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家里男人们在说话,李秀荣干脆躲到乔家去。乔冬睡了,乔二嫂正给她婆婆熬药,两人在灶间叽叽咕咕,一会说章金花,一会说家里这个。

    乔二嫂眉飞色舞,欢喜得什么似的。

    “真是灵丹妙药,这钱花得值。如今安安分分的,虽说做不了活,可那有什么要紧的,不过多费点工夫的事,我乐得把她当菩萨供着。嫂子是我的大恩人,是我们乔家的大救星,一会我带乔夏来给你磕头。”

    “别闹,这是要折我的寿呢,举手之劳,有什么要紧的?你家好了,我们也清静,那些污言秽语,谁听了都难受,我还怕春生听多了学样呢。诶,我可不是为你,是为我自个。”

    “是是是,从前对不住您了。”

    两人笑作一团,乔二嫂突然叹道:“说真的,你家春秧哪哪都好,我做梦都想高攀,可惜了,两人太亲近,竟混成了好兄弟。前儿夜里乔夏说梦话,喊着要和你家春秧歃血为盟,在梧桐树下结义,当一辈子兄弟呢。”

    李秀荣笑得捂着肚子喊哎哟,她说:“你家乔夏是个人精,你们两口子防着他些,前儿我听他跟春生说‘我爹这么大的人了,还撒娇讨亲亲,也不害臊’。”

    乔二嫂羞得脸通红,李秀荣又逗她:“夫妻恩爱,这是好事,你怕什么。只是看不出来,乔二哥还有这一面,平常那脸,唬得黑脸大将似的。”

    “就……就那么一回,逗人的。”

    “好了好了,不闹了,世孙过些日子就家去了。到时候我们看个日子,一块出城玩一趟吧,天冷就出不去了。”

    “好。”

    “唐嫂子不得空,我们把玄真也带上。”

    “好。欸,那几家的孩子,怎么不见来了?”

    “这不要上学了嘛,在家预备着呢。”

    乔二嫂悟了,笑道:“这是要在家早学早好,务必要惊才惊艳,一鸣惊人是吧?”

    李秀荣先笑后叹,看向门口,小声说:“说起上学的事,唉,你不知道我有多愁,不怕你笑话,我是盼着春秧多学点东西有出息,又怕她学多了,左了性子。隔壁那位,如今这样蛮横不讲理,就是读书之过。虽说女子读书写字是好事,可最怕是读了一点,道理还没明白,心气先高了。她爹随王爷来就藩,是王府里有根基的老人儿,吃喝不愁,只是太过迂腐,不肯送她去上学。她每日做完活,就到窗外听一听。她肯学,我爹很是赞赏,便偷偷给些纸笔墨,又送了几册书。她学得用功,可惜呀,自此气傲,再瞧不上同是奴才出身的徐家,遂闹了几场,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嫁过去了。后来再不肯读书,只恨这个恨那个,说是别人误了她,连我爹也埋怨上了,唯独不怪罪她爹娘,你说好笑不好笑。”

    “我来得晚,又不曾深交,不知里头还有这故事。不管如何,终究是品性不好,不读书也未必就是个好的。你们那样帮她,她还疑心是你们做局坑她呢。”

    “管她呢,横竖我又不差她一句好,就是可惜了茂哥儿这么好的孩子。她这样逼儿子,不过是盼着他将来辉煌腾达,自家能扬眉吐气罢了。若真心为孩子好,怎么忍心?我家那位说,凑巧他从门外经过,听见了,打的可不止三四下,只不好进去,怕是越劝越恼。那桌上的铜尺你也看见了,这也下得去手?教书的先生都有一把,我爹教了那么多年,只打过一回,也不过是高举轻落,打了那么一下,就这还后悔不已呢,生怕伤到了筋肉。”

    乔二嫂急了,懊悔道:“啊呀,我得去学里一趟,乔夏这孩子皮,免不了要惹事,我……”

    李秀荣大笑道:“正要向你请罪呢。我家那个,在那院里和管事的先生磨了半天,又是求又是吓的,好容易让先生答应了。你放心,先生说了,孩子还这么小,一定会好好待他们。”

    “多谢多谢,我也是魔怔了,只想着将来要有个好前程,忘了他才这么点大。”

    “这全是做爹娘的一片心,难啊!有一回我做梦,梦到个一表人才的好孩子骑着高头大马,领着一长串的人,欢欢喜喜来迎娶她。我心里高兴,可过会又心酸,虽说看着风风光光,谁知道他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毛病,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那公婆私底下是不是和气的?我的宝贝女儿,从此去了别人家,便是受了委屈,我们也不知道。一想到这,眼泪就止不住。我跟她爹一说,她爹也哭了,说还得学武啊,学好了,谁敢给她气受,打就是了。不用怕得罪人,那样的人家,谁稀罕?我们立时接回来。”

    乔二嫂蹭了眼泪,又哈哈笑起来。

    “就这么根独苗苗,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说出来,别人定要笑话慈母多败儿。”

    “胡说,春秧多好啊!”

