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唐朝那些事 > 第111章 徐敬业兵败

第111章 徐敬业兵败

    这时徐敬业已经渡过长江,他召集将领开军事会议,商议进攻方向。
    魏思明建议说:
    “明公您以匡复帝位为名,应该率领大军擂鼓前进,直指武氏老巢洛阳。
    天下义士豪杰,知道您志在帮助皇上恢复帝位,自然会云集响应。”
    薛璋在一旁接着说:
    “金陵(今南京)城有帝王之气,且北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足以守卫安全,不如先攻取常州、润州,再占领金陵,做为大本营,然后向北攻打,占领中原。
    进攻没有不利,后退也有处退守,这样才是良策。”
    魏思温说:
    “不行!崤山以东豪杰义士,都因为武氏专权,心中愤懑不平,听说您举起义旗,都蒸麦粉当干粮,举起锄头当兵器,盼着明公快打过去,他们好加入队伍。
    不趁此民心所向,往北攻打。如果我们裹足不前,自顾经营巢穴,远近义士听到这个消息,哪个不失望心寒?”
    徐敬业最终同意薛璋的想法,没有采纳魏思温的计策,下令唐之奇守卫江都,自领兵攻陷润州,捉拿住润州刺史李思文。
    李思文是徐敬业的叔叔,听说徐敬业起兵反叛,曾派使者奏报朝廷,并且坚守润州城几十天,实在守不住了,才被徐敬业军队攻陷。
    李思文被捉住后,魏思温向徐敬业请示:
    “李思文据城坚守,伤我兵士,请求将其斩首。”
    徐敬业说:
    “不可。他是我叔叔。我怎么忍心杀他呢?
    他死忠武氏,不配姓李,也不配姓徐,让他改姓为“武\\\&,叫武思文,关押在狱中吧。”
    魏思温无奈,令人把武思文关押在狱中。
    魏思温长叹一声说:
    “唉!徐敬业身为义军首领,不顾大义,专徇私情。
    恐怕败亡就在眼前,我们这帮人死无葬身之地了。”
    徐敬业打下润州,听说李孝逸领朝廷大军已逼近淮河,决定回军抵御。
    他驻扎在高邮境内的下阿溪,安排弟弟徐敬猷守淮阴,别将韦超、尉迟昭守驻都梁山。
    李孝逸派偏将雷仁智,攻打徐敬业营寨,被徐敬业领兵打败,不敢再前进。
    监军侍御史魏元忠对李孝逸说:
    “天下安危,在此一举。如今讨叛大军逗留不前,远近失望,如果朝廷任命别的将军来替换你,将军您怎么推脱徘徊观望的罪责呢?”
    李孝逸正在迟疑不决,忽然听说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被任命为江南道大总管,从洛阳出发,前来增援。
    魏元忠又对李孝逸说:
    “朝廷对你已有了疑心,才派黑齿常之前来。
    为将军您盘算,应该率轻骑军前往攻打淮阴,或者都梁山,破除他三地呼应的犄角阵势,徐敬业就无能为力了。”
    诸将还有不同意见。有将领说:
    “我军前往攻击淮阴、都梁山,徐敬业必定率领大军前去增援,我军被两股敌人夹击,如何保全?”
    魏元忠说:
    “避免坚固难打的城池,先攻打防守薄弱之地,是兵法上的计谋。
    徐敬业的精锐主力,都在下阿溪。我军利在速战,拖延不进,我军士气一败,就会大势已去。
    徐敬猷是个赌博之徒,不懂军事,韦超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战将,他们兵士战斗力又弱,容易被我军攻克。
    徐敬业虽然想前往增援,势力无法达到。
    我军拿下淮阴、都梁山,再乘胜前进,即使有名将白起、韩信再世,也恐怕不能抵挡我军了。”
    李孝逸于是领兵攻打都梁山,战斗中斩杀尉迟昭,韦超战败趁着黑夜逃走。
    唐军再进军淮阴,徐敬猷的军队也无力抵挡,徐敬献扔下兵士不管,单枪匹马脱身逃走。
    李孝逸乘胜去攻打徐敬业。
    徐敬业依托小河列阵,拥兵自守。
    李孝逸偏将苏孝祥,晚上带着五千人,乘小船渡过小河进攻。
    刚渡过了两千人,被义军哨兵发现了,徐敬业领兵奋力打击唐军。
    苏孝祥只有半数人过了河,来不及整列军队,只好挺着刀剑迎战。
    过河唐军人数太少,势孤力单,根本抵挡不住。
    苏孝祥身上多处受伤,掉进水里淹死了。其余唐军在混战中逃跑,掉进河里淹死一大半。
    李孝逸率各军后退,被徐敬业的军队追击,被迫应战又输了一仗,打算退守石梁。
    这时有唐军侦察兵报告李孝逸:
    “报告将军,忽然发现徐敬业军队帐篷顶上,有大群黑乌鸦聚集,哇哇叫声响成一片,不知是什么原因。”
    魏元忠和行军管记刘知柔同时李孝逸说:
    “这是贼兵将要失败的预兆,乌鸦成群结队落在营帐顶上,且哇哇直叫,说明军营中已经没有人了,是一片空营。
    如果徐敬业军队还在营中,乌鸦就先飞入军营聚集,难道不更是预兆他们将要覆灭么?
