你去干重活的,光吃草可不行。”

    王承舟一听,不由得愣住了,想不到用牲口还有这么多讲究。

    于是,有点为难的挠了挠头,“老大哥,那我还得回家给它弄点儿粮食?”

    这年月,粮食可是很宝贵的,人都舍不得吃,拿来喂牲口确实让人心疼。

    “不用不用!”

    老杨头咧着嘴笑了,回身到牲口棚里,提了半口袋东西出来,瞅着他意味深长的笑道:

    “你小子可是好福气,出个门都有漂亮大姑娘惦记着。”

    “而且,还是城里来的丫头,真是让人羡慕。”

    “拿着吧,人家给你备好了的。”

    王承舟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脑海里闪过徐小芷的身影。

    可出门的时候,她那一副无所谓的小模样,也不像是会为自己操心的人呀?
新书推荐: 大日合欢吞天诀 穿成早夭的团宠 污泥中的狼 虐完渣男,做自己的小仙女 我,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系统】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 邪术师是怎样炼成的【歌查德X】 奋进 不怕女星搞暧昧,就怕影后大十岁 末世农场:开局吃了人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