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98章 为何而战(卷8 自行车计划 9)

第98章 为何而战(卷8 自行车计划 9)

    盐州的防御是点状防御,纵横的河网把土地分成很多个不规则的块,防御的第一重点是县城所在地,除了县城本身驻守部队外,就是几个浅水区,容易渡河点的防御,当然,如果有船,那几乎处处都能渡河。
    为了控制河道,防御工事并非沿河的线状防御,因为那需要太多的人,盐州的工事,是以高塔为核心、深沟和鹿寨环绕的点状防御工事,每个点都只有一个或两个班,主要任务是监视,如果有战事,只要能坚持几十分钟,主力就会从县城赶到。
    王丽并不关心如何防御,她的心思在于如何使百姓归心,进城以来,她几乎每天都会化妆在县城里巡视,次日再召集行政组开会一次,听取各口情况,当前她面临的问题,就是百姓的信任。
    对于他们打出“大汉”的旗帜,百姓心中只是当作“稍微讲些道理的义军”,认可度不高,百姓暗地里会说,“南陈那么大的块头,都守不住江北,这个大汉,就占个盐州,能守几天?”
    百姓有了这样的想法,明面上不会反对行政管理,实际是能躲就躲,以免金狼人来了报复。
    “看来再不抓思想,就影响工作了。”王丽心中暗想,手中拿支笔在纸上写“驱逐蛮夷,富民强国”,这个只能叫口号,必须把这个口号扩展,要有一些纲领、案例,形成一整套的材料,让辖区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办事原则和方法。
    这次的会议,依旧是各口先汇报情况。各口的情况都类似,盐州县城实际是军事管制状态,原来县衙的人,都分到新成立的局中,衙役们干的还是过去的事,管理算是平稳过渡,对县城的管理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当前的核心问题又落到“如何让百姓归心”上。
    王丽安排每个局都写2篇文章,就是对比“大汉”政权处理事务和金狼、南陈政权的不同,要分析透。行政组的成员,写作能力都比较强,这个任务也不算重,只是选材、分析角度都要认真思量,不能落后。
    会议结束后,王丽又让人请小小世界报社的总编和行政记者来一趟,好当面给他们交流,出一本小册子,指导思想工作。
    台东县是第一个被划归盐州管理的县,王丽之前还没有见到县长徐克川。盐州城已经基本稳定,是请徐县长来一趟的时候了,她又安排人,去台东县请徐县长来一趟。
    徐县长接到通知,自是不敢怠慢,立即出发。他心中也很感谢王丽的,台东县开始的教育工作计划投入很小,而且是县里出钱,被当时分管教育的王丽修改为明崇岛出钱,教育规模增加了十几倍,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已经有不少合格的毕业生,自行车项目分配时,台东也拿到了2个配件厂,毕业生到厂里很快就适应了工作,拿到工资后,立即就成了县里面有脸面的人,这些人又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徐县长是第二天傍晚到的盐州,他本来不想晚上打扰王丽,但接待人员说,王州长晚上也工作,让他到了尽快去见她。
    徐克川听接待人员这样说,只好洗了把脸,就去见王丽,王丽听说他来了,匆匆结束了前面一人的谈话,把他请了进去,第一句话居然是:“徐县长,你吃饭没有?”
    徐克川心说,女领导的心就是细,居然知道我没有吃饭,就回答说:“来的有点急,还没有吃。”
    王丽说:“正好,我也没有吃,简单吃一点吧。”
    饭菜确实简单,和在明崇岛集中办公时类似,每人一小碗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还有一碗汤。
    两人边吃边聊,虽说没有酒,但一起吃饭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王丽开始并没有问徐克川工作上的事,仍是女性的关注点,先问徐县长个人情况,她问:“徐县长,你今年多大了?”
    作为明崇岛培养出来的干部,徐县长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他老实地回答:“24了。”
    “不小了,成家了没有?”
    “成家了,老婆还是明崇岛的教师。”
    “哦,那我应该认识吧。”
    “她教算术的,在明崇二小。”
    “二小的老师,我还真可能认识。叫啥名字?”
