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43章 紧急撤离计划

第43章 紧急撤离计划

    随着玻璃产业的扩大,岛上人口也迅速增加,最近的一次统计,岛上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9762人,如果加上小商贩和经常打零工的人,岛上已经超过人。张国庆直接雇佣的人数有七千多人,这些人是岛上消费能力较强的一部分。
    A中队已经扩展成A大队,下设两个中队,总共70人,最低工资是月薪5两银子,这两个中队中有一半人都拿的比这个数多。玻璃厂的高级技工收入也相当高,贾祥大师的每月基础工资,就能拿到100两银子,能拿30两银子的人大概有20人。这些高收入人群使岛上各类消费有了基础,商家纷纷看中这块宝地,投资餐饮、零售、服务业,对这些投资人,张国庆采取欢迎的态度,他不允许投资人自行盖房,所有住房都由岛上的施工队负责,但租金很便宜,仅是华亭县租金的一半。
    华亭县的杜县令这段时间也专门到岛上看望了张国庆,因为他治下的人口有将近一小半在明崇岛上,而且明崇岛上港口的繁华程度已经超过县城。
    由于岛上人口扩张过快,将近有一半的人没有受过教育,为了使这些不被张国庆直接雇用的人也识字,张国庆搞出了一个“有教无类”活动,只要是岛上的常住人口,学会了规定的“简化汉字”一千个,通过考试,就可以连续领取至少一年的“文化补助”,每月领取一分银子。第一期只有13个人报名,当这些人领到第一个月的银子后,报名的人就多了。当听说小孩也可以学习,并且领补助后,很多小孩也报了名。
    此时,贾利乐的项目组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造出了两个简陋的显微镜和几个望远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概是50倍。
    为此,张国庆开办了一个“微小事物观察室”,允许所有中级班的学生观察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一时间,他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而除了观察者,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观测结果,因此,很多人申请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观察后再用文字记录下。
    张国庆看了这些记录后,让吴文玉再开办一家印刷厂,成立了新的项目组:报社。然后在中级班找了几个人,由班里文章写的最好的宋连看负责,专门整理观察记录分类,每十天出一张像报纸一样的东西,印上一千份,向岛内各机构、工厂和部分居民免费发放,凡是发表作品的作者,都会得到一份稿酬。
    报纸起名叫《小小世界》,第一期就引起人们很多议论,因为上面画了一只巨大的蚂蚁,拥有很多人们不知道的细小的特征,内容则记录了多种不同的蚂蚁特点:
    “恐怖的面部,大部分区域都覆盖着甲壳,眼睛黑色,触须主体是黑色,顶端一小节是黄色。细小的腿部覆盖着更为细小、密密麻麻的毛。”
    即使是受过初等教育的人,也对这个报道有疑问,更别说普通人。
    除了蚂蚁,第一期上还有常见的土壤、树叶的细小特点,让人不禁对微观世界充满了向往。有人不相信这些内容,想要亲眼看一下,但“微小事物观察室”对外是收费,并且需要预约的,这是光学项目组的收入来源。
    因为预约的人太多,光学组甚至还加了条件,“预约者要会写自己的名字”。
    伴随着光学器件的进步,张国庆先后资助了六个实验小组,研究、改进光学器件,同时还资助了大约十来个其它项目的研究小组,比如食盐成份、染料成份等,这些小组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会交到张国庆这里,张国庆挑选一些合适的内容也发表到《小小世界报》上。
    看到这几个小组先后都出了不错的成果,张国庆想到投资最大的机械研究所,除了开张的时候,自己竟然再也没有去过,就带了两个人步行走向张帅的大院。
    守卫大院的警卫要去通报,张国庆摆摆手制止了他,直接走进研究所最大的一间屋子,里面有七八个人正在车床前忙碌,满耳朵都是金属摩擦巨大的噪声,鼻子里满是难闻的油味,张帅并不在这个屋里,里面也没有人注意到张国庆。
    他看了一会,退出去到另一间屋子,里面的噪声也是巨大,味道比前一个屋子稍微淡些,张帅依旧不在,操作的工人也都专心忙碌,仍旧没有人发现他。一连看了几间屋子,都是这个情况,张国庆四处看了一下,发现离较远的地方,还有几间房子,也有人影闪动,就向那边走去。
    张帅果然在这里,张国庆看张帅和几个人拿着尺子在画些什么,偶尔还交流一下,这个地方没有噪声,但张帅他们身上还有一些油味,环境已经比车间里好了很多。
    看到张国庆到来,张帅急忙迎了上来,请张国庆到自己的办公室里。
    “你这里看起来很热闹啊。”张国庆开口说道,“在这里待了快一年了,你倒是能沉住气,有啥好消息?”
