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181章 粮食系统(卷13 成长的烦恼 5)

第181章 粮食系统(卷13 成长的烦恼 5)

    邀请他们两人,自然是因为这个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移民局案件完结后,盐州调查局消停了一段时间。
    其实他们内部仍旧事务繁忙,处理完第一个案子,正需要总结提高。各组都要写心得,要开会讨论,要形成一些工作规范,还要根据前期收集到资料,确定下一个调查对象。
    粮食系统就是他们确定的工作重点。
    确定这个重点后,王丽与几个人讨论过几次,结论是粮食系统不能取消,战时还需要这样的机构,这次调查的重点,是发现问题,弥补漏洞,将出问题的人清除出队伍,包括粮食局长和总经理,如果有问题,一样要清除。
    同时,粮食系统又是一个专业比较强的系统,在调查这个系统前,最好掌握一些专业知识,避免被忽悠了。
    两个领导这次被邀,算是科普,首先是让调查局对粮食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连培训都算不上,即使如此,调查局在掌握了一些材料的基础上,也将两位领导问的冷汗直流。
    粮食系统的问题极为严重,有些是技术问题,有些是管理问题,有些就是人的问题。
    说到技术问题时,两位领导还算淡定,也对这些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说:
    粮食的储备问题,储备能力严重不足,虽然每年都有几个大型的粮库落成,但总体上仍就难以适应整体的需求量,同样的,相关的专业人才也有很大的缺口,导致新标准下建设的粮库,仍有一定几率发霉变质。
    因为储备的不足,又带来的收购能力也较弱,大量的粮食实际是散存在农户家中,或者是原来大户所建的低标准粮库中,这些粮库维护成本高,过去依靠每几年一次的荒年,还能够赚一笔,如今就很难维系,进而导致官库之外的粮食存在更多的隐患。
    两位领导都认为,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投资问题,投资不到位,很难彻底解决,讲这些的时候,两位领导还算是侃侃而谈。
    第二部分就是管理问题,因为管理的因素,每年粮食的损失,达到储备量12%,这些数据都是粮食总公司上报的,但是两位领导显然是面露严肃之色。
    再对这12%分析,似乎是因为粮食变质而损失,但其后续处理就有些问题。
    粮库每隔几天就会巡检,大量大幅度的损失是不应该发生的,但粮库的变质粮食,处理方法大多是“销毁”,这就让人很费解了。
    盐州调查局的调查员,拿出了一份供词,内容是粮库工作人员倒卖粮食的内容,而粮库对这批粮食的记录,就是“变质”。
    这显然也是个窝案。
    想到移民局那连窝端的场景,两位领导都出了一身的冷汗,但盐州调查局显然知道,粮食问题不能这样处理,其中有相当的专业性,完全抓了,可能结果更坏。
    权衡考虑,调查局采取了不太极端的办法,在粮食总公司驻点,名称就叫“盐州调查局驻粮食总公司调查处”。
    这样的目的本来是想用温和的方法,解决粮食公司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公司之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配合,每次调查处约谈某个人时,都会得到一堆大话、套话组成的回答,只要一涉及实际的人或者事,回答又变成“这事不归我管”或者“我真不了解”。
    调查处在碰了几天软钉子后,决定根据之前的线索,先找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随时都能撕开,“只是想给某些人一个机会,但是显然他们并不珍惜。”担任调查处处长的林橙说道。
    行动并没有在总公司展开,而是一个粮库中抓了好几人,倒卖粮食本身就要上下配合,出了问题,一定就是窝案。
    粮库突然被调查局控制,不到半天时间,就打开了缺口,这种案件,每个人都要出力,有了好处,也不可能均分,本就有人心怀不满,平时这些不满还会压在心里,如今这个时候,在“检举减罪”的号召下,很快就有好几个底层人员将他们接触到的情况吐了出来。
    然后就是中层破局,第二天,粮库的主任和副主任也都招了。
    这个粮库确实是内部窝库,和总公司关系似乎不大,但每到逢年过节,都会给总公司几个人打点打点,甚至打点的内容,都是有账可查的,这本暗账也已经交了上来。
    “这样看来,粮库的大范围出问题,必然和总公司脱不了关系。”林橙汇报道,“已经确定了储备科长黄子生,人事科长柳长君,和财务科长范鑫,每年都收受大量钱物,总公司其他人,也都有打点。”
    “萧子锋呢?”王丽问
    “从掌握的证据看,这些行为都刻意避开了总经理萧子锋,但是有些下面粮库给总公司办的福利,他也有一份,也没有过问过福利的来源。”
    “把这个粮库倒卖粮食的流程理清楚,找到关键点,解决其他粮库就容易了。”王丽指示。
    因为移民局案件办理有功,此时的林橙已经成了调查科副科长,可以指挥好几个小组。
    调查科的其他组长看到这个任命,都知道调查科还会有好几个副科长,也都在为那个空位努力。
    几天后,林橙上报了《303粮库问题总结及处理意见》,这是调查科结案的标准流程,特别是处理意见,要求逐级签上意见,肯定不能由基层的调查科员决定。
    粮食公司的大量问题都发生在粮库,有了第一个案例,也算有了经验,为了减少粮库损失,调查局准备向所有粮库派驻调查员。
    林橙和参与调查粮库的人员,一个一个上台讲过程,接受其他调查员的询问,气氛热烈。
    林橙并没有用记叙文的方式开头,而是上台就抛出一个问题:
    “如果到一个粮库,首先查什么?”
    台下的人有几种不同的建议,最多的就是“先查账物是否相符”。林橙笑着说:
    “这个难度很大。我知道各位数学都不错,进入粮仓,肯定能根据仓内粮食的高度之类,推算出粮食重量,但是测量有误差,而且测量也有困难,还有很多办法可以让堆高变高。”
    下面有人不服气地问,“粮库建设的时候,就会知道很多参数,我们只需要知道粮食有多高,不就算出体积了?”
    林橙回答,“理论上是,可是我们进入粮库,就会发现,粮食堆顶并不是平的,大多是波浪状的,少数是尖的,估算体积是有些困难。而且,303仓库在粮堆下面垫了不少东西,他们知道垫的东西有多大,我们不知道。”
新书推荐: 反派炮灰是天然钓系美人 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民间短故事集 神恒 这不是天庭 丹尊天心道人 何其有幸,年月并进 转职皇帝:看朕九族剥离之术! 血璨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