    “也是,这是我命好,再宠,她也知分寸。这几年一直没动静,我也遗憾过,不过,如今想通了,有儿有女的,又都是好孩子,知足吧!天定的命数,何必强求。”

    “一直想问这事呢,没请大夫再看看吗?”

    “看过了,生她时吃了大亏,将养了几年,外头的大夫和董大夫都说不要紧,到底艰难。横竖没有家翁家婆责难,他还反过来劝我放宽心呢,说儿子多了,将来烦恼不知几多,有春生这一个就够了。”

    “哟哟哟,方才还说我们呢,不行,我也要臊一臊你。”

    两人又闹成一团。

    粟骞送走良医正,又去了学堂外等着。

    往年是新来的孩子不论大小,全挤一块开蒙,学过的,又不分深浅,一律待在勤学班。今年有人进言杂学不妥,上头准了这事,多请了两个先生,分得细了些。又有王爷放话:仆从家的孩子,只要肯好好读书,都可以放籍,将来进了学,还有奖赏。谁家不盼着儿女翻身,这院子,就越发热闹了。

    里边读书声重重叠叠,粟骞凝神听了一会,他送来的那几个,都没有。齐椿没来找他,应当不要紧,他又耐心等了会,果然听见了声。

    齐椿问:“想回去了吗?”

    春秧答:“娘会担心的,等下了学再回去吧。”

    褚懂气呼呼地说:“他说站就要站,我才不站呢,我就要坐着。我可是王……唔唔唔。”

    春秧说:“我爹说不能这样乱说,小心传到里边去。”

    褚懂没声了。乔夏跺着脚骂:“我就说这学不能上吧,哼,太霸道了,话也不让人说。我爹揍我的时候,也容我分辩分辩,戏里青天大老爷定罪,那可是有问有答的。”

    鲁源劝道:“我进去和先生赔个不是吧。”

    春秧春生乔夏一齐说:“不行。”

    褚懂声最大:“不许去!”

    齐椿劝道:“先生倒没恶意,只是历来体统就是如此。书上的道理,你若不认同,不必说出来,自己记着就行了。”

    春秧似有所悟,问他:“师兄,那你觉得先生说的对吗?”

    “有一点儿道理。”

    “那我们说的呢?”

    “也有道理。”

    乔夏急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啊?不兴当墙头草的。”

    春秧出言维护:“不是呢,师兄的意思是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就像你觉着软饼不好,乔冬却爱吃。饼子软硬都没错,世事非绝对,师兄,对不对?”

    “是的。”

    乔夏听不进去,沮丧地说:“那怎么办?就在这站着吗,浪费呀,还不如玩去,有句话叫什么来着,一寸光头一寸钉。”

    春秧捂着嘴乐,齐椿也笑了,春生认认真真纠正:“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爹教过的。”

    乔夏说:“可我没有金子啊!我娘也没有。我爹藏了一把铁钉,寸长一个,宝贝似的藏着,不许我碰。我家乔冬是光头,他头上生了癞子,大夫让剃光了好抹药。”

    褚懂和春生一齐问:“癞子什么样?”

    乔夏高兴了,说:“一会我带你们去看,头抹得黑黑的,可好玩了。”

    几人叽叽咕咕,东拉西扯地聊着,等到学里其他人往外走了,他们也跟上。粟骞就等在院门不远处,春秧心虚,干巴巴地喊了一声爹。

    粟骞忍着笑问:“书袋呢?”

    啊呀不好,几个孩子一齐往回跑。齐椿朝粟骞点头,两人心照不宣,没有多话。粟骞瞧见春秧重新出来了,这才请求:“齐椿,明儿我有事,还得拜托你帮忙看一看。”

    他这话说得不客气,齐椿却没生气,点头,默默地抬脚走开。

    春秧大声喊:“师兄再见。”

    齐椿回头,朝她笑笑,大步绕开鱼贯而出的学生,往巷子另一面去了。

    几个孩子自知闯了祸,个个目光躲闪,蔫蔫的,十分老实。

    粟骞问:“方安呢?”

    乔夏委屈巴巴地说:“先生可喜欢他了,留他练字,说一会送他回去。”

    “那好,你帮着跟你董婶子说一声。”

    “哦。”

    等到了自家院门口,粟骞叫住他们,小声问:“先生为什么要罚?”

    乔夏攥紧拳头,生气地骂:“我就知道他靠不住,这么快就告状了,哼!”

    “不是,我早就来了。”

    啊?

