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48章 社会发展局

第48章 社会发展局

    县里一众官员,对周县令的亲戚已经有些惧怕了,恐怕再来几个人,大家都没有地方待了。然而周县令的亲戚还是又来了几个,这几个人没有再去哪个衙门,而是在县衙附近,找了一间空屋子,收拾了起来。
    周县令把县尉、主簿和学政等一干官员都召到县衙,向他们介绍了这位新来的亲戚:温凌宇,并为温凌宇单独设了一个衙门,社会发展局。几人听到新设了衙门,这个衙门又是本县独有的,吏部那里也没有挂号,肯定也没有提升潜力,感觉与自己关系不大,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纷纷与温凌宇见礼。
    见礼完毕,周县令说道:“温兄弟新开的衙门呢,叫社会发展局。”
    “社会发展局?”一众人等迷惑不解,不知道这个衙门是干什么的,“不知这个衙门办理哪些差事?”
    “都是诸位不想管的,不愿管的事。”周县令先卖了个关子。
    “愿闻其详。”几人听周县令这样说,更是迷惑,纷纷向周星宝拱手问道。
    “城中道路宽窄不一,房屋错乱不堪,污水横流,城外土地荒芜,乞讨、卖艺均为社会发展局之职责”周星宝说了几条。
    众人一听,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要与小民扯皮,均不愿接手,学政与众人互相看了看,拱手道,“此均为民生之事,然与升斗小民撕扯不清,着实有辱斯文,此事不易,此事不易啊。”
    县尉接着说道,“还请温小弟费心,整治县治。”
    主簿也拱拱手,表示同意。
    周星宝面露喜色,说道:“诸位,今天这社会发展局就算成立了,温凌宇任局长,主责为,县城规划、街道管理、土地确权、产业发展。”
    几个皆拱手并向温凌宇道贺,心里却嘀咕,“这个土地确权想来是个肥差,弄不好也会被大户们崩了牙。”
    午后,县城四处都张贴了社会发展局的告示,告诉百姓,以后房屋扩建、改建、新建,都要经过社会发展局的批准,街上卖菜,要听从社会发展局的管理,不合规的建筑,社会发展局也会责令拆除。
    县尉等几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社会发展局接下来,成了县里面的第一权力机构,几乎所有的事都绕不开这个局。学政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管的教育,也要向社会发展局汇报。
    温凌宇并没有想太多,他按照张国庆的要求,先带人把县城里面走了个遍,回到办公室,花了几天时间画出了县城的平面图,确定了哪些无主之房要收归县有,哪些有主没用的地要县里买下,哪条路要多宽,哪个位置要安置工场,菜市场设在哪里,哪个位置要建个学校。确定之后,简要向周县令做了个汇报,周县令又召集主簿、县尉和学政等人,一起听听,提提意见。
    几人看到温凌宇画的县城平面图,都吃惊不已,心道:“这个温局长,绝非凡人,此图若用于军事,必有大用,可惜了,可惜了。”
    温凌宇介绍了县城整体的改造方向,几人到底在县城生活了几年,比周星宝熟悉的多,纷纷提问细节,温凌宇一一解答,看起来似乎是温凌宇在这儿住了多年,他们这些提问的是刚来的新人一样。
    主簿弱弱地问道:“如按温局长之规划,本县改造完成,必将会大变样,只是修路、引水、排水之事,花费巨大,吾虽未细算,如此规划,十万两必然不够,以我县财力,二十年亦未必建功啊。”
    “主簿大人所言有理,我局已经测算,总花费约需十五万两。”温凌宇回答道。
    “十五万两!”众人皆惊,这个数字对于如此小县,基本无解。“敢问温局长,银两从何而来?”
    “第一,本局计算这十五万两,是以全部工程为聘请外人施工之费用,本县劳役能够承担其中一半之量,如此可减五万之费;剩余工程仍需工费两到三万,砖石、木材,本县亦有出产,此项亦可节约两万两,如此,总费用只需8万两。”
    “第二,这些工程非一、两年可完成,仔细计算,亦需四、五年,如按五年分摊,每年只需投入一万六千两。”
    听到一万六千两,众人议论起来,主簿起身说道,“非是本官说丧气话,本县本年收入不足万两白银,除去各处用度,节余千两就是大年了,如何获得这一万六千两?”
