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唐图 > 第224章 下不去手

第224章 下不去手

    天渐渐亮了。
    定襄城的突厥骑兵几乎被全歼。
    除了哲里安还在负隅顽抗,其他各处战斗基本结束。
    哲里安身边也仅剩三百来人,蜷缩在在哲里安的府邸,凭借高大的院墙,暂时安全。
    唐军进城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本来是想留出东门,把突厥人赶出城,再劫杀。
    突厥人可以出城,但是不能骑马。
    唐军进城第一件事,就是烧马厩,把所有战马赶到街上。
    一方面可以引起混乱,一方面就是不想让突厥人组织骑兵抵抗。
    前隋士兵都是步兵,只要不反抗,唐军就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哲里安冲了几次,都没成功,就从城墙上绕行一段,找个没人的地方,跳下去。
    跑步回家。
    小崽子们都在家里,家里有五百骑常驻。
    哲里安打算带着小崽子五百骑逃跑。
    定襄城是守不住了!
    大雪封路,哲里安一个人出城,死路一条。
    他要带上足够自保的力量再逃。
    回到家,五百骑兵已经做好准备,就等他回去。
    哲里安立刻下令,朝东门突围。
    他刚在城墙上看了,只有东门方向没有火光。
    刚出家门没几步,遇上一伙唐人,只有三十几骑,在路上晃荡。
    哲里安手一挥,两个百人队,在各自百夫长的率领下,冲向唐军。
    不出意外的话,一个照面,就会把这些唐军淹没在人海里。
    至于己方会折损多少人,哲里安压根就没考虑,先跑出定襄城再说。
    唐军仿佛被吓傻,站在路上一动不动。
    哲里安大喜,刚要带剩下的人跟上,就看见终生难忘的一幕。
    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突厥骑兵,像是突然撞在墙上,纷纷落马。
    哲里安只听见弩弓发射的声音。
    什么样的弩弓,可以把人射的脱离马鞍,往后倒着飞?
    有两个人,把跟在后面的骑士都撞落马下。
    街道不宽,死了三四十人后,尸体和战马就拥堵起来。
    后面的突厥人想冲过去,极其困难。
    唐军的弩箭像是不要钱,不断的射杀突厥骑兵。
    两个百人队,不到一柱香,折损近半。
    折损越多,道路越拥堵。
    到后来,突厥人寸步难行,只好掉头回去,想从旁边的街道绕过去。
    唐军根本不给机会,有人已经上了屋顶,从高出射杀突厥骑兵。
    两边路口同时有唐军出现,哲里安走投无路,只好返回家里。
    家里最起码还有围墙阻隔。
    挡住他的正好是王鹏。
    王鹏带着栓子和小德子,还有三十个伯爵府侍卫,在街上游荡。
    他们很少出手。
    突厥人没了指挥,乱做一团。
    几个突厥千夫长,刚刚在身边聚集了一伙手下,立刻招来唐军的进攻。
    没马的突厥人,会被驱散。
    骑马的突厥人,全被诛杀。
    不到半个时辰,突厥骑兵九个千夫长,死了七个。
    还有两个,一个跟着康苏密,一个在哲里安身边。
    康苏密已经去了隋王府,哲里安在家里苟且偷生。
    躲在家里的平民,唐军暂且不管,不断诛杀街上的突厥人。
    有见机快,弃刀投降的,唐人也不杀他们。
    而是找了一处军营,把他们全关起来。
    城里的居民都缩在家里,瑟瑟发抖。
    街上不断有人喊话,谁敢上街乱跑,格杀勿论。
    除非大火烧到你家,才可以出门逃命。
    出门也不许乱跑,就在大火旁边待着,自会有唐军过来安排。
    当太阳爬出地平线,定襄城已经烧了一半。
    无家可归的人,都被唐军赶到一处。
    这里刚刚被大火烧尽,温度不低,不会冻死人。
    投降的突厥人有两千多,已经集中看管。
    定襄城基本到手。
    王鹏和苏烈碰面。
    得知有数千步兵,集结在隋王府外,意图不明。
    两人一起过去,一探究竟。
    他们已经够仁慈的,没有滥杀前隋士兵,没有乱杀前隋遗民。
    这些人集结起来,一旦作乱,又得忙活半天。
    哪知当两人出现,这些前隋士兵并未表现出敌意。
    想象中剑拔弩张的情形并未出现。
    前隋士兵枪尖朝地,刀不出鞘,箭不上弦。
    仅有的十几匹战马,被拴在一旁,悠闲的舔着地上的雪。
    隋王府前是一条宽阔的直道,数千士兵,默默的注视着街道那头的唐军。
    唐军有三百骑,队列严整,既没有主动进攻,也没有收刀入鞘。
    静静的站着,冲天的杀气,压的前隋士兵快喘不过气来。
    萧太后拉着杨政道的手,感觉到孙子的手微微颤抖。
    转头朝他笑了一下。
    孩子立刻不抖了,挺了挺胸膛,问道:“祖母,我们还要在这站多久?”
    萧太后道:“不急,对面唐军肯定已经去禀报上官,我们要等他们的最高统帅过来,再过去。”
    萧太后想来,能够一夜攻破定襄城,没有三五万大军,根本不可能。
    能统帅三五万大军的,必然是唐朝军方大佬。
    不是李靖,也和他相差无几。
    这些大佬级人物,是可以直接面见唐皇的!
    萧太后向他们投降,诉求可以直达天听。
    据说李二很骄傲,对主动归顺的人,也很优待。
    萧太后想,既然选择投降,就要把利益最大化。
    可是当她看见迎面而来的两人,心里犯了嘀咕。
    这两人,一个不到三十,一个比政道大不了几岁。
    能有多大的官职?
    杨政道要上前,被萧太后紧紧拉住。
    康苏密可不管这些,小碎步上前,对苏烈道:
    “颉利可汗座下大将军,定襄驻军守将,康苏密,见过将军。康苏密愿意携前隋萧太后,隋王杨政道,归顺唐朝,请将军收容。”
    他看苏烈年纪大些,像是这些人的主将,于是选择向他投降。
    哪知在他说出萧太后几个字后,苏烈居然立刻下马,并不理会他,步行朝萧太后走去。
    站在路上列阵的前隋士兵,很自觉的让开一条路,让苏烈过去。
    王鹏没有过去。
    两个主帅,要是被一锅烩掉,可就成了天下笑柄。
    王鹏在脑中回忆,这位萧太后,怕不就是那位传说中倾城倾国,艳冠天下的萧皇后?
    如果真是,年纪也有五十多岁了吧!
    据说当年宇文化及造反,杨广自缢。
    宇文化及要亲手杀了萧皇后。
    可惜只看一眼,就再也下不去手。
新书推荐: 落落寡欢 手握种地系统,早日退休不是问题 如懿传之娘娘她绝地求生 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 东京太太:睁眼撞上丰满太太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原神:穿越提瓦特但是是诡异世界 裁员裁到大动脉,我创业你哭什么 神豪:净身出户,假千金买断全球 实教:缺乏干劲的多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