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政治3

    李修竹回道
    “师长,我召集人手,估计需要三日,让每个人各司其职,熟悉自己的职责范围。
    初步维持县城的正常运转,大概还需要两日,总共需要五日,还请师帅宽容两日。”
    石定清也不知道让一个县城恢复运转,具体需要多长的时间。
    只是随口说出一个时间询问一下,听到李修竹的回复。
    便知道李修竹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石定清自然也不会为难李修竹,于是说道。
    “我说三日就是三日,不能改变,李修竹,你三日之内召集不到足够的人手无所谓。
    我军还有行政人员,正在向荣经县城赶来,他们三日之内一定能到达荣经县城。
    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人员,你只是刚刚上岗。
    这次我虽然给了你知县的官职,但是很多事情,你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三日恢复县城的正常运转,是我给你下达的命令,你要对此事负全部责任。
    这是你加入我军,做的第一件事情,事关我军声望。
    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失败了,我拿你是问。”
    李修竹听完石定清的话,顿感压力如山 ,但此时他只有挺直胸膛,咬紧牙关,回复道:
    “请师长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若三日不能恢复县城秩序,让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我李修竹将以死谢罪。”
    他的声音坚定而果敢,没有丝毫退缩。
    他不想辜负石定清的期望,因为那会影响他的前途。
    他要以实际行动向石定清证明自己的价值。
    石定清听完李修竹的回复,很满意,点头说道:
    “好,我等会就贴出告示,告知全县,任命你为临时知县。
    我不会给你一个兵,但是我可以给你钱。
    你先整理一份县城各级人员的官职名称和俸禄表给我。
    今天是6月15日下午,我给你3天时间,恢复县城秩序。
    也就是在6月19日清晨,我要看到荣经县城的士农工商各司其职。
    以后每月19日,发放荣经县城的官员俸禄。”
    石定清这次攻下荣经,获得白银十二万两,黄金九千两,粮食五万石。
    系统兵只能听石定清指挥,石定清给李修竹也没用,所以石定清不会给李修竹士兵。
    钱粮现在足够用,所以石定清可以给李修竹钱粮,虽然可以给钱。
    但是石定清也怕李修竹拿钱跑路,所以钱,必须在李修竹干了一个月的工作之后,才能给。
    李修竹听到石定清的承诺,心中涌起一股感激之情。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他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是他为石定清、为荣经县城尽一份责任的机会。
    他坚定地点了点头,回应道:
    “是,师长。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竭尽全力恢复荣经县城的秩序。”
    之后,然后找了一张纸,在县衙大堂的案台上。
    开始书写各级官员的名称,职能以及每个月的俸禄。
    石定清见状很满意,专业的人才就是不一样,这样一张数据表,可不是谁都能写得出来的。
    一盏茶之后,李修竹写完了,交给石定清,石定清直接看向最后统计的总数。
    一个县城一个月,全部有编制的官员,需要发放约60两银子。
    一个县城一个月的官员俸禄支出才60两,这么便宜,不禁让石定清皱眉。
    然后看向了每个官员每个月的具体俸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好家伙,一个知县,一个月3.75两白银,作为知县,一个县城的一把手,一个月才3.75两,下面的人,自然就更低了。
    石定清懵了,石定清作为一个后世之人,对清朝的物价,了解不深,唯一了解的渠道,还是古装剧和小说。
    那些古装剧和小说,动不动就是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的使用。
    给了石定清一种错觉,让石定清以为,古代穷的只有老百姓,当官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哪能想到,一个知县,一个月俸禄才3.75两银子,不是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
    石定清不确定的向着李修竹问了一句:
    “朝廷官员的俸禄也是这样吗。”
    李修竹回答道:
    “这份表上的官职名称,职责范围,俸禄标准,和朝廷都是一样的。”
    石定清知道他问的问题有点尴尬,因为石定清问出这种问题。
    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什么见识的农民军首领。
    但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情况,确实不了解,原主石定清,只是一个贫农。
    书都没读过,字都不认识,所以石定清虽然两世为人,但却是一个小白,很多东西,必须要问清楚。
    所以石定清继续问道:
    “我听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为什么知县一年才几十两。”
    李修竹回道:
    “虽然知县每年的俸禄不多,但是毕竟身份和地位在那放着。
    因此平时外出消费的时候很少需要自己亲自买单,因为有很多人想要巴结知县还来不及。
    知县若是光顾自家生意,那简直就是一个活招牌,肯定会让自己的生意变得更好。
    一般来说知县在衣食住行方面完全不需要自己买单。甚至偶尔消费之后,还会得到店主的一点“孝心”
    虽然偶尔会碰到一些不太懂规矩的店面,但毕竟是少数。
    因此知县虽然每年的工资比较少,但是维持自家人的日常开销完全足够。
    逢年过节或家里二老过生日的时候,地方的乡绅贵族自然不会放过讨好知县的机会。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知县也算土皇帝了。
    而这些做生意的商人如果能够巴结上知县并且能够混个眼熟的话,对于日后的经营自然会产生很多的好处。
    所以可能某一个富商一次所给的红包,甚至比知县一年的俸禄还要多。
    而且能够给知县送礼物的人大多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普通的小商人想要送,未必能够将这份礼物给送出去。
    因此每到过节的时候知县也可以说是收礼收到手软。
    向老百姓征税的是知县手下的衙役。而这些衙役虽然表面上是知县拿钱去雇佣的。
    但实际上就算不给钱,还是有很多人想要挤破脑袋去做。
    因为在税收还有办案的过程中可以捞到很多的油水,所以县衙里面的衙役。
    是一个他人羡慕的肥差,别说是要工资了,和知县关系不硬或者说给知县送的红包不够,还未必能够当上这个衙役。
    一个知县尚且有如此之多的油水,更何况知府呢。”
    石定清听完总算是明白了,合着清朝的所有官员,没一个是靠工资吃饭的。
    上面的官拿得多,下面基层的衙役就会拿得更多。
    钱从哪里来呢,当然是老百姓身上了,这也就能解释,清朝为什么造反的人那么多了。
新书推荐: 小师妹重生后每天都是修罗场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诡异世界,红警系统是什么鬼? 天!谁家糊咖上来就亲疯批反派 穿书后全家偷听到我心声杀疯了 穿越1938 御兽:开局三星五费吞噬天地 侯门主母重生后,笑看渣男一家亲 穿越后,她携带空间成了王妃 开着网约车唱着歌,女明星请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