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123章 金狼俘虏(卷10 有限扩张 11)

第123章 金狼俘虏(卷10 有限扩张 11)

    到了盐州的孔思松,自然会回家看看,这刚到家,孔花荷就迎出来,说吴行长今天要请他们吃饭。孔思松疑惑的问,“吴行长怎么知道我要回来?”
    “她说,只要你回来,不管什么时候,她都要见见你。下午你回来的时候,我就找人给她说了,她说今天专门等你。”
    孔思松不知原因,但这大首长要请自己吃饭,肯定不能拒绝。为了表示礼貌,孔思松与孔花荷提前到了酒店,远远就能看到,酒店是个三层楼,这在盐州城中,算是最高的几栋建筑之一,楼顶铁架支着几个大红字,“盐宾楼”。
    这是一家新开的酒店,酒店大门很是宽阔,有平时两个大门那么大,却不是一般酒楼用木板做的大门,而是对开两扇,快到门口时,两名身穿旗袍的美女拉开了大门。
    进了大门,孔思松看到房屋格局与老式酒楼差距很大,一进大堂,就感受到大气,相当于两层楼的挑高,从上往下垂下巨大的水晶吊灯,灯又不是特别亮,偏橙红色的灯光,营造出温馨的气氛。
    大堂里面有个吧台,后面一男一女,打扮的就像是金童玉女,女服务员询问两人是否有预订,孔思松说,应该是“吴女士”预订的。女服务员查了一阵,也没有查到,面露歉意,“没有查到吴女士的预订,要不两位在这里先休息一会?”说着指向旁边。
    此时孔思松注意到大堂一侧摆放了几张沙发,这些沙发他在明崇岛和王丽的接待室都见过,知道里面是弹簧,外面包有真皮,是昂贵的家具,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名字,完全不能理解“沙发”两字的含意。不想这里居然也有,就带着孔花荷去沙发上,顺便介绍一下。
    两人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孔花荷又走到巴台,问,“盐州银行有预订吗?”女服务员没有翻面前的本子,就回答说,“有的,三楼6房。”
    孔花荷又问,“只有这一间吗?”
    女服务员回答,“只有这一间。”
    孔花荷确认就是这间,就招呼孔思松一起上楼。进入房间,看到屋子中间有一圆桌,这与其他酒家的方桌不同,桌子顶上,是比大堂小好几号的吊灯,照的屋里亮堂堂的,房间的一边,也摆了两个小号的沙发,每个只能坐一个人,孔家夫妇就坐在这里的沙发上,马上就有服务员送来茶水。
    两人道谢之后,仔细看房间里的物件,发现几乎每种物件都与外面不太一样,比如这墙,看似白墙,但仔细一看,墙上居然有很多细碎的花纹,摸一摸,手感不似石头,也不掉颜料,再仔细看,居然是贴在墙上的,有些地方还能看到贴缝。
    两人正在研究,听到外面有声音,知道应该是吴文玉到了,急忙站起身来,打头的却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个子很高,看样子二十多岁,对着两人露出善意的微笑,孔思松两人正不知道如何招呼,吴文玉在后面跟了进来,笑着和两人说话,又将前面那个大个子男孩拉到身边,介绍道:“正好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个是我弟,郭晓亮。”又对着郭晓亮说,“这就是你姐和你说的,战斗英雄,孔思松,这位美女,是你嫂子,孔花荷。”
    郭晓亮又是腼腆一笑,说道:“英雄哥哥好,嫂子好。”
    孔思松心想,吴文玉虽说年龄大一些,听说也是孤儿,能找到一个不同姓的弟弟,真是运气,再想想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姐姐孔思雨了,心中甚是想念。
    吴文玉看孔思松一脸思索的样子,以为在想她这个弟弟,就解释了一句:“晓亮也是个苦命人,从北边逃到江边时,就剩一个人了,我看到这孩子和我弟弟长的很像,就申请收养,现在这小子也成材了,已经是自行车总装厂的总工程师了。”
    孔家夫妇再次和郭晓亮客气一番。吴文玉又说,“晓亮正好来看我,听说我要和英雄夫妇一起吃饭,也想来见见传奇人物,就一起来了。”
    四人坐定,就有服务员上菜,菜品不多,量也不大,但味道好,肯定够吃,吴文玉解释道:“可不是姐扣门,刚刚收到了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通知,吃饭宴请浪费专门是一条,咱们还是要带头执行的。”
    服务员给每人都上了一支果酒,玻璃瓶的,仔细看的话,瓶子并不完全一样,显然是工艺还不成熟,每人还有一个酒杯,这酒杯的一致性就好很多,仔细看,也难以找出他们的差距。
    郭晓亮作为军事迷,虽然没有参军,但对打仗很有兴趣,这次见到战争的亲历者,就将平时积攒的疑问一项项的问了出来,这些疑问本身也就是爱好者在交流或者推演时的问题,对于亲历者来说,有些就不是问题,有些并不存在。郭晓亮问,“孔哥,你说你们一个连,对着刘崇辉七千人,就隔一条河,这刘崇辉就这么笨?”