    今有一条计策可以破贼。”
    李孝逸问:
    “什么计策?”
    魏元忠说:
    “如今正刮着强劲北风,岸边芦苇荻草干枯易燃,利在火攻。
    将军何为什么不放火焚烧敌人呢?”
    李孝逸说:
    “妙啊!妙啊!”
    命令军士各持点火器具,越过小河再战。
    徐敬业正在整备军队,打算截击唐军,没想到对面唐兵,用弓箭发射带有浸油点火布团的火箭。
    无数支火箭接连射来, 溪边大片芦苇一望无际,正值天干物燥,加上北风强劲,一小会儿,火势蔓延,一人多高的芦苇密林熊熊燃烧,烈焰冲天的恐怖火苗扑向徐敬业兵阵。
    徐敬业的兵士们被火烤得无法站立,纷纷倒退散逃。这时大批唐军绕过火阵,一片喊杀声震天动地冲了过来。
    徐敬业还想防御,大声指挥部下:
    “骁壮兵士在前迎敌,老弱在后!”
    这样一喊,兵士都认为自己是老弱士兵,纷纷后逃。义军阵势一片混乱,兵士朝多个方向逃散。
    李孝逸领兵快速前进,一阵乱冲乱刺,杀得溪流都被鲜血染红了,岸边的荒草丛也溅满了斑斑血迹。
    徐敬业领败兵逃入江都,他知道江都也守不住了,匆忙焚烧了地图书籍,领着妻子孩子,逃往润州。
    到了蒜山附近,见有唐军追兵到来,急忙找了几艘大船,乘船进入长江水面,打算顺着长江进入大海,跨海北上投奔高丽。
    船队航行到海陵地界,碰上强大逆风,行船不动。
    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竟然反叛,他对兵士们说:
    “你们愿意跟随一起逃往国外吗?”
    兵士们喊:“不愿意!我们都不想去!”
    王那相说:
    “我们的活路只有一条,就是捉杀叛唐头目,立功赎罪!”
    这样,各船兵士哗变,杀死了徐敬业、徐敬猷,及他们的妻子、孩子,共得到首级二十五只。
    王那相领反水兵士驾船回航,泊船上岸,提着首级到李孝逸军前献功。
    徐敬业余党唐之奇、魏思温、韦超、薛璋,也被李孝逸派兵搜捕抓住,斩下首级,连同徐敬业首级等,传送到洛阳。
    只有骆宾王逃走,下落不明。
    黑齿常之领兵到江南,李孝逸部队已肃清乱党。
    武太后令杀尽徐敬业宗族。只有李思文得以释放出狱,免于连坐,官封司仆少卿。
    武太后当面对李思文说:
    “徐敬业让你改姓为武,你从此姓“武”就行了。”
    武思文拜谢而出,以后又被封为春官尚书。
    李绩百战名将,他的家族只剩徐思文一支流传。
    徐敬业败死,又有人诬陷程务挺,说他和徐敬业同谋。
新书推荐: 两界,我家魔镜通异界 惊悚:我是地域判官 书中女配意识觉醒 顾总轻虐,薛小姐她是真白月光 惹野 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 重生:保送清北,我让校花震惊了 年代真千金被读心,全家炮灰开挂 祝留 在柯学世界做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