    本想瞒天过海,谁知早就捅破了天,既然是这样,那半句都做不得假了。

    春秧老老实实说:“爹,不关他们的事,是我说错了话。”

    可恶,不能让她独自英勇!褚懂高声喊道:“明明是我答的。”

    粟骞提醒:“你们是排过戏的,就照着那会的情形演一遍,走,到那老树下去。”

    这是不打算让娘知道的意思,太好了!几个孩子戏瘾上身,争先恐后往那冲,只有鲁源落在最后,小声认错:“粟先生,我没有带好弟弟妹妹,对不起。”

    粟骞笑道:“他们淘气,怎么能怪你?走吧,少了先生,你来扮这个,原是什么样,就做什么样。”

    鲁源着急地解释:“没淘气,就是说的话,先生不喜欢听。先生,他们还小,不是故意说错话。”

    “你别急,我不罚,只是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事,稍后才好找先生说清楚,明儿还得去呢。”

    鲁源安了心,老老实实学先生的样,将课业的要点复述了一遍,又解释一句:“别的孩子说要听父母的话,要帮父母倒茶,要给父母洗脚。先生说很好,又讲了几个故事,接着说服丧礼俗。”

    褚懂高举双手,接戏:“三年不能吃肉看戏玩耍,太没意思了。”

    鲁源怯怯地接上:“先生说不能放肆,又说了一些圣人的话,说是父母生养孩子辛苦,孩子要三年才能离开怀抱。所以在父母死后,子女也要为他们守三年。”

    褚懂说:“带孩子那三年里,他父母不吃肉吗,不吃酒,不出门吗?”

    鲁源咬咬嘴,说:“先生恼了,说他胡说八道,让他滚出去。”

    春秧举手,说:“先生,他是说在吃肉的时候想着:这是我爹娘爱吃的,如今吃不到了,不如我替他们尝一尝。还有,出门是为了好好活下去,白日里去办该办的事,挣钱维持生计,总比坐吃山空,败坏祖宗家业的好。夜深人静的时候,再诚心诚意思念逝去的父母,这样也是不孝吗?”

    鲁源说:“规矩就是规矩,岂容人乱改?”

    大家一齐看向春生,春生“啊”一声,终于想起来了,说:“什么规矩?”

    他抓抓头,怕爹误会,又说:“方才我就是这么说的。”

    乔夏说:“到我啦。我觉得春秧说的很有道理,我家很穷的,要是我奶奶死了,我爹娘待在家里不去挣钱,我和乔冬就要饿死啦。”

    鲁源说:“先生不高兴,说吃这点苦算什么,又说古人中有至孝者,会在墓地结草庐,忍饥挨饿,经受风吹雨打、天寒地冻,日夜守护父母的坟墓。”

    褚懂做着鬼脸说:“这又是为什么,难道会有人偷?”

    春秧说:“先生去拿尺子了,我就说:父母疼爱子女,只会盼着他们过得好,怎么忍心看他挨饿受冻?”

    乔夏说:“就是,那会死不瞑目。”

    春生这回不用人提醒,及时接上了:“对,这样不好。”

    鲁源绞着手,弱弱地学先生的话:“都滚出去。”

    春秧怕爹生气,高举着手喊:“等等,爹,你过来一下。”

    粟骞好脾气地凑过来,春秧贴着他耳朵,说了漏掉的小半段:“乔夏问先生,要是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也要守孝吗?先生说古人有训: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春生说听不懂。先生说父母对孩子严厉,孩子还能好好孝敬,自省之后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我问无故打骂也是为孩子好吗?先生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爹,我不懂,鲁源的爹那样对他,难道也是为他好?我有点儿生气,我觉得那样不公道,才会一直说说说。”

    春生不知道妹妹说了什么,反正爹一直起腰,他就跟上:“妹妹说的对。”

    还真是齐椿说的那样“都有理”,但这事必须圆过去才行,要不然,先生那没交代,孩子们心里也不舒服。

    粟骞笑道:“规矩是用来约束那些孝心不够的人的,以免他们将已逝的父母置之脑后。至于孝顺的孩子,因为父母对他无微不至的好,会深受感动。不说三年,即便是三十年后,也不会忘记父母的恩德,时刻想念,不必用这些俗事来表现。要是父母对孩子不好,那就称不上父母,既然不是,就不必敬重怀念。外人盯着你,等着拿你的错处,你躲着些,平常装装样子就是了。这些是我们的心底话,你们不要对别人说。先生不知道别人家孩子吃过的苦,他不明白这样的痛,不知者不罪,你们也不必苛求,一会我去和他说明说明。今日你们东拉西扯,耽误了先生讲学,明日要去道歉,好不好?”

    “好!”

    褚懂抓抓头,说:“我们褚家的规矩好像不是那样的。”

    粟骞解释道:“规矩之外另有规矩,你们还是孩子呢,不必深究。”

    “哦。”
新书推荐: 苏家阿桃 恶毒女配看见弹幕后杀疯了 快穿之宿主强制逃离 重生之完美攻略计划 重生后,她反杀闺蜜谋取渣男江山 终于三级了,尼玛他怎么九阶了? 时王,见到我请跪下! 网游之从梁山开始征战世界 小可怜在年代文里吃瓜看大戏 惊悚:服了,开局抽到种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