    “有啥进展不都报过了吗?”张帅一边回答,一边吩咐人烧水。
    “你几个月才报一次,说造出来这个那个的,我看你车间里的样子,完全不只那一点成就。”张国庆质疑道,“现在机械加工方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么说吧,大部分的零件,只要有个样子,我们都能加工了,这个机械研究所,也需要扩建了,现在就着急分出来几个车间,专门生产几种用量大的工具,比如圆锯。”张帅回答,“只是原料一直不足,钢铁储备太少,我怕一扩建厂房,就没了原料,正在琢磨呢。”
    张国庆没有在意后面的问题,倒是对前面一句很感兴趣,问道:“要是造一支枪,零件上有问题吗?”
    “我和陈宇峰专门聊过,枪的问题在于枪管,咱们现在的能力,只能把枪管控制在15厘米以内才有把握,要是再长,就至少还要等半年,更新液压机和挖孔机。”
    “没有其他问题?”
    “没有其他问题,零件图纸我们都分析了好几轮了。”
    “那现在开始,你这里造一支枪,需要多长时间?”
    “试制估计要半年,但是现在开始试制,对于研究所来说,并不合适。”
    “说说理由。”
    “主要是人力上不合适,我这里这一年培养了只有二十多个人,真正能独当一面的,也只有七八人,外围配合的,有机械加工基础的,只有五十来个,我正想办法吸引些人,如果人数多,就好抽调一个专门的小组来试制了。”张帅把理由讲了出来。
    “我也正是为此而来。”张国庆听到是这个原因,接着说,“《小小世界》出版以来,各项目小组都争着往上面发文章,吸引人才报名,光学组最厉害,已经扩张到40人,现在吴文玉那里每天都有人找他说情,想进光学组。你这里一篇文章没有,所以很难吸引到人,即使来了,一进车间,也会吓走一半。”
    “光学组的车间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的磨机还是吴文玉找我要的。”张帅吐槽道。
    “我叫报社的宋连看总编过来,专门给你们做几期报道,那小子鼓动能力强,你也立个目标,争取2个月人数增加一倍,4个月的时候,人数能达到100人。”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明崇岛上的大多数人,都感觉日子相当好,并且会越来越好。张国庆也有这样的感觉,他甚至淡忘了前不久针对他的阴谋,除了一点:他再也没有离开明崇岛。
    七月的一天,张国庆正在和王丽聊天,讨论建立一种可以自我发展的科研机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时刻都需要外力推动。
    忽然有人拿了个片子来报,说来了个官,要见他。张国庆拿到片子看了看,这个官名叫王千道,是酥州知府,这就让张国庆觉得奇怪了,他觉得自己和这位大人没有任何关系,玻璃生产仍处于保密阶段,王大人也不应该知道,真是很难想出这位大人来找自己的目的。
    不管怎样,来了个官,出于对官府的尊重,张国庆亲自出门迎接这位“王大人”。
    张国庆的政府事务部长周星保已经陪着这位“王大人”喝茶,不过对方一介绍,张国庆才知道,来的这位并不是王大人,而是王大人手下一个类似于师爷职能的私人助理,叫焦无哲,代表他的主人王千道来一是交个朋友,二是学习明崇岛的经验。
    张国庆觉得很有意思,难道这个时候华夏就开始不停地相互学习?但面子话他还是要说一下:“焦兄过奖了,小岛荒僻,怎么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张兄客气了,这明崇小岛在两年时间里,从一个荒岛发展到数万人的大岛,若我南陈荒芜之地都有如此发展,则黎民幸甚,大陈幸甚!”说着还朝西南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张国庆心想,这明崇岛的发展是靠银子堆起来的,属于不可复制的模式,这也没有什么能取的经,就回答说:“这明崇岛的发展全靠华亭县令杜大人的支持,要说经验,焦兄应该问问杜大人呀。”
    “焦某一路过来,华亭县城也过了,只是一普通大县,与其它县并无太多不同,比起酥杭附近的县就差得远了,杜县令那里不去也罢。”
    “焦兄此言差矣,此实为杜县令之功也,杜县令剿除境内之匪,大兴县学,使大批北民聚于华亭,而我只不过是给他们一条能吃饭的路罢了。”
