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

    “周史有載:廢庶人甄氏,名不祥。甄遠道之女,其父本為正四品吏部侍郎,乾元十二年經由大選入宮,初封莞貴人,甄氏性極妖媚,十三年初於上林苑媚惑乾元帝,破例未侍寢即晉莞嬪,甚至得湯泉賜浴之榮寵,之後更屢以媚術得寵。

    只是甄氏性酷妒,容不下其他後宮獲寵,得乾元帝寵愛之後屢屢意圖羞辱其他妃嬪,甚至多次欲改妃嬪之封號,而且想出許多羞辱性極強的封號,幸乾元帝從未聽從。”

    甄氏由於犯下大罪被廢,史書上記載僅寥寥數語,至於其於甘露寺修行時色誘清河王之事,由於為皇室醜聞,正史自然是避而不談,但在當時留下的許多私人筆記.著作以及野史之中卻有詳細描述。

    由於大周的民風較為開放之故,也不似其他朝代屢有文字獄之事,也因此流傳了許多宮闈秘事下來,除了甄氏本人之外,甄氏之女和玉帝姬寧願終身不嫁,而且傳言竟是與一出家人有私,最後選擇出家為尼之事也是一奇。

    更有甚者,有些記載甚至暗指甄氏所生十一皇子予涵與和玉帝姬可能並非乾元帝骨血,當時的太子太師管路在其所留下的日記中便曾隱諱提及此事,而且這並非宮外之人全然的道聽途說,因為在祺賢妃管氏即管路之女的記載中就有二十二年四月時十一皇子與太醫溫實初滴血驗親.結果甄氏之侍女竟偷抱十皇子予沛欲欺上瞞下之事。

    儘管這事後來似乎弄了個不了了之〈溫實初自宮以證清白這種事總不好光明正大寫出來吧〉,但由於甄氏在宮內搞骯髒之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其貼身服侍的溫人崔氏才被查出與總管太監李長對食,穢亂後宮,因此被下令處死,如今這樣欲蓋彌彰更使得宮內民間均謠言滿天飛。

    最另人無法置信的是,這樣一個在正史上以□□記載於史書中.被視為亡國妖物的女人,到了數百年後的二十一世紀卻因一本網路小說而大大的出了名。

    ------------------------------------

    2007年初,網路小說《後宮甄嬛傳》在晉x文學網發表,一時之間造成轟動,此書即是以甄氏為主角編寫而成。

    儘管小說本就並非歷史,但此書顛覆歷史之程度.三規之亂仍然引起極大的爭議跟批評,作者除了將正史上未留下名字的甄氏套上甄嬛這個名字之外,更完全將其所有行為合理化。

    最重要的是,此書為了將甄氏這個女人捧成最後勝利者,竟掠去正史上許多乾元帝重要嬪妃,不然就是被刻意污名化,謙順賢妃安氏即是最好例子。

    周史有載:“謙順賢妃安氏,小字陵容,翰林院編修安比槐之女,乾元十二年入宮,初封貴人,累進謙妃,妃性溫順,善調香,甚得乾元帝喜愛,乾元三十六年逝,年四十,帝大慟,追封謙順賢妃”。

    雖然史書記載並不多,可就這麼一個性情溫順的女子,在小說中卻被形容成心思狠毒.以歌唱淫香媚惑帝王的妖女,最後不但被逼吞苦杏仁自戕,甚至得了個不倫不類的“鸝音貴嬪”諡號,無怪乎許多網站上均有網友為其大抱不平了。

    其他還有不少嬪妃也都是如此,比如前面提起的祺賢妃管氏文鳶,其父為十五年平定汝南王之功臣之一,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乾元二十三年加太子太師銜,死後追贈三等忠武公,不但學識淵博,甚至曾經教導過弘治帝。

    結果被這本小說糟蹋成什麼樣子了?如此飽學之士在書中卻被誣蔑成貪財妄為之小人,被逼得自盡於獄中,管家最後因數項大罪敗落抄家,成年男子腰斬,未滿十四的流放西疆,妻女沒為官婢,更衣管文鴛廢為庶人,死於大雨中。

    -----------------------------------------

    說到這本書最為荒謬之處大概就是甄氏李代桃疆,居然將沈氏與溫實初之子扶上皇位之事了。

    先別說這種行為是有多麼無恥不要臉,中國兩千多年歷史上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沈氏在史上是因為難產而死,她生的也不是皇子而是公主啊,更何況乾元下面的年號是弘治並非正章,再說弘治帝也是名予澤非予潤啊。

    更何況弘治帝正史明確記載為文憲皇后王氏,乾元十六年被乾元帝獨召入宮,初始即為貴嬪,後晉淑儀,甄氏回宮時冊封為昭儀,二十一年七月誕弘治帝,二十二年除夕晉文妃,史書記載她出身世家,為太傅王志國之女,性情溫文知禮,真的佩服這本書把這位真正的勝利者徹底抹去也就算了,居然還能這樣亂改。

新书推荐: 小师妹重生后每天都是修罗场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诡异世界,红警系统是什么鬼? 天!谁家糊咖上来就亲疯批反派 穿书后全家偷听到我心声杀疯了 穿越1938 御兽:开局三星五费吞噬天地 侯门主母重生后,笑看渣男一家亲 穿越后,她携带空间成了王妃 开着网约车唱着歌,女明星请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