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114章 建宁郡王只是日常作死而已

第114章 建宁郡王只是日常作死而已

    五月初的洛阳钱监进入新钱的铸造中。
    新钱铸造的命令,也快速从洛阳发往南方以及东南各钱监。
    包括长江中游的鄂州,以及下游的铜陵、扬州,江南道的宣州、饶州等地。
    当然,高价买铜的命令,已经提前抵达这些地方。
    民间大量的铜矿正在往地方上的钱监运输。
    对这个现象,元载再次向李倓做了一个提醒:铸钱一定会出问题的。
    因为铸钱这件事太过复杂,民间私炉太多,又牵涉到地方官和地方世家的利益,朝廷想要统一化、标准化,实在太难。
    偏偏李倓选择了这一条路。
    五月初七,长安小雨。
    吉温疾步走进了右相的办公厅,他呈递上一份文书。
    李林甫打开看完之后,问道:“新钱?”
    “是的,新钱。”
    李林甫不由得诧异道:“这个建宁郡王胆子也太大了,新钱不提报审查,他就敢私自做主!”
    “这正是一个把柄,建宁郡王不会铸钱,却还偏偏自己搞了一个新钱,现在看来,他不仅仅把亏本铸钱,还要把大唐的钱币给砸了。”
    “有新钱的样式么?”
    “暂时没有,听说扣押在洛阳钱监里,很难取到。”
    李林甫突然站起来,来回走动起来,他实在有些不懂李倓。
    你要说他不懂权术,这一路下来,他遇到了许多问题,都能逢凶化吉。
    但你要说他懂权术,这一路下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幼稚得让人觉得他的脑袋没太发育好。
    每当李林甫觉得自己小看李倓的时候,李倓就会做出一件让李林甫感到不可思议的事。
    例如高价买铜。
    例如现在的铸新钱!
    新钱是他一个郡王能做主的吗?
    这简直就是把把柄写在脸上,然后告诉右相:嘿,我亲爱的伙计,你看我,没错,是的,你没看错,我在作死,是的,我在作死,我说,你能不能快点弄死我呢,当我求求你好了!
    “新钱到哪一步了?”李林甫问道。
    “已经向山东一些地方行的钱监发布了新制,要求他们按照新钱的形式制作。”
    “他已经发布命令了?”李林甫大为吃惊。
    这已经不是在作死了,这简直是在自杀!
    “是的。”
    “你确定么?”
    “下官确定!”
    李林甫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先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相公高明。”吉温嘿嘿地冷笑,“等新钱越来越多,看他怎么收场。”
    “不说他了,我听说安禄山到达京畿道了?”
    “是到了,应该数日之后便能抵达长安。”
    李林甫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前些日,杨慎矜从御史中丞,被提拔为御史大夫了。
    “我要进宫面圣。”李林甫淡淡说了一句。
    随即吩咐下去,便有大队人马开始准备。
    右相出行,泼水洗街是常事,身边至少数百名金吾卫保卫,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李林甫要觐见,李隆基再如何“忙碌”,都会见他。
    “十郎找我何事?”李隆基问道。
    “启禀圣人,金吾将军董延光有一份奏疏上来,自愿领兵攻克石堡城。”
    “哦?”李隆基听闻大喜,“他能攻克石堡城?”
    “圣人请过目。”
    李隆基接过来快速看完,连忙笑道:“既然他自告奋勇,便命他出兵!”
    “但他属陇右道,若是王大夫不同意,他恐怕不敢轻举妄动。”
    李林甫说的王大夫就是指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
    王忠嗣除了是四镇节度使,还兼领御史大夫头衔。
    就像之前皇甫惟明是陇右节度使,同时也是鸿胪寺卿。
    唐人一般不直接称呼地方武将什么什么帅,而是称呼他们在朝廷的荣誉官职。
    一听到王忠嗣,李隆基的脸色就有些不悦了。
    李隆基说道:“朕是皇帝,朕现在下令董延光立刻发兵攻打石堡城,不需要他王宗嗣同意!”
    “臣立刻去安排。”
    李林甫刚要走,却又说道:“臣还有一事。”
    “何事?”
    “安禄山去年军功卓着,臣以为可赐其御史大夫衔,以示圣人对平卢和范阳诸军的恩宠。”
    “这倒不是问题,我也有此意。”
    “臣告退。”
    “等等。”
    “圣人还有何事?”
    “洛阳的情况,你多关注关注。”
    “是,臣会多关注的。”
    李隆基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建宁还小,有些事不太懂。”
    “年轻人想做一些事,是好事。”
    李隆基干笑了两声,没有再说什么。
    出了皇宫之后,李林甫基本上已经胜券在握。
    他唆使董延光自告奋勇,就是为了做掉王忠嗣。
    王忠嗣一直反对攻打石堡城,李隆基对石堡城却心心念念。
    这个时候,挑出一个有野心的将领出来。
    拿下了石堡城,就会显得王忠嗣无能。
    拿不下石堡城,就说是王忠嗣从中作梗。
    总是,双赢!
    至于安禄山,那御史大夫衔,李林甫知道李隆基早就想给了,他只不过随口提一句。
    等回了相府,他就秘密派人去见还没有到长安的安禄山,告诉他右相推荐他为御史大夫。
    这是对安禄山的恩,至于威慑,李林甫有一百种方法。
    最后是洛阳,王忠嗣案与洛阳方面也脱不了关系。
    李林甫的权术是一环扣一环的,将各个不相关的人连成一片,累积到最后,再做致命一击。
    王忠嗣这种在西边的大将,与洛阳萌新李倓有什么关系呢?
    在李林甫眼里,就有关系!
    他们都与同一个人相熟:此时正在和胡姬打牌的李亨!
    王忠嗣从反对李隆基攻打石堡城开始,就引起了李隆基的不满,等董延光打石堡城之后,李林甫就可以找人借机传言王忠嗣之所以不听调令,是因为他意图不轨。
    王忠嗣深受李隆基信任,但最致命的是,他与太子李亨非常熟,一起长大的。
    这恰恰就戳在了李隆基心肺管子上。
    等那个时候,洛阳建宁郡王铸钱的破事应该也兜不住了。
    再把洛阳的破事也往太子头上暴扣一顿。
    看你以后还怎么和胡姬打牌!
新书推荐: 民间短故事集 神恒 这不是天庭 丹尊天心道人 何其有幸,年月并进 转职皇帝:看朕九族剥离之术! 血璨杀戮 眠眠有期 古邑侠踪 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