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被调去洛阳?

    李隆基说道:“可以让各镇节度收取盐税,但盐价还是不要涨了,这关乎百姓日常。”
    盐税这东西,在大唐前期,就不存在。
    没错,大唐前期采取的是无盐税政策。
    说起来之前的北周是有盐税的,隋文帝杨坚认为农税充足,不要再苛责百姓了,便废掉了盐税。
    后来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也一致认为,应该与民休息,即便朝廷贫困,也坚决不收盐税,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
    直到武则天时代,对内大兴土木,对外频繁用兵,大唐局部地区的官府开始进入制盐行业。
    例如史料记载剑南道陵州在武周时期开始施行煮盐,一分入官,两分入百姓家。
    真正到了李隆基时代,才开始扩充税种,如户税、地税、盐税。
    但天宝年间的盐价依旧很便宜。
    《唐会要》有载:天宝、至德间,盐每斗十钱。
    这说明,天宝年间,盐税还只是尝试阶段。
    到了李亨继位,任用第五琦搞榷盐法,盐价第一年就暴涨到每斗110钱。
    既然李隆基时代还是尝试阶段,并未出现榷盐法,各地节度使其实也只是从中抽取一点税费。
    或者说,节度使卖盐,但没有抬价,因为朝廷对商品价格是有规定的。
    这个时候的节度使,还不敢公开跟朝廷叫板。
    李林甫说道:“圣人心怀百姓,是天下苍生之福。”
    李林甫心中总算松了口气,他就担心李隆基咬着盐税不肯放。
    这件事已经争议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给节度使放盐税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这显而易见,可大唐朝廷现在确实没钱了。
    大唐朝廷现在一年税收折合是1100万贯到1300万贯,但这只是折合。
    就像刚才杨慎矜所说,是以粮食为衡量标准,来核算税收。
    这只是算法而已,不是说真的现钱就是1100万贯。
    实际上现钱只有200万贯到250万贯,其他的都是实物。
    至于给各镇放开盐税,到底能不能填平军费,李隆基心里其实也没底,他也懒得去管,交给李林甫便是了。
    各镇节度是否有异心,就要靠权力来掣肘了。
    关于权力掣肘,李隆基心里也有本帐,按照目前帝国各镇的兵力部署,任何一镇想要造反,几乎都会失败。
    各镇节度使不会那么蠢,放着手里的大好前程不要,搞造反。
    事实上,李隆基的权力掣肘之术,理论上是正确的。
    帝国兵力的部署,以及目前各镇节度使的关系,都无法支撑其中一个节度使造反。
    所以李隆基认为,只要权力掣肘用的好,不会有人轻易造反,毕竟造反成本太高。
    可是李隆基在权力方面的认知过于理性,这是玩权术人的通病。
    他们认为其他人都和自己一样理性。
    偏偏安禄山就不是个理性的人,偏偏杨国忠就更是个蠢货。
    李倓在一边一句话都不说,他其实心里有很多话说。
    他想告诉李隆基,你这是在玩火,他还想说,你现在直接推行两税法,搞盐铁专卖都比放权给节度使要强。
    但能说吗?
    李倓现在只能设立技术人设,稍微对政治有点见解,都得完蛋。
    而且两税法那种得罪天下权贵的事,本来就需要一个精力旺盛的帝王,和一个有公心的宰相配合执行。
    李隆基和李林甫搭档搞两税法?
    还是算了吧!
    至于盐税能不能填平各镇军费,在场的其实心里都没数。
    反正权力是已经给了。
    说到这里之后,大殿内再一次沉默下来。
    “十郎。”
    “臣在。”
    “盐税一事,你多费些心。”
    “圣人放心,臣会把控好。”
    “刚才王卿说的有道理,今年京兆府的田租免了吧。”
    “圣人英明。”
    李隆基说道:“你们下去。”
    “臣等告退。”
    李倓也行了礼,准备跟着一起出去。
    “建宁,你留下。”后面传来李隆基严肃的声音。
    “不知圣人有何事?”李倓转身又走回去。
    “刚才的财税情况,你都听到了?”
    李倓一脸愁容:“听到了,但没太听懂。”
    “哪里没听懂?”
    “都没听懂,什么京兆府免田租,什么折算,孙儿对这些不甚明白。”
    “那现在朝廷财政紧张,你总该明白吧?”
    李倓立刻说道:“明白,这个听懂了。”
    “听懂了就好!我要告诉你,钱是多么的珍贵,你要节约!”
    “是,大父教育的是,孙儿铭记于心!”
    “你铭记于心!那你现在这几日都干了什么!”
    “孙儿这几日在澄心堂巡视了一番,澄心堂目前日产纸已经超过九万张……”
    “我在跟你说你买胡姬一事,你别岔开话……”
    “孙儿愿意将澄心堂上交与大父。”
    “胡姬也不是不能买。”
    “下个月日产十万张绝对没有问题。”
    “我叫你来,不是说澄心堂的事,你是我的孙儿,我主要还是想见一见你。”
    “孙儿也每天都在想念大父。”
    高力士看着这祖孙二人真情的流露,顿感欣慰。
    这不就是家庭和睦吗?
    “来,过来,坐在大父旁边来。”
    “孙儿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我是你大父!”
    “是。”
    高力士连忙命人拿了座位到旁边,李倓坐下。
    李隆基一脸慈眉善目地看着李倓,说道:“澄心堂是你创办的,这一点要搞清楚,你身为皇族子弟,为了天下着想,愿意给朝廷,我很高兴。”
    “谢谢大父夸奖,孙儿愧不敢当,那本来就是大父的。”
    “我跟将军商议过,想你去一趟洛阳,去洛阳再创立一个澄心堂,顺便去洛阳诸冶监,按照你的想法,来整改一番诸冶监,如何?”
    李倓心头一动,李隆基啊李隆基,终于表达出来了。
    你就只想跟我说,你想让我给你去赚钱不就行了。
    诸冶监是太府监下面的,主要掌铸兵、农之器,给军士、屯田、居民。
    大唐有自己的军器监,专门制造兵器。
    太府监下面的诸冶监,也参与制造兵器,但不多,主要还是供给民间所用。
    李隆基现在也不可能把军器监或者少府监直接交给李倓。
    或者说,现在依然还在考察期。
    看他是运气好搞了个澄心堂,还是真的对工匠制作有自己的方法。
新书推荐: 三国:曹魏有仙人 花魁当久了,当个炼气士怎么了 神印王座之光与水 小娇夫每天都想贴贴 我每十级掌握一个SSS技能 带着空间回村养老 捡到大佬后,我直接被带飞 权力巅峰:我从基层步步布局 重生复仇,总裁前夫偷了我的金手指 火影:我的写轮眼能镶嵌无限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