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羲之请我搞天下 > 第663章 最后通牒

第663章 最后通牒

    “大哥。”古壶一挥手说,“其实大哥最明白,一个人,穷得身上一文钱没有时,钱是救命的宝物。”
    “身上有几十贯钱时,钱是洒脱的玩物;身上有千千万万贯钱时,钱便成了能压死人的赘物,人终有一死,我可不想被那赘物压死,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无牵无挂,多痛快!”
    “哈哈哈——”王羲之大笑,“好一个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就为这,敬你!”
    临近子时,皇宴方散。
    古壶没有回家,而是跟着王羲之来到了他府上,两人喝了一通解酒汤后,都清醒了许多,于是渴着茶,在灯下说起了正事。
    两人商议了下一步对付正洋国和安元国的办法,王羲之也赞同古壶的“以威慑为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
    商议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之后,王羲之感慨地说:“想当初,你我义结金兰,发誓一起搞定天下,这一步步走来,这天下真要被我们搞定了,实现一统之后,贤弟你打算干什么?”
    古壶:“我们当初不就说过了吗?让国泰民安,让天下无奴。”
    “你就没想过——”王羲之小声地说,话说了前半句,却把后半句咬断了。
    “想过什么?”古壶疑惑地看着王羲之问。
    “你自己当皇帝?”王羲之更加小声地说。
    “大哥!”古壶放下手上的茶,一下站了起来,四下看了看,凑近王羲之,也小声地说:“我们当初可没说过这个,我也从没想过,大哥怎么突然说出这话来?”
    王羲之沉思了好一阵,才看着古壶说:“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古至今,天下分分合合,王朝不断更迭,皇位上这人下去那人上,短不过三五年,长不过数十年。”
    “江山不稳,百姓受苦,普天之下如此多人,为什么就找不到一种让天下永远不动荡,让百姓永远安宁的办法呢?”
    这——?古壶听了将军大哥这番话,内心震惊了,不是眼前,而是天下,不是一时,而是永远,大哥的格局也太大了吧?自己就从未想过这么深这么远,这可是人类的永恒命题。
    古壶想了想说:“大哥,你所说的让天下永不动荡,让百姓永远安宁的办法,也许永远也找不到。”
    “为什么?”王羲之不解地看着古壶。
    古壶:“这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的,人类社会亦如此,不可能一成不变。”
    “要变,就可能往好的方向变,也可能往不好的方向变,现世如此,后世也如此。你想要的那种办法,没人能找到,可是大哥,这与你刚才问我的话有什么关系?”
    王羲之:“墨家尚贤尚同,你既有才能,又有贤德,你为什么不可以?”
    古壶连忙摆手:“大哥,不是我谦虚,而是我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刚才说了,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人也在变化。”
    “即使我今日还算有德有才,连我自己也不能保证,一旦地位和环境发生的变化,我的这些德和才会不会发生变化?这事太重大太遥远,我们暂且不论,还是说说眼前的事吧,还有两国没搞定呢?”
    王羲之笑了:“是我想的太多了,听你的,先想眼前的事吧。”
    两人把话题转到正洋国和安元国的事上,商议到半夜,古壶也就没再回去,就住在王羲之府上。
    第二天回到自己家里,一进院子,就看见大儿子古越正扛着一把木头剑,带着紧跟在他后面的三个弟弟妹妹排成一列正在操练。
    “父亲——父亲——”几个孩子一看见他,纷纷叫着围上来。
    他拉过大儿子古越说:“你是大哥,不但要带着弟妹们玩耍,还要带着他们识字读书,知道吗?”
    “遵大都督命!”古越大声说。
    今年春天,古壶已经安排文先生在附近买下一座不大的宅院作为私塾,请了一位饱学之士当先生,让文先生家的小孩子,及自己家和侯戈家石诚家的孩子们在这里念书。
    古壶正逗孩子们时,看见邢影在对面屋檐下向他招手,他忙起身过去。
    邢影把他拉进屋里,红着脸指指自己的肚子,又把手伸给他。
    古壶号了脉,惊喜地说:“你怀孕了?”
