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拉拢杨慎矜

    桌案上的香炉轻烟袅袅。
    杨慎矜为李倓准备了汤和茶,这是唐人招待客人的标配。
    而且茶在唐代还是稀有之物,即便到了宋代,茶也还是上位者的专项,要到北宋末年,一些有钱人才能买茶。
    至于北方的辽金,茶叶对他们来说,那是奢侈品,许多贵族都吃不到。
    茶叶真正普及,还得到明代。
    李倓是吃不习惯这种汤和茶的。
    “大王说洛阳货币的问题吗?”杨慎矜的语气立刻就变了。
    “是的,洛阳货币。”
    杨慎矜说道:“钱重物轻。”
    这本是朝廷政务,作为大臣是不能和一个皇族子弟谈论的,但杨慎矜说了,显然是提前有人已经跟他打过招呼。
    “何为钱重物轻?”李倓问道。
    他很想说,杨慎矜啊,你就别卖关子了,说直白一点。
    杨慎矜说道:“货币不足,物价很低。”
    “有多不足?”
    杨慎矜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倓一眼,他想说点什么,但又没有说,短暂的沉默后,只说道:“自当今圣人登基以来,朝廷年铸造货币数量最高只有33万贯,朝廷需要货币总额数万兆,洛阳尚且缺货币,更别说汴州和扬州那种商贸发达之地。”
    听杨慎矜说了这个说句,李倓顿时也深以为然。
    后世研究唐史的史学家一直认为大唐有严重的钱荒,主要铸造钱的数量,跟不上商品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到了北宋依然缺钱。
    宋神宗年间,一年铸造铜钱300万贯,此后北宋年铸造铜钱数额都在200万贯到300万贯。
    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商品交易。
    所以后来成都一带才出现了纸币交子。
    大唐更不必说,年造钱巅峰才33万贯,恐怕流到民间,对商业交易连塞牙缝都嫌细。
    这就是典型的通缩。
    通缩的局面就是物价低,例如天宝年间一斗米才13文钱。
    这是好事吗?
    对于有钱人来说当然是好事,可对于农民来说就不是好事了。
    农民根本无法换到货币,农民没有货币,就无法享受商业带来的舒适。
    这样大部分人只能拿着实物,想要交易的时候,也只能以实物交易。
    缺乏交易统一标准的社会,吃亏的永远是弱势群体。
    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货币就能阐述清楚的。
    “朝廷对此有何策略呢?”
    杨慎矜干笑了两声,问道:“大王对这个问题似乎很感兴趣?”
    “牵涉到澄心堂的买卖,不得不问。”
    “张相公还在的时候,提出的《敕议放私铸钱》,一直没有被圣人采纳,实际上不采纳,民间也有许多私铸钱币的,我奉劝大王不要过于关心此事,不仅张九龄没解决这个问题,当年的宋璟也因为这个问题被罢了相。”
    这些李倓当然知道。
    李倓说道:“若是如此,王侍御史之前在圣人那里说的百姓愿意出钱帮朝廷运输调,岂不是……”
    杨慎矜的脸色明显变了。
    李倓立刻察觉到了这个变化,他继续说道:“货币不足,王侍御史又要百姓给现钱,百姓去哪里找现钱呢?”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
    只能贱卖粮食来换取现钱,交给王鉷。
    杨慎矜犹豫了一下,还是想说点什么,却依然没有说,只是道:“大王对朝廷税赋问的过多了。”
    “杨公与王侍御史,还有右相,当时在南薰殿与圣人议论赋税,小王却在场,杨公还认为小王问得过多吗?”
    “大王是宗室皇族,下官奉劝大王最好不要参与政务过甚,这也是为了大王好。”
    “那杨公私下与术士往来,是为了谁好呢?”
    李倓此言一出,杨慎矜面色陡变,连忙说道:“下官好心提醒大王,大王为何要污蔑下官?”
    李倓却不慌不忙笑道:“之前你宅院后面的树下渗出赤色之物,那术士让你脱下上衣,每日在后苑静坐,十日之后,赤色之物消失,可有此事?”
    这下杨慎矜更加震惊。
    如果上一句杨慎矜还怀疑李倓在诈他,那这一句已经牵涉到细节,不可能是诈了。
    “大王何出此言?”杨慎矜却继续否认道。
    “史敬忠在何处呢?”李倓干脆点名了。
    杨慎矜已经面如死灰。
    双方都沉默片刻。
    李倓心里想着,杨慎矜会不会将自己灭口于此?
    断然不能。
    杨慎矜五六十岁了,看家护院加起来,也打不过自己。
    而且不到万不得已,杨慎矜还不会贸然杀一个郡王。
    “我说这些并非要为难杨公。”李倓的语气变得轻松起来,“杨公可曾想过一件事?”
    “什么事?”
    “这件事我知道了,那右相会不会也知道了?”
    杨慎矜的额头已经开始渗冷汗,他说道:“右相不可能知道。”
    这句话,已经相当于承认了这件事。
    李倓又问道:“那杨公可曾向其他人说起图谶之事呢?”
    “当然没……”说到这里,杨慎矜似乎想起了什么,不仅额头布满汗珠,连脸色都变得苍白。
    因为他向王鉷说过。
    “是不是想起来自己向其他人说过?”李倓脸上的笑容很随和。
    “没……没什么?”
    “不要怪小王没提醒杨公,王鉷已经擢升户部侍郎,与您同级,为何王鉷晋升,而您没有晋升?难道户部尚书裴宽的去职,不需要人来填补?”
    李倓这句话一下子就说到了杨慎矜内心最深处。
    他一直想要户部尚书的位置,裴宽去职后,他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可却没有任何动静。
    看见杨慎矜这般样子,李倓终于确定自己把今日最关键的问题,引入了正轨。
    两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杨慎矜才说道:“大王今日来下官这里的目的,恐怕不是洛阳钱币一事吧?”
    “不,就是洛阳钱币一事,小王就是想了解钱币一事,但当日在南薰殿听王鉷说他要收现钱,小王就疑惑钱币的问题,所以才来请教杨公,只是有些事,恰好提到了。”
    有些话已经不需要说那么明了。
    王鉷现在被提拔,杨慎矜却没有被提拔。
    王鉷当日在南薰殿的表现,使得李隆基很满意。
    这就说明了,王鉷与杨慎矜已经形成了竞争关系。
    “别怪小王没有提醒杨公,如果右相想要对付杨公,现在可谓易如反掌。”
新书推荐: 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 末日来临:你不避难,你在安全屋囤女神? 娇软美人爱撒娇,疯批大佬折了腰 末日征途,从清明节开始 拥有小宇宙的我逆天崛起了 三国:曹魏有仙人 花魁当久了,当个炼气士怎么了 神印王座之光与水 小娇夫每天都想贴贴 我每十级掌握一个SSS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