    “此中筹资之法,且听下官详说。”温局长不慌不忙道,“本县城内尚有无主之地1200亩,整片之地亦有1000亩之多,我欲以此空地建厂房,引几家纺织厂,以厂房、土地为抵押,借贷银两。”
    “本县为小县,怎会有人愿借本县如此多银两,本县原有纺织厂,均生意惨淡,新的纺织厂怎会到我县开办?又如何肯借贷如此多的银两?”众人质疑。
    温局长神秘一笑,说道:“我已传书几个商人,不日即有回信,应可借到一万四千两之多,另外的两千两,还望各位大人想办法,本局愿每百两现银酬谢三两,每年。”
    周星宝不等几人发言,就接话道:“几位大人在本县经营数年,想必借贷几千两银子问题不大,我们四人,每人就以五百两为底限,一月内筹到。”
    周星宝这样一说,几人顿时惊了一下,想到他们的上官周县令与他们一样,都要筹借五百两,也就不再多说。
    周星宝又宣布了一个要求,每五天上午辰时,今天参会的人都要到县衙开个“碰头会”,说说自己管那块有啥事情,工作有啥进展。
    社会发展局一开始行动,衙门里的人就开始忙起来了,先把各衙门的人抽走了一半。有清理无主之地造册的,有督办厂房的。仅负责道路修整的,足有40人,按户抽调人力,分派任务,道路旁边专门留了排水沟,各家都要从自己家把污水引出来。盖排水沟的水泥板,是从明崇岛送过来的,很贵,一两银子只能买四块。
    不想水泥板盖上一天,就丢了两百多块,温凌宇把案子报给段小武,段小武直接带人来查,其实都不用怎么查,这种标准的水泥块,本身重得很,都是附近住户趁夜拉回去垫院子了。
    段小武也不客气,凡是找到赃物的,一律拿人,也不打,全关起来,等着家属来赎。因为铺水泥板只是开了个头,就遭遇这么个事件,如果不能制止,以后这路也没法修了。
    其中有一家是李姓大户,一家就偷了一百多块,段小武直接把这家的老爷给抓了。
    县尉杨奎生这会儿是最头大的,抓人的段小武和县令都是新来的,没有人去找,一群家属都围到他的家中,既有义愤的,也有哭泣的,还有冷言相讥的。
    杨县尉好不容易哄住大家不要吵闹,他去找段小武。众人纷纷拜托他,有好事者一招呼,居然要跟着他一起去找,杨县尉又劝了一阵,才算把人劝住,带着两个衙役去找段小伍。
    段小武是杨县尉的下属,杨县尉见到他就问道,“私搬了石板的百姓,段大人打算如何处置?”
    “杨大人,此为盗窃之罪,按律盗窃三贯以上,处死;不足三贯者,刺字后发配千里。我已问过温局长,每四块石板价一贯钱,凡盗十二块以上者,处死,十二块以下者,刺字发配。”段小武回答。
    “石板如此之贵!”杨县尉倒吸一口凉气,这些偷石板的,基本都不会偷一块,这样说来,只一夜,就要处死几人,发配上百人,思考了一下,又说道:“处死如此多的人,恐不利于县冶治啊?”
    “退一步,就从犯从轻,主犯从重。李大户问斩,其余刺配千里。”段小武回答。
    杨县尉主要就是受李大户所托,如果这李大户问斩,别人都活下来,李大户家人还不恨死自己,想想李大户家送过来五十两银子,杨县尉咬咬牙,说道:“还是不妥,修路也是为了百姓,这样反倒是害了百姓,还是再轻一些。”
    “县尉大人,我再退一步,不问斩,也不发配,但打罚不能免。”段小武似乎做了最后的让步。
    杨县尉也认为不能过分逼段小武,只能对此表示认可,段小武又说道:“县尉大人,您回去给他们说的时候,要说清楚,盗窃石板的严重性,我已经做了最大的让步,如果他们还要闹事,我就只有上报县令大人了。”
    杨县尉点头同意,拱手离去。
    看着杨县尉离开,段小武把李大户提了出来,告诉他所犯之罪,李大户吓得一下就软了,话都说不囫囵了,哆哆嗦嗦地说:“大人饶命,小民只是看别人竞相往家搬,才动了贪念,一时糊涂、一时糊涂啊。”说着一把鼻涕一把泪,好不悲哀。
    段小武接着说:“杨县尉刚才来过,为你求了情,你可愿将功补过?”
    “愿意、愿意。”李大户忙说。
    “第一,所有盗窃之石板要恢复原位,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
    “第二,每块石砖赔偿两贯钱,或者等值劳役,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
    “第三,向其他人宣传、讲述这些石砖不可私拿,后果很严重,你可愿意?”
    “愿意。”
    若选赔钱,家人来赎之时,缴足赎银即可,你家共私拿123块石砖,赔246贯钱;若是等值劳动,需写一个字据,签字画押。
    “我赔银子,赔银子。”
    “宣传讲述之事,明日起,来此地,我亲自告诉你们如何去做。”
    除了李大户外,其他人都选择了劳役来抵罚款。
    第二天开始,路修到哪里,就有传言说,哪个地方的张三,因为偷了一块石砖,被发配上千里;还有传言说,这石砖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人闻起来不明显,但县衙有一条狗,可以闻出来哪家里有这种石砖。
    五天一次的碰头会第一次开,参会的都感觉自己那个衙门无事可干,啥事都让社会发展局干了。其他人三言两语就把事说完,社会发展局洋洋洒洒说了一个多小时。
    “其他人也听到,借贷的钱已经到了一万两,抵了一千亩地,县城里面的地,相当于一亩十两银子,算是很贵的价格了。”
    “道路修整开了头,一期重点项目是南北大道,拆了三家在路上违规搭的篷子,统一规划的排水沟开了头,盗窃石砖的现象被遏制住。”
    “已经有两个工厂准备搬过来,只是怕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此事还请其他诸位大人出谋划策。”
新书推荐: 我是罪恶克星! 以爱为食的少年遇见了病娇 大日合欢吞天诀 穿成早夭的团宠 污泥中的狼 虐完渣男,做自己的小仙女 我,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系统】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 邪术师是怎样炼成的【歌查德X】 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