    “如此说来,杜县令确实有些帮助,但如果没有张兄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还是会离开华亭县的,这其中的关键还在张兄呀。”
    张国庆听焦无哲非要把功劳安在自己身上,知道他必定有什么目的,只好打着哈哈,看他后面说些什么,就说:“张某只不过是少挣了几块铜板,让他们能吃口饭而已。”
    “张兄如果允许,我想在这岛上转转,回去也好向我家大人如实禀报。”
    “焦兄客气了,就让星保陪焦兄看看,我在这里为焦兄准备一下,给焦兄洗尘。”说完,站起身来对着周三说:“星保,陪焦大人四处转转,焦大人若有疑问,好好解答。”
    周星保回答一声“是”,陪着焦无哲走了出去。张国庆却不太相信这个焦无哲真是来取经的,但他对南陈的官场不熟悉,不知道王千道是谁,更不知道这个焦无哲是谁。岛上对大宋官场最熟悉的就是计师爷了,张国庆让人把他叫来,向他咨询。
    “王千道?酥州知府?”计师爷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张国庆一提,他就反问了一下。
    “对。”
    “他是当朝宰相秦司桧的妻弟。传闻说他有些本领,治下也算太平,这两年酥州出了一种新织机,借着这种织机,丝绸产量大增,有成为大宋第一州的模样,再借着与秦司桧的关系,也没人愿得罪他,听说秦司桧不允许他到京城当官,因此他在酥州已经好几年了。”
    “秦司桧?”张国庆听了不禁又是一愣,去年刚与上任宰相张峻的亲戚在华亭县一起吃饭,今年就与当朝的秦司桧亲戚打交道了,看来想躲开他们真不容易。去年的时候,他就听说岳将军被害,但想到自己还是自身难保,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把它当成了“历史事件”,但现在秦司桧的家人来找自己,张国庆可真不想就这样进入历史中。“这样吧,计师爷,你去支上5000两银子,带两个人,暗地里打探一下,这个王千道到底想要干什么。”
    “是。”计师爷还是有些当阶下囚的觉悟,很干脆地答应下来。
    张国庆又立即找来了王丽和张帅,通报了情况,张帅说:“明崇岛上最核心的利益应该是玻璃制作工艺,而玻璃制作中,烧制和原料处理又是最核心的,只要这两个工艺不外流,就能够保证玻璃生产的垄断,保证利润,而这两个工艺对原料需求都不算太大,主要需求的煤在哪里都能买到,因此,我建议把这两部分车间迁到科兰岛上,我们这里以贸易的方式购买半成品再处理,这样,即使有人想打明崇岛的主意,也暂时只能与崇明岛一样购买半成品,如此,至少可以使我们多垄断玻璃生产机密一、两年,而这一两年就会有几百万两银子的利润,可以干很多事情。”
    王丽听完说:“我支持张帅的意见,我早就感觉玻璃不应该在这里生产,它会增加我们的风险,只是没有理由就搬迁玻璃厂有些太荒唐,所以我一直没有提出来,现在这个姓焦的来明崇岛,十有八九都是为了玻璃,我们玻璃厂有一千多工人,要求每个工人都保密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最好还是把核心工艺和非核心工艺分开,以保持核心工艺的垄断。”
    张国庆听了两个人的发言,觉得两个人真不错,一下就找到问题的关键,于是说,“关于焦无哲来岛的目的,已经不必要再去深究了,我们要做的是按最不利的情况准备,你们两个考虑的都不错,搬迁的工作这几天就开始,生产受些影响也不要紧。另外,我正在考虑让欧阳白到南边去开个水泥厂,王丽要配备一个财务人员,张帅考虑造一个简单的石料粉碎机,欧阳白用的。”
    “还有一个问题。”张帅又继续道:“即使玻璃厂搬走,这里也需要加强军事力量,平时待加工的玻璃制品按市面价格也几乎有上千万两银子,这会引起别人的贪婪,必须加强军事实力才能遏制潜在的敌人。”
    “这里的军事力量恐怕需要戚严解决,如果南陈的官军来,只有他的下属才能没有心理压力地与之作战。”
新书推荐: 奋进 不怕女星搞暧昧,就怕影后大十岁 末世农场:开局吃了人参果 重生归来,剧本杀中乱世求生! 穿成稀有雌性逆袭整个星际 离石游记 落落寡欢 手握种地系统,早日退休不是问题 如懿传之娘娘她绝地求生 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