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二日一早,金陵城是一个极为难得的艳阳天。

    庭院里,梅花已经开始慢慢的过季,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唯有墨兰,冬季纵然已经慢慢的过去,但它却依然傲然立在枝头。

    不远处的回廊之下,王昭身上披着来时穿的那件狐裘,捧着手炉,沉默的望着庭院里打扫积雪的下人。

    王昭是个喜好清净的性子,正好昨日过节,瞧他们一直看守着宅子,实在辛苦,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命府上的管家放了他们半日的假。

    但因是处于正月里,金陵从昨日下午到夜半时分一直都在下雪,府上下人又都被王昭放了假,因此今日这积雪便一直拖到将近午时才有人来打扫。

    “姑娘,实在是小的们怠慢,因着扶苍大人前日吩咐过,姑娘您不喜被打扰,小的才一直不敢来姑娘院中来询问姑娘的意思,这才将姑娘这里的积雪一直拖着。”

    王昭沉默的看了那管家半晌,只见他一身灰色长袍,斑白的发丝一丝不苟的被束在脑后,年过半百的他此时面容上早已爬上了皱纹,但此时面对着王昭,他这张脸垂着,言语间满是歉意。

    也许他自己不曾察觉,但他就站在王昭面前的两步远,他这幅模样,早已经被王昭看在眼里。

    别看他话里话外都是自己苛待了主家嫡女的歉意,可那脸上的表情与他话中的语气可谓是大相庭径。

    但王昭终究是没说什么,见管家不愿承认,她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笑得得体,“这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再过些日子便是立春了,我也在这里住不了多少时日,这积雪打不打扫的,也没什么关系。”

    管家闻言,立刻赔笑,“姑娘仁慈,体恤我等,小的感恩。”

    别看他虽是王氏一族的管家,可他早已经上了年纪,不得主家重视了。若不是王昭的母亲崔夫人感念他这老人为王氏效力多年,恐怕早就将人辞退,哪里还留他到现在?

    王昭沉默的看了他半晌,握着手炉的手不由得紧了一紧。

    老实说,他的事,王昭并不想过问,只是他如今毕竟还只是王家的人,若是再不给予提醒的话,只怕——

    “管家,我记得,您从前是我三叔父身边的人吧?”

    “姑娘好记性。老奴从前一直是跟着三老爷的,后来三老爷从军,这才未曾让老奴继续跟着。”

    “我记得三叔父同我说过,当年他出入稷下学宫的时候,您曾是跟在他身边的书童,陪了他许多年,最得他信任。我父亲和二叔、三叔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所以后来便是入朝为官也不曾分家,您作为我三叔身边的心腹,便顺理成章的做了建宁侯府的管家,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府上矜矜业业的,便是我与我五妹妹都是您看着出生的。”

    管家愣了愣,“姑娘好记性,竟然还记得这些事情。”

    “琅琊王一案出来后,不少曾经与他来往密切的寒门子弟大多都受到牵连,死在那场冤案之中。就连曾经盛极一时的陈郡谢氏,如今也已经退隐朝堂。我琅琊王氏自从八王之乱新帝登基之后便位高权重。只是这许多年来,咱们家纵然深得陛下信任,可难免树大招风,所以当年此案一出,我父亲便猜到王氏或许已被陛下忌惮,所以便将五叔和四房的堂兄安排外放。”

    “而他们在离京之时,深知自己这一去日后或将难以回京,所以他们虽留着王氏尚在京城的府邸,但府上的下人除了留下来打理府邸的,其余之人大多都被遣散。那时,家中有几个跟了王家许多年且早已上了年纪的老人,我母亲感念他们的忠心,正好我三兄又在京城任职,便派人将他们好生供养着。唯有刘管家你,自幼跟随我三叔父,又最得他信任,所以便想着给你找个清闲的事情来给你。”

    民间有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句中的王谢二氏,说的便是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两家了。

    八王之乱后,景玉王在琅琊王氏的拥戴下登基称帝,自那之后,琅琊王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便是只有一个王晏在朝为官,但王氏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也依然很高。

    这许多年来,唯一能与琅琊王氏并肩的家族,也唯有一个陈郡谢氏。

    “您的事情我原也并不想过问。”

    走廊下,王昭披着斗篷,手炉中的炭火无声的燃烧着,而走廊之外,早该停下的大雪不知何时又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

    王昭抬眸,发间的步摇微微晃动着,心中一阵叹息。

    这场大雪,约摸是这一次的冬天,最后一场雪了吧?

    “管家,您毕竟是王家的老人,在府上做事也有几十年了,我本也不想与你说这么多的。只是我在金陵也有些日子了,您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也不是猜不到。”

    王昭自小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可惜,她的阿爹阿娘,连带着萧楚河,也都以为她还是从前那个长在温室里的花儿。

    “年幼时,我读史书的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何功高震主的武将没有好下场。但是琅琊王案发生后,我隐约明白了些。”王昭缓缓道,“琅琊王在民间的威望实在是太高,追随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他手中的权柄太重,坐在皇位上的人心中不安啊。陛下心中也害怕,自己有朝一日会被取代,所以,琅琊王死了。我们王家与琅琊王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王家本就树大招风,若不是我阿爹主动请辞外放,只怕王家的下场,比之琅琊王当日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知道你心中定是不甘,觉着我阿爹和三叔父委屈,可这就是事实。阿爹与三叔父不是琅琊王,王氏再怎么位高权重,也逃不开臣子的身份,若是一旦被扣上谋反的帽子,那可是要诛九族的。”

    “可家主和陛下到底是一起历经生死走过来的,陛下应当不会……”

    “不。他会。”王昭打断他,“陛下连自己的亲弟弟都舍得下手,更何况我们家只是一介臣子?当年的景玉王如今已是高高在上的帝王,纵然我阿爹愿意将他当成当年的景玉王,可当年的景玉王又岂会一如既往地将我阿爹当做当年的安东将军?一旦被扣上谋反的帽子,那可是要诛九族的。若是真到了这一日,那王氏历任先祖苦心经营的一切,可都要化作尘埃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若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那琅琊王氏又凭什么在朝堂上屹立四百多年而不倒?
新书推荐: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只要把你们都怼死,我娱乐圈无敌 望神路 洪荒:夺舍 盗墓青铜门之双生 快穿生子:男主别找了,宿主跑了 三叉星玉 重生归来,炮灰她满京城杀疯了! 魔力之极 穿入蔚蓝档案的我,带着多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