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唐朝那些事 > 第44章 李世民大意饮毒酒

第44章 李世民大意饮毒酒

    李世民、李元吉领唐朝大军快到豳州的时候,唐军侦察兵报告:
    “突厥兵马仅是扎营就达一百里路那么长,阵势浩大,不知道他们此来有多少人马。”
    李元吉一听已经开始害怕了。
    李世民令侦察骑兵继续侦察,过后他们又回来报告说:
    “这次是率领突厥兵马的是两个可汗。分别是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
    他们调动全国兵力来侵犯,兵士确实有几十万人。”
    李世民说:
    “两个部落首领一起来,我自有办法击破他们,大家不必一听说他们人多,就心里怀有顾虑。”
    于是李世民指挥军队一齐进发,直接抵近豳州,靠近豳州城安营扎寨。
    这时关中地区阴雨连绵,运粮兵车在泥泞里艰难行进,行动缓慢。
    出征兵士们经过长途跋涉,人人一脸疲劳狼狈。
    唐朝廷君臣和军队将士都在担忧,只有李世民不动声色,从容自如。
    到了第二天,颉利率披甲骑兵一万多人,到达豳州城西停住,在五陇坡上排列兵阵。
    突厥兵士们骑在战马上,个个昂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元吉说:
    “今天突厥骑兵凭借地势较高的岭坡列阵,我军绝不能让他认为我军害怕他们。应该出营和他们交战。
    四弟能和我一起去么?”
    李元吉早已吓得说话都吞吞吐吐:
    “胡虏……胡虏气势这么强盛,不能……不能轻易出兵和他争斗。如果开战失利,后悔无及。”
    李世民说:
    “这颉利和突利两个可汗,别看他们是叔侄关系,实际上他们相互猜忌嫌疑,各怀自思。
    突利是使毕的儿子。
    在隋朝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操纵下,始毕死后传位给了弟弟处罗,处罗死后又传位给了弟弟颉利,可汗位只在兄弟间传递。
    义成公主这些操作,导致始毕的儿子突利失去当可汗机会,应该他心里愤愤不平。
    这个颉利担心突利心生怨恨,才让他去统领突厥分支部落,封他为小可汗。
    今日他们联合来进犯,我们正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达到我们获胜目的。
    别人怕他们,我却不怕。你不敢去交战,我就自己去。”
    说完,李世民只带领一百名骑兵,骑马奔驰到颉利兵阵前,大声呼喊:
    “我们大唐和可汗缔结了友好协议,你们为什么不遵守以前的协约,侵入我们的领土?
    我就是秦王李世民。听说可汗勇猛善战,快出来和我交战!
    如果你现在就领兵出战,我也不怕你们。
    我手下只有一百名骑兵,足够顶上你的一万骑兵。”
    颉利听他这样喊,心想:怎么可能唐军就这一百骑兵参战?李世民后边不知又有多少骑兵在等着呢。
    颉利认定李世民只领一百骑兵前来叫阵,是李世民设的诱敌之计,于是笑而不答。
    李世民远远看见突利自己单独带领一支军队,与颉利的军队隔着一条小河,远远望去突厥两大兵阵形成斜角形状。
    于是李世民派遣骑兵将领刘弘基前去向突利小可汗喊话。刘弘基向突利小可汗喊到:
    “你们突厥分支小国前些日子不是刚和我国结成了同盟吗?
    既有盟约在先,约定不论平时和紧急时候都相互帮助。
    今天你领兵来攻打我们,为什么这么快就忘了我们焚香盟誓的情谊?”
    突利听了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李世民又故意骑马跑到小河边,牵着马缰绳要淌水涉过小河。
    颉利可汗见李世民要独自过河前来,急忙派人来阻止李世民:
    “喂!唐朝大帅不用过这条河!且请速回!
    我们此来不是要攻打你们,只是想和大帅来重新说明以前的盟约。”
    李世民收住马说:
    “可汗既然想说明盟约,只需派一个使臣来就能完事。
    何必领几十万大军前来?
    你们想开战就尽管前来,想讲和就赶快退兵。”
    颉利听了,领兵马稍微往后退了一些。
    七月天气,说变就变。乌云在天空迅速堆积,轰隆轰隆雷声大作,大雨骤然而至。
    滂沱大雨很快把两军兵士浇得满身湿透。突厥兵马和唐军各自收兵回营。
    在行军帐篷里,李世民对各位将领说:
    “突厥兵马作战靠的是弓强箭猛,如今连续下雨十多天了,箭和弓的胶都泡开了,没法使用。
    他们就象飞鸟折断了翅膀,没法再飞起来。
    我军刀剑和长矛都锋利明亮,正好用我军长处制约敌军的短处。
    这样的时机不赶紧利用,还等什么时候?”
    于是让全军将士吃了一顿饱饭,冒雨出军营前进。
    李世民并且派人去向突利小可汗说明,告诉他如果两军交战相互损伤的危害,如果避战和好各自安好的好处。突利听完高兴地答应了。
    颉利发现李世民突然领兵冒着大雨出战,大为吃惊和犹疑。
    他急忙派人召唤突利小可汗入军帐商议,打算领兵出营迎战。
    突利说:
    “如今天下雨不肯晴天,从后方运送牛奶和干肉等食物十分困难,我军又深入唐朝国内这么远,就是这仗打胜了,后方运送军队食物供应不上,没法继续向南攻入长安。
    我军一旦战败,不知道会发生多大的灾祸。
    况且这个秦王是出了名的擅长领兵打仗。
    不见得我军能获胜,真不如和他讲和为好!”
