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173章 军权加身,挖名将

第173章 军权加身,挖名将

    李林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罗希奭的死,无疑将矛头指到了他这个右相头上。
    圣人现在的态度,说明了许多事。
    从皇宫出去,一路上李林甫都在思考现状。
    对太子下手来波及建宁郡王?
    事实证明,圣人根本就不想废除太子。
    两次大案,都没有撼动太子储君之位,再掀起第三次,恐怕也是徒劳而已。
    陷害建宁郡王?
    罗希奭已经用过,扬州太远了,那里是建宁郡王的主场,想要将有效的信息及时传回长安给圣人,这个难度是极大的。
    既然现在无从下手,也许王鉷说的捧杀之策,才是最有效的。
    李林甫收拾了一下心情,他没有表现出担忧,而是像往常一样回到相府。
    政治斗争最忌讳的就是最乱阵脚。
    所谓的得宠是一时的,失宠也是一时的,要像狼一样懂得忍耐。
    六月初的一个上午,抵达乐平县的元载,在亮出李倓的手谕之后,乐平县立刻开始积极配合的元载。
    乐平县归属鄱阳郡,鄱阳郡归属江南西道,也在李倓的管辖之下。
    唐朝时候的乐平县是后来的德兴市。
    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一座铜矿。
    在唐宋时期,这里已经有开采铜矿,尤其是宋代,经济中心南移,江南西路是大宋人口、田地最稠密的地方之一,这里的冶铜业也是最发达的地方之一。
    但唐代,这里却尚未冒头。
    元载自然听过乐平县出铜,可产量极低,入不得他元公辅的法眼。
    他此次来,也是因为李倓下了命令。
    元载到的前两天,乐平县的所有官员,地方豪强,都聚集在一起,为元载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元载对乐平县县令刘全说道:“不瞒你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找铜矿的,听说乐平县有大量铜矿,可有此事?”
    刘全这家伙天天坐在衙门里享乐,他自然是一问三不知。
    好在今日有一个叫张木的本地豪强在现场,他说道:“我们乐平县的铜矿不算多,现在是由我在开采,每年能开采的也就才十万斤。”
    一听到十万斤,元载立刻就心灰意冷了。
    铜矿十万斤,出铜才多少呢?
    铜矿出铜率一般也就才3%左右,十万斤出铜3000斤,一共能铸造的铜钱也才几百贯。
    这对于目前年铸造百万贯的任务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还能再扩大么?”
    “能倒是能,不过没有甚用处。”
    元载犹豫了一下,对刘全说道:“刘县令,大都督有命令在先,我想在这里召集五百人去铜矿,再扩大深挖一挖,可行?”
    可行?
    这还用问吗!
    那些脑袋刚在本县传首完,你说可行不可行?
    就算现在让几百人去跳江都可行,别说挖铜了!
    总之只要是建宁郡王下的任务,只要不让我这个县令把脑袋交出来,都可行,都好说!
    于是,接下来元载便开始在乐平县挖铜矿。
    挖了数日,并无结果。
    张木跑来说道:“元公,这乐平县也不算产铜的大县,您何必强求呢?”
    “再挖一挖,先不要下定论。”
    转眼已经到了六月中旬,就在元载在乐平县挖铜矿的时候,李隆基的最新圣旨到了扬州。
    在众人震惊之下,李倓得到了扬州的军政大权,大唐圣人允许扬州大都督募集五千兵马,维持江淮的秩序。
    并且,李倓还得到了扬州都团练使的头衔。
    团练使就是负责统帅、训练地方民兵的,大唐地方上的官员一般不掌握兵权。
    例如刺史,一般情况下只能调动数百地方兵力,必要的时候在民间招募民兵以做防御。
    所谓的团练使,在安史之乱前,也只是在极少部分有过任命。
    此次李倓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与之前扬州连续多次发生血案有分不开的联系。
    尤其是云秀坊和澄心堂被烧毁。
    加上杨国忠在长安朝堂不断地劝说,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李倓知道这一次机会来之不易,他立刻命人将前来传圣旨的内侍好好招待,吃好喝好,临走前还派人给了几箱钱。
    肯定不是以建宁郡王的名义给钱,而是扬州某个心里善良的人,看不得朝廷内侍辛苦奔波,于是自愿奉上了几箱路费,聊表敬意。
    但问题又来了。
    谁来训练这支兵马呢?
    颜真卿可以。
    但是颜真卿毕竟不是专门打仗的,他自己的武力很不错,对事情的判断绝对超过大多数人。
    即便颜真卿会打仗,也未必会练兵,或者把这支军队训练成精锐之师,是颜真卿做不到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这个时候,李倓想到了一个人。
    谁?
    当然是当今大唐第一名将王忠嗣!
    可王忠嗣刚被贬不久,去挖他过来,必然是有风险的。
    于是李倓又上奏了一份奏疏。
    干什么呢?
    当然是画饼……哦不,当然是告诉李隆基一个好消息,截止到目前,他建宁郡王所负责的钱监,铸钱数已经超过了六十万贯,今年必然超预期完成任务。
    明年甚至可以达到两百万贯!
    李隆基一旦看到两百万贯这个数字,会不会瞬间上头呢?
    可是,有一个问题哦!
    理论上能达到两百万贯,但实际未必能。
    当李隆基看到实际未必能这一排字的时候,会不会立刻着急起来呢?
    李倓:祖翁千万别急,孙儿是故意这样气你的,实际上就像借此机会把人事权要过来!
    为什么要人事权?
    当然是想排除异己,笼络人心,为了后面的造反……哦不,是为了圣人的江山社稷。
    李倓立刻开始写这份奏疏,写完之后便命人八百里加急往长安送。
    其实扬州案也确实暴露了一些问题,官员杀了,官员的任命却跟不上,出现了职位空缺。
    按照规矩,得长安的吏部来任命新的官员。
    这一套流程下来,村头整天狂奔的小黄狗都变成趴在角落垂垂老矣的老黄狗了!
    历史也证明,只要给李隆基把饼画出来,并且完成阶段性小目标,李隆基是愿意给人事权的。
    例如他就给了安禄山充足的人事任免权,那还是边境武将的人事任免。
新书推荐: 三国:曹魏有仙人 花魁当久了,当个炼气士怎么了 神印王座之光与水 小娇夫每天都想贴贴 我每十级掌握一个SSS技能 带着空间回村养老 捡到大佬后,我直接被带飞 权力巅峰:我从基层步步布局 重生复仇,总裁前夫偷了我的金手指 火影:我的写轮眼能镶嵌无限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