    邢影不住地点头,眼里闪着泪光,古壶搂过她,高兴地说:“生,多多的生,反正不愁养不起,我的孩子就是我来过这个世上的证据,哈哈哈——”
    邢影仰头不解地看着他,他知道刚才自己不经意冒出的这句话让她迷惑,忙解释道:“孩子多,家里热闹,再说,你身为女人,也该有你自己的孩子,你要生下女儿,一定跟你一样美丽。”
    邢影点头,两臂紧紧地环住他。
    “大都督。”门口传来轻轻的叫声。
    古壶一听,知道是陈志莲,邢影放开他,低着头出门去了。
    “进来。”古壶说。
    陈志莲进来说:“帮主,我刚刚收到从正洋国传来的消息,景王爷在汤老爷家,受不了在净房洗便桶的苦,两次想要自尽,都被及时发现救了下来。”
    “他有没有主动说出他的王爷身份?正洋国的官府有没有发现他的身份?”古壶问。
    陈志莲摇头:“都没有。”
    古壶:“你传令下去,给他换一个让他感觉稍微好点的活,必须保证他活着,这位王爷活着对我们还有用处。”
    “遵命!”陈志莲一拱手,出去了。
    古壶来到大都督府,跟文先生商议下一步吞并统一正洋和安元两国的具体办法。
    秋去冬来冬又去,在大宁人的欢欣鼓舞和正洋安元两国的人心惶惶中,转眼又到了来年春天。
    这一日,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在正洋国的皇宫花园里,正洋国皇帝刘勋徜徉花间,却一点赏花的心情也没有。
    原来看花,花似美丽的女人脸庞,现在看花,花似一张张冷冷地嘲笑他,愤怒地责骂他的脸。
    去年秋天,大宁不到两个月便灭了天长国,他知道那个大宁怪杰古壶不会就此停步,一定会把战刀挥向正洋和安元。
    天长那个最大最强的敌人都被大宁消灭了,正洋和安元这两个小国也朝不保夕,父辈留下的江山,眼看就要在自己手上失去。
    “皇上——皇上——”总管太监呼叫着慌慌张张地跑过来。
    “慌什么?大宁大军打来了?”刘勋心中一惊,但他强作镇静地斥责总管太监道。
    “皇上,大宁人来了。”总管扑到跟前,站稳了说。
    “真打来了?”刘勋被惊得差点站不稳。
    总管喘着气说:“不——不是打来了,是大宁的使节到了,正在大殿等候皇上。”
    使节?来干什么?刘勋一听,心里打着鼓,忙跟着太监前往大殿。
    进殿一看,正面站着一位三十出头的,身着大宁官服的年轻官员,正仰头看着屋顶,似乎没看见他这正洋皇帝进来了。
    “殿下何人?”刘勋坐到椅上,大声问。
    那人这才正眼看着他,鞠了一躬道:“大宁国五兵尚书蒋正义,奉我皇命出使正洋国,参见陛下。”
    “蒋正义?”刘勋说着细细打量了此人一番,说:“你就是那个在大宁,和古壶一起提出放客清地查税的蒋正义?现在是大宁的五兵尚书?”
    “正是!”蒋正义回道,“这是我皇给正洋国皇上的通牒。”蒋正义说着双手捧上一本折叠文书。
    总管太监忙下去接过来,捧到皇上面前。
    刘勋一看封面上“最后通牒”四个字,心中一紧。
    通牒先说了正洋的两条罪名,一是窝藏在大宁谋逆未遂的逆贼景王爷;二是曾经作为东道主,纠结三国联合打压大宁并率先偷袭大宁。
    为“遵天道,安天下”,大宁国决定征讨正洋国。
    为减少无辜百姓苦难,限正洋国在四月初三日前举国投降,否则,大宁将于当日对正洋国发起全面进攻,但是在进攻中,只杀抵抗者,不犯无辜百姓。
    这哪是通牒,这明明就是战书。
    刘勋愤恨地把这份通牒扔出去,掷到蒋正义面前,怒吼道:“大宁欺人太甚,我正洋何时窝藏了景王爷?连那人的鬼影子朕都没见过。”
    “至于三国联盟,那是当初天长国的主意,偷袭大宁,那也是迫于天长国的淫威,而非我正洋国的初衷,大宁放肆,蒋正义放肆,拿下!”
    “是!”殿门口的甲士应了一声,通通通走进来两个威猛的甲士朝蒋正义走来。
    “哈哈哈——”蒋正义大笑,“无能的刘勋,你今日将我一人拿下,明天,我们古壶大都督就会把你一国拿下,要不相信,你就试试。”
    “还告诉你刘勋,此最后通牒,并非只有你看到的一份,而是有千千万万份,已经撒向你正洋国包括都城在内的各处。”
    果然,蒋正义话音刚落,进来一个禁军将领报告,说在都城发现大量传单,并从怀里掏出一把给皇上。
    刘勋接过一看,十多张纸全是大宁给正洋的“最后通牒”,内容跟他刚才看见的一字不差。
新书推荐: 雁过经年 开局就中了1个小目标,我躺平了 大秦之天下第一智将 掉马后,少阁主连夜携款潜逃 功夫之神 离婚后我被前夫宠爆了 混天世界 无限流:我拿着锅铲到处搞破坏 男友他总不是人 快穿:小骷髅多胎生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