    孔思松笑着回答,“可别说刘崇辉笨,人家现在也是我们的战友了,只是那个时候,他完全没有进击之心,我们在河对岸阻止,也只是给了他一个停下来的理由。”
    说到刘崇辉,孔思松想到自己这次的任务,对面的郭晓亮又是机械专家,就把这次刘崇辉的需求说了出来,叫郭晓亮指点指点,郭晓亮说,“感觉上,应该很容易解决,但是石头毕竟硬度要高很多,可能会非常费刀片,还需要用水来冷却刀片。”
    听郭晓亮这么说,孔思松就知道,这机器难度应该不大。两人一个请教机械,另一个请教打仗,完全不顾两位女士,两位女士听了一会,不感兴趣,互相看了看,相视一笑,也开始说一些她们的话题。
    有女王称号的吴文玉,其实没有什么朋友,她平时没有什么社交,只有工作,领养这个弟弟,成了她的寄托,这个弟弟有了自己的事业后,她又调到盐州,能和她说上话的人就更少了,如果不是和王丽有些小冲突,她可能会和王丽聊一聊,如今,她在盐州平时的好友,居然只有孔花荷一个人。
    四人两两捉对聊天,饭就吃了两个小时,吴文玉又邀请几人到她家里,吴文玉的住处就在银行院旁,是盐州少有的通电区,也是安全区,即使如此,进院时,门岗还是检查了孔思松和郭晓亮的证件。
    孔思松问孔花荷,“门岗怎么不查你的证件?”
    孔花荷一笑,说,“我来的多,你不在的时候,我经常来看吴姐,门岗已经认识我了。”
    孔思松大为惊奇“女人之间的友谊”。
    到了吴文玉的家里,孔花荷熟练地泡上茶水,吴文玉坐定,向孔思松说,“小孔,还有个事让你帮忙呢。”
    孔思松差点就立正,说出“首长请指示。”想到这是吴文玉家里,还是没有站起来,只能别扭地说,“吴姐您说。”
    吴文玉很满意孔思松这个回答,说,“你那个教导营,啥时候开始发工资了,记得通知我一声,我给你们开户,替你们发工资。”
    孔思松“嗯”了一声,说,“我把这个茬忘了。我们一个月前都开始有‘津贴’了,不如正式士兵高,每人每月2元,我一直没有发,怕再出现军官克扣军饷的事,您这么一说,倒解决我的大问题了,只是我们军营那里没有银行。”
    “我在教导营设立临时银行。只有一点不太好,降兵降将的家都在连州附近几个县,近一年这些县都没有银行建设计划,主要是军情不稳定。”
    “军情不稳定?”孔思松惊道。
    吴文玉一惊,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密级高,可以接触到很多信息,孔思松只是个副营级营长,有些军情可能还不到他那里,此时既然已经违规,只能减少损失,说道,“唉,小孔你们可别往外说啊,这个密级暂时还很高。”
    几人密级也都比较高,知道保密条例,都点点头,表示明白。
    几天之后,孔思松从明崇岛寻求解决方案回来,和刘崇辉一起回到军营,他接到了二级戒备的命令,作为主官,必须要留在军营,刘崇辉也按主官要求,暂时不能离开军营,所有军人禁止请假。
    孔思松接到的任务有二,最基础的任务,是确保投诚人员稳定,别出乱子,升级的任务就是,向一线部队提供合格的兵源,每月都有一定配额,按参谋部要求,本月要提供10名,下月20名,之后每月逐渐增加。
    他们这个大营,一共有投诚人员6459人,因残、年龄过大或其他不适合从军的,送走了351人,木匠之类的专业人员,被挑走的421人,不能被抽走的军官85人,能够作为兵源的,有5602人,这些数据,都在孔思松脑子里,每有一个变化,他心中都很清楚。
    此时能够拿到初级文化合格证的,孔思松预计会有72人,这些人现在是他的老师,如果送走10人,肯定会影响后续的教育,但命令就是命令,他只能调出教学成果比较差的10人,暂停他们的教学工作,加强他们的军事素质训练,随时等待其他部队来接收。
    这是他这个投诚大营建立的第二个月,此时已经转冷,时不时的有北风吹来,孔思松收到吴文玉的信,说是要安排一个临时银行,为他大营中的人集中办理开户。
    收到这个信息,孔思松不敢耽搁,把教师都召过来,先给教师们普及银行的概念,说明要给所有人开办银行账户,这个观念不是一时半会能扭转过来的,大部分人对此还是有些抵触,孔思松又找一些人,在士兵中宣传,通过银行发响,可以避免军官们盘剥的现象,每个月响银有数,只需要和银行对账就好。
    这个消息散出去后,底层兵士果然都很支持,吴文玉派来的临时银行也顺利完成了开户,并且给士兵们说明,每人账户里都存进去了2元津贴,但在军营中无处可花,如果愿意,可以取出来。