    “乌清丽。”
    “还真认识,小姑娘可比你小好几岁哩。有孩子吗?”
    “还没有,我这天天在外面跑,唉。”
    “这怎么行,想办法调过来吧。”
    “原来是怕这边危险,不敢调,现在形势好一些了,确实可以调过来了。”
    “有啥困难,给我说一声,这事我能帮忙。”
    “好,谢谢州长。”
    两人说着,就把饭吃完了,王丽让人把空碗收拾走,说道:“出去走走,消消食。”说着起身向着门口走去,
    徐克川也急忙站起身来,跟在王丽身后。王丽并没有向外面走,而是走向这间屋子的后院,出去需要提前安排警卫,太麻烦。
    后院也还有些空间,散步是足够的。王丽的话题仍在徐克川的个人问题上,她又问道:“你是哪里人?”
    “算是中原人吧,我对中原也没有多少印象,一路南逃,这里呆两年,那里呆一年,金狼人来了,再往南逃,印象中从来没有吃饱过,直到逃到明崇岛,我一家只剩我一个人了,反倒吃饱了,还上了学。”
    “你老婆呢,她是哪里人?”
    “她也是北方人,听她说,她是人贩子卖给老板的,大概是山东人,详细的自己也不清楚。”
    “都是苦命人出身啊。”王丽感叹道,接着两人都没有说话。
    沉默地走了一会,王丽说,走吧,回屋里说,今天想请教你的事情比较多。
    回到屋里,王丽亲自泡了一杯茶,递给徐克川,请他品尝。然后回到自己位置上,郑重地说:“徐县长,介绍一下你在台东管理的感受。”
    看到王丽并没有问经济、人口这两个明崇岛平时最为关注的指标,而是问自己管理感受,徐克川稍一思考,缓缓说道:
    “冷漠。最大的感受是百姓对管理的冷漠,似乎是金狼统治也好,南陈统治也罢,或者是我们管理,对百姓区别不大,很多百姓,特别是穷一些的百姓,并不关心。”
    “我们原来的管理,似乎都没有关注这方面,对于地主富户,关心他们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对普通百姓,更多关心的是一个数字。”王丽从明崇岛管理者的角度看,原来确实没有关心底层的民心,她接着又说:“我到盐州只几天,这个感觉就很强烈,所以才想请教你,看你是如何应对的。”
    “州长客气了,说实话,这个问题在台东仍然很严重,只是比我刚到的时候,稍好了一点。”
    “你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到台东,第一件事是除恶霸,特别是打掉了渔霸,市霸几个团伙,在百姓中产生了一点影响,县府通告下面才相信。”
    “第二件事,是推行包片,我的行政组每个人包几个片,解决这个片遇到的实际问题,也算比较好的让政令下沉。”
    “第三就是教育,这个还得感谢州长,我原来在教育方面投入太少,州长的专项资金到了以后,我才大力推动教育,第一期速成毕业生正好遇到自行车配件厂招工,又拿到了比较高的工资,这比前两件事产生的影响都大,百姓现在已经开始关心县府的通知了。”
    王丽听完,沉思一阵,说,“看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也先按你这几招,先实施着。另外,我正准备编一本小册子,说明‘大汉’与南陈、金狼统治的区别,正在收集案例,你正好可以提供一些,也帮我收集几个典型的案例吧。”
    “以前我简报上报过一些。可以用吗?”
