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230章 大唐与吐蕃的格局

第230章 大唐与吐蕃的格局

    天宝八载正月二十六日,长安城兴庆宫南薰殿。
    李隆基坐在圣人的宝座上,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身形高大、外貌英武的男子。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
    李隆基平静地问了一句:“安西诸事如何?”
    “回禀圣人,自小勃律国臣服于大唐之后,西域诸国再一次感受到天朝的无上兵锋,不敢再与大唐为敌。”
    “吐蕃人在西域的势力如何呢?”
    “据臣得到的消息,吐蕃人去年年底,派使者去了石国。”
    “去了石国?”李隆基立刻重视起来,“吐蕃人想故技重施?”
    李隆基说的吐蕃人故技重施是指吐蕃人联合小勃律国,渗透西域一事。
    天宝六载征讨小勃律国也是高仙芝人生的高光时刻。
    天宝六载,吐蕃悍然介入安西事务,将一名公主嫁给小勃律国。
    小勃律国随即背叛大唐,西域其他小国开始观望,西域局面一时间陷入被动状态。
    李隆基为了维持丝绸之路的稳定,同时为了彰显大唐帝国的赫赫武功,命令高仙芝出兵讨伐小勃律国。
    小勃律国位于海拔四千多米的帕米尔高原,而且要攻打他们还得跨过同样为七千米海拔的青岭。
    而且路途遥远,一路冰山雪岭,行军极其恶劣。
    这些对于大唐在西域的其他将领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但高仙芝不是一般人。
    所以他打的仗,也不是一般人能打的。
    这一战,他西进三千多里,孤军深入西域深处,击败小勃律国和吐蕃联军。
    大唐兵锋威慑西域五十几国。
    高仙芝与他的手下封常清被誉为帝国双璧。
    也正是这一战,高仙芝成为安西四镇节度使,正式进入大唐名将第一梯队。
    此次李隆基召见他回长安,还是询问安西四镇的情况。
    面对李隆基的问题,高仙芝很肯定地说道:“吐蕃人在安西一直蠢蠢欲动,石国仗着距离我们路途遥远,多次与吐蕃眉来眼去,大食国也频频有动静。”
    李隆基的眉头皱起来了,他陷入沉默中。
    沉默片刻,高仙芝先说道:“请圣人允许臣早做准备。”
    “做攻打石国的准备吗?”
    “是的!”
    李隆基再一次陷入沉默中。
    如果石国有不臣之举,李隆基不是不想打石国,但那他妈的远了。
    而且石国是西域一个不算小的国家,远征石国风险太大。
    李隆基想把主要精力放在陇右,也就是哥舒翰那里,把石堡城拿下来。
    这牵涉到大唐对最强大敌人吐蕃的战略布局。
    自李世民时代,大唐拿下西域,开始经略西域,那个时候主要还是为了对付突厥人。
    后来突厥彻底式微,唐高宗年间,吐蕃态度强硬起来,开始不断干涉西域事务。
    爆发点就是吐蕃灭吐谷浑之战。
    自此,大唐与吐蕃展开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
    战场有三个地方,一是陇右与河西一带,二是西域,三是剑南道。
    其中双方主要兵力投送在陇右与河西,西域也是必争之地,剑南道规模最小。
    看看天宝年间的兵力配置就知道了。
    陇右节度使有常备军六万四千人,河西节度使有常备军七万三千人,北庭节度使有常备军两万人,安西节度使有总兵力两万四千人。
    其中陇右与河西兵力加起来近14万人,位于西域的北庭和安西加起来才四万多人。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大唐和吐蕃的主战场在陇右、河西一带。
    次战场在西域。
    不过这个格局,也是经历了数十年才形成的。
    高宗年间,吐蕃人可是发动四十万大军攻打安西四镇,后来一度逼迫武则天放弃安西四镇。
    西域战场几经起伏,最终被唐军稳定下来,吐蕃被迫将主战场集中到陇右、河西一带。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吐蕃就放弃了西域。
    吐蕃对西域的战略从正面与唐军打硬仗,转变成攻打西域小国,威慑西域小国,来逐步蚕食大唐在西域的势力。
    小勃律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么问题来了。
    吐蕃把重兵放在陇右,高仙芝征讨小勃律国之战已经破灭了吐蕃在西域的蚕食计划。
    李隆基当然不想再在西域大动干戈,万一一步不慎,西域再出现问题,吐蕃再一次进入西域,那大唐在西面就面临着多从的军事压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隆基想逼迫王忠嗣去打石堡城的原因。
    “卿在奏疏里提到的朅(qie)师国呢?”李隆基问道,“他们依附吐蕃,先打他们吧。”
    “圣人英明,臣已经做好征讨朅师国的准备了,但石国与吐蕃也是眉来眼去,臣担心吐蕃控制了石国,西域那些小国再一次与吐蕃联合。”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此事容后再议,卿此次回长安,朕心甚慰,好好在长安歇息数日。”
    “是。”高仙芝见李隆基不想再提石国,却也没有继续提。
    高仙芝想着打石国,自然不是真的因为石国与吐蕃勾结。
    高仙芝是一个嗜杀的人,同时,高仙芝也是一个非常贪财的人。
    他瞄准的是石国的钱财。
    李隆基心里有一本自己的账,除非哥舒翰拿下石堡城,他就觉得高仙芝可以在西域放手干了。
    “圣人,臣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
    “臣想向圣人要一个人。”
    “何人?”
    “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岑参。”
    “哦,是他。”
    李隆基自然认识岑参,李隆基爱好艺术,爱好文学,长安有名的诗人,他都知道,并且很十分尊重。
    “臣想让他去臣那里做掌书记。”
    “准。”
    “谢陛下!”
    等高仙芝退到大殿门口,突然传来李隆基的声音:“朕不是不想让你讨伐石国,时机未到,你先稳妥一些。”
    那石国背后不仅有吐蕃人的影子,更有大食国的支持。
    李隆基现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李倓答应他,今年给他上交一千万贯的。
    只要李倓能做到,他可以把大把的钱往陇右和西域的高仙芝那里投放。
新书推荐: 王爷的前世宠妻,神医王妃狠角色 小兔子兽世称王了 快穿之桃妖修行记 状元的锦鲤妻 梦幻西游:我的大主播系统 戚天师有独特的降妖技巧 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 末日来临:你不避难,你在安全屋囤女神? 娇软美人爱撒娇,疯批大佬折了腰 末日征途,从清明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