    颉利听了默然无语,于是派遣突利小可汗和部下将帅阿史那思摩两个人,前去唐军兵营见李世民,请求罢战协商、亲和友好。
    李世民对他俩亲切坦诚相待,突利受到礼遇特别高兴。
    突利愿意同李世民结为兄弟,彼此相处愉快欢洽。
    双方定好了盟约,突利和阿史那思摩想回去,李世民礼送至唐军营外。
    李世民领兵返回长安。
    突厥又派阿史那思摩来长安见李渊。
    李渊对他慰劳礼遇,用丰盛饭菜美食招待他,并封他为和顺王。
    阿史那思摩拜谢后想返回突厥,李渊诏令裴寂跟那思摩同去突厥,算做友好回访。
    经协商双方开展互市。突厥用他们的马牛羊换取唐朝的粮食丝绸布匹陶瓷器皿。
    裴寂完成跟突厥修好回到长安。
    可是突厥戎狄人向来说话不算话,不讲信义,喜欢反复无常,讲和过了没多少日子,又派兵侵犯唐朝边境。
    李渊得知后很是愤怒,他对左右侍臣说:
    “突厥人如此狡诈无信,反复无常,特别让人憎恨!我想率大军亲自征讨。
    以前派使者去突厥,都以邻国礼仪相待。
    所以都是用外交国书形式,从现在改为敕(chi)令,就是上级命令下属的样式。
    用敕令责问他为什么屡次进犯我国边境。
    你们替我撰写就行。”
    侍臣写完敕令,李渊看完,说:
    “就这样写,对他们措辞不能客气!他们不配善待!”
    李渊令使者带上敕令给突厥送去。
    颉利可汗向来骄狂自大,他不懂唐朝国力有多强大。
    突然接到唐朝措辞严厉敕令,心里很是恼火,立即下令把唐朝使者关押起来。
    随后,突厥迅即发兵攻打唐朝灵州、相州、滁州、沁州、韩州、朔州各地。
    代州都督蔺蓦向唐朝廷告急。
    李渊命李世民出兵进驻蒲州。调任李靖为安州大都督,领兵进驻潞州。任瑰为行军总管,领兵屯驻太行。
    李靖刚到潞州,远远望见代州行军总管张瑾骑一匹马,形单影只独自逃来。
    李靖惊问:
    “怎么就你自己?”
    张瑾说:
    “代州守军已全军覆没。长史温大雅都已被突厥擒住捉去。”
    李靖说:“你也没地去,先在我军中住下。”
    李靖写书信给李世民、任瑰,商量好三路大军一齐前进,合力夹攻突厥兵马。
    李世民正打算领兵出发,忽然颉利可汗派使者前来请求讲和。
    颉利书信上说:突厥愿意把温大雅放回来,仍然执行友好协约。
    李世民神情严厉地斥责颉利使者,命突厥立即送还被扣押的温大雅,才可以罢兵。
    来使连忙说好好是是,回去复命去了。
    温大雅掌握唐朝很多机密,颉利问他唐兵马人教,军粮多少,温大雅都一概拒绝回答,被颉利下令押往阻山。
    突厥又进兵侵犯灵州。灵州都督王道宗,领兵对突厥迎头痛击,杀死俘虏突厥兵三千人,颉利才暂时退去。
    颉利听说这次又是李世民领唐兵来了,才特别惊慌害怕,又派使者向李世民请求讲和。
    为了能同李世民订立停战友好协约,他慌忙派人把温大雅送还唐营。
    签订协约后,突厥和唐朝两军各自罢战退兵。
    李世民回长安向李渊汇报退敌详情。
    连续两次兵不血刃逼退突厥兵马,李世民的威名在军中、百姓中更加巩固。
    李世民越是声名赫赫,李建成李元吉越是嫉妒和恐慌。
    李建成、李元吉,表面上假装尽释前嫌,对李世民亲和友好。
    李世民班师回朝,李建成李元吉各骑战马前去,到长安城门外迎接。
    李建成对李世民说:
    “贤弟辛劳远征,不伤兵士两退突厥,劳苦功高,我和四弟跟你相约,今晚在我府上备置酒宴,为贤弟庆功。望弟勿辞!”
    李世民稍做犹疑,答应下来。
    李建成脸上浮现一丝难以被人察觉的微笑。
    当晚李世民和叔叔淮阳王李神通结伴前往。
    李建成在李世民到达之前,在预设李世民坐位那杯酒里下了毒。
    酒宴上,李世民缺少戒备,不假思索地喝了那杯毒酒。
    他喝下酒时间不长,就感到肚子隐隐作疼,开始还在坚持,后来越疼越厉害,在酒宴上坐不住。
    李世民还没多想,招呼同去的李神通把他扶到马上,由李神通一路护着,自己强忍腹疼回到秦王府。
    李世民回到府上,胃部疼痛越发难忍,喉咙也灼烧般的疼痛,连续多次吐血,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新书推荐: 两界,我家魔镜通异界 惊悚:我是地域判官 书中女配意识觉醒 顾总轻虐,薛小姐她是真白月光 惹野 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 重生:保送清北,我让校花震惊了 年代真千金被读心,全家炮灰开挂 祝留 在柯学世界做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