    “那些都经过认真推敲,正好可以用。明天你把你的经验介绍给盐州行政组的人,我们刚到这里,一切都还没有走上正轨,你的经验对我们很重要。”
    “州长客气了,我晚上好好准备。”
    “不急的,你好好休息,明天傍晚我们再见。”
    小小世界报的人第二天中午也赶到了盐州,一共2个人,宋连看亲自带队,带着行政记者张明,想着这次是要报道新控制的盐州,路上就给记者交待,好好写几篇文章,好让报纸在盐州能站住脚,报社的效益就会好一点。
    两人吃完午饭休息一阵后,见到了王丽,听王丽介绍完情况后,宋连看有些幽怨地叹了口气,说道,“这次带错人了。”
    “怎么带错了?”王丽问。
    “我以为就是报道公务会议之类的,就带了行政记者,好像不是这回事。”
    “我听明白了。”行政记者张明接过话头,“可以试试看。”
    张明声音不大,只是对着宋连看说的,但王丽也听到了,她面向张明鼓励说:“说说你怎么看。”
    “从我平时采访的情况比较,南陈的官员讲究无为而治,百姓如果有事,最希望的是让百姓自己解决,而我们讲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南陈治理的结果是民间出现豪强,主导民间事务,普通百姓只能忍受,极不公平。这只是我发现的一个点,这样的区别很多,我们可以在报纸上开个专栏,慢慢挖掘。”张明回答。
    “就是这个意思。”王丽赞道,“我这个需求比较急,看报社能不能尽快安排。”
    “保证完成任务。”这次是宋连看回答的。
    “晚一会,盐州行政人员有个会,一是请台东县长讲他的治理经验,二是讨论盐州治理的重点,欢迎两位参加,并且指导一下我们的工作。”
    “不敢当,不敢当。”宋连看连忙回答。
    傍晚的会议上,先是例行的工作汇报,每人说明了当天的工作,遇到的问题,做不了主的,也在会上说明,王丽能答复的直接答复,不能答复的会让大家讨论,如果还拿不定主意,会把问题收集起来,报回去,让明崇岛答复。
    这样的会议已经开了一周,问题已经少了很多,一个小时后,第一个议题就结束了。第二个部分让徐克川讲,参会人中,一半多都认识他,王丽还是很郑重地介绍了徐县长。
    徐县长介绍了他推进治理公平,提升民智的措施,讲到他安排高级人员亲自下乡查渔霸,市霸的作法,参会的人都投过来钦佩的目光,王丽带头鼓掌,徐县长也是经常组织会议的人,等掌声平息下来,他客气地说:“谢谢诸位同僚的认可。”就继续介绍。
    徐克川介绍完,参会人员开始讨论,这个讨论越来越激烈,王丽及时按下暂停,让大家把感想记下来,消化一下换个时间再讨论,又请宋连看、张明两人发言。
    宋连看也是做了准备的,他介绍了明崇岛开始发展时,大部分人也不识字,依靠强制教育的推行,报纸的发行,民智渐开,百姓更积极参与到治理上,冷漠之习渐改。
    张明介绍了他做行政报道的一些体会,“务实,解决问题”。
    此时时间已经很晚,王丽知道今天讨论热情高涨,但仍旧结束了会议,以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报社的效率真高,宋连看离开第三天,就有一批稿子送了过来,请王丽审核,然后每隔几天,都会有新的稿子送到,王丽也将盐州组织的文档送回去,请张明润色,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册子的初稿居然完成了。
    王丽安排秘书抄写了好几份,一份送给张国庆,一份送给徐克川,自己的行政小组传阅一份,分别提出修改意见。只有张国庆的意见最简单:选材很好,但需要增加故事性,请重新设计脉络。
    张明是报道领导活动出身的记者,写故事还真不擅长,宋连看找来了专门给报社写连载小说的唐立书,唐作家看了一下素材,轻松地将这些素材变成一个一个朗朗上口的小故事,故事集就成了《汉国小事》,收录了二十个描绘汉国生活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会设置悬念,在后来慢慢填坑,只要看了一、两段,就会欲罢不能,只想一口气读完。
    经过唐立书这一润色,这本书的定位也就变成了民间读物,宋连看社长看故事都挺吸引人的,就申请把这些故事先在报纸上刊登,以便在书没有印出来时,有个应急。
    王丽自然同意,还专门让宋社长为她加印1000份,并且这些报纸出齐后,给她送过去合订本。
新书推荐: 反派炮灰是天然钓系美人 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民间短故事集 神恒 这不是天庭 丹尊天心道人 何其有幸,年月并进 转职皇帝:看朕九族剥离之术! 血璨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