    军官们对银行还是有些抵触,有些军官要求取出钱,银行工作人员也解释一下,说明可以取纸钱或者银子,如果不取,每年账户里的钱有十分利。
    军官的津贴也不高,但能取出两块盐州银行的银砖,看起来还真是舒服,士兵们看军官都取出了银子,有些也想取,却因为不到半两,只能取成纸钱。
    临时银行在军营里面忙了二十多天,才将开户、取款工作全部完成,还为每个连专门讲了银行知识的课。临时小组也很高兴,在盐州的本部,每天也没有几个开户的人,他们这几个人,干了本部几年的开户量。
    投诚人员集中训练的第三个月,拿到初级文化合格证的人员,已经达到165人,远远超过参谋部的送兵要求,孔思松知道,下几个月,是拿到文化合格证的高峰期,两个月内,会有两到三千人合格。这些文化合格的人员,如果通过政审,也要尽快配备武器,否则也影响稳定。
    孔思松《关于向投诚部配备武器的请示》上报后没有几天,就有回复,希望孔思松的投诚人员能够使用前装枪训练,这种前装枪是工业部门为外销生产的,性能远超南陈或者金狼自产的火器。这种火器向南陈和金狼各销售过300支,由于各种原因,之后就停止销售了。当时生产了4000支,生产后就一直在库房中,此次可以先提供给孔思松1000支。
    又过了几天,第一批前装枪和配套的弹药、枪械教师就到位了。孔思松和一群教导营的干部都在听枪械教师讲解前装枪,只见他拿出一支前装枪,从枪身看,这支枪比后装枪要长,结构相当简单,如果加装上刺刀,比一个人要高。这种枪有标准的装填流程,按标准的流程,士兵最快能够在一分钟内完成5次射击,算是非常优良的前装枪。
    当听到这种步枪,有效射程能够达到500米时,一群干部都很震惊,这种武器给了投诚部队,会不会有危险?枪械教师说,步枪的战斗大多在200米以内,后装步枪在200米内的性能与前装步枪相同,射速要高很多,因此,完全不用担心。
    第一批枪只有十支,孔思松组织了隆重的仪式,将十支枪授给新组建的连队,之后就利用这十支枪,开始进行精度射击练习。
    困扰孔思松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投诚部队中的金狼人,他们数量不多,只有343人,但如何处理一直没有定论,如果处理不好,以后金狼人会不会坚决抵抗,如果太过宽松,这些金狼人会不会有反叛之心?
    这个问题,孔思松也打了个报告,请求指示,但指示一直没有收到,却收到了一个命令,让他回盐州一趟。
    张国庆在盐州接见了他,先听了他对金狼战俘处理方式的思考,处于两难之间的孔思松汇报了他的困惑,张国庆听完之后,问道:“就你观察,这些金狼人和我们汉人,有多大差别?”
    “金狼人的打扮,一眼就能分辨,他们蓄小辫,短须。”
    “如果把一个金狼人按汉人的样子打扮,还有多大差别?”
    “那就难了,有些金狼人汉话已经说的很流利,听声音就很难区分了。”
    “其实不管是汉人,还是金狼人,都有穷苦百姓,也有为富不仁,当然,汉人更容易和我们一条心,其中也会有叛徒,金狼人难以和我们一条心,只要我们真心对待他们,他们中大部分人也会知道好坏。”
    孔思松听了与平时思想不一样的话,有些疑惑,问,“您的意思是,金狼人也可以团结?”
    “不仅可以团结,还要团结金狼中的大多数。金狼国势渐微,北方大片土地都有金狼人生活,如果我们要恢复大汉荣光,这些金狼人如何处理?屠杀必然引起巨大的反抗,反过来,这些人如果为我们所用,对我们事业必将有正面作用。你一直与金狼降军接触,就你所看,我们的文化培训,金狼人接受程度如何?”
    “感觉比汉人略差。”
    “这次你回去后,给这343个金狼人,每人建立一个档案,专人记录这些人的言行,为以后使用他们,做些基础工作。如果要与金狼国对抗,使用金狼人的效果更好。”
    “这么重视这些金狼人?”
    “不,平时对待这些金狼人的态度是,‘不歧视,不重视,平等对待’,记录和分析工作要保密。”
    “明白了。”
新书推荐: 你好,我是暴怒代言人 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 凡人流之灵狐修仙传 反派炮灰是天然钓系美人 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民间短故事集 神恒 这不是天庭 丹尊天心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