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233章 李倓:没有可以抢嘛!

第233章 李倓:没有可以抢嘛!

    “郎君,顾陆朱三家的人都已经离去,他们答应了交出田。”
    李倓却在忙活着蒸馏的事情。
    “他们不敢不交。”李倓随口说了一句,“把田安排好就是了,苏州学院的事情也好提上日程,我们急需要我们自己的人。”
    “郎君放心,这些下官已经开始筹备了。”
    “士安办事我最放心,你提出的苏州联扬州的策略,我们已经往前走了两步了。”
    “郎君,下官心中一直有一个担忧。”
    “你是担心今年过后,我被圣人召回长安,江东人走政息?”
    “是有这个担心,而且萧家、顾、陆、朱,这些大家族都是本地势力,郎君一旦回了长安,没有人能压住他们,局面会倒退回去,相当于我们什么都没有做。”
    “你的担忧是合理的,不过只要我们今年完成了任务,圣人不会让我们回去的。”
    “圣人恐怕……”
    “圣人对我们的信赖,十分坚定。”
    这句话说出来,李倓自己都觉得自己在放屁。
    李隆基就从来没有信任过任何一个人。
    大家彼此只是相互利用罢了。
    等目的达到了,李隆基恨不得李倓立刻马上飞回长安,滚回他的百孙院去老实待着。
    李隆基在杨贵妃、杨国忠面前表现得对李倓很赏识的态度,如果认为完全没有后顾之忧,那就是完犊子了。
    皇帝的翻脸速度,永远比翻书快。
    “士安,不要多想了。”李倓拍了拍刘晏的肩膀说道,“来,看看我们的精盐。”
    一炷香的时间后,李倓命人将盐取出来。
    这一次刘晏脸上的表情更加精彩。
    李倓笑道:“尝一口?”
    刘晏沾了一点点放在嘴里,仔细品尝着,很快他就震撼地看着李倓:“这就是精盐?”
    “是的。”
    “竟没有苦涩之味,盐竟然还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刘晏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转念一想,刘晏恢复过来,说道:“这个工艺并不难。”
    “确实不难,寻常人家也可以制作。”
    “那我们靠这个恐怕没办法一直赚钱,只能利用先机大赚一笔。”
    利用先机大赚一笔的意思就是,趁着外面的竞争对手没有把技术学过去的这段时间,大量地制盐。
    这种精盐一旦到市场上,绝对被疯狂抢购。
    即便不走合法的市场渠道,走灰色渠道,也会被一扫而空。
    灰色渠道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来。
    “扬州制造商行最不缺船。”李倓眼睛已经开始放光,“前三个月,我们能把苏州、常州、润州和扬州的大部分盐替换掉,三个月之后,苏州民间必然已经掌握精盐的制作。”
    “三个月之后,我们的产能扩大,立刻进入宣州,宣州即便有人会了,也赶不上我们的生产量,这个时候,宣州还是小,立刻大量运输盐北上,去中原,去河北!”
    “中原和河北民间的盐商要反应过来,并且开始大规模制造,至少要今年年底,即便他们开始制造,也不可能立刻占领各地市场,我们的盐只要足够多,可以卖到明年年底!”
    李倓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刘晏整个人都沸腾了起来。
    这比卖纸还要赚钱。
    造纸用的是竹子,整个供应链的符合相比盐来说是非常大的,需要大规模砍伐竹子,随后大规模运输,大规模打浆等等。
    可是制盐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海盐。
    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海边多弄几个盐池,把盐蒸出来,再一遍遍出杂质,就得到了精盐。
    只要有足够的人,有足够的盐池,要多少弄多少出来。
    弄完后,运上船,沿着运河一路走过去。
    这种质量的盐,能把传统盐商血洗一万遍。
    这比捡钱还要快!
    “郎君打算卖多少钱一斗?”
    “100文一斗。”
    “十倍于市面价吗?”武二郎感慨道,“这样百姓可能吃不起了。”
    “卖便宜了百姓也吃不起。”刘晏说道,“现在这个阶段,与市面价一样卖10文钱,例如卖到扬州,立刻会被人一扫而空快速囤积起来,坐地起价,百姓根本抢不到这种盐。”
    “士安说得对。”李倓当场就想给刘晏一个大大的赞。
    不愧是《三字经》里记载的神童啊!
    这种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现象,刘晏立刻就能反应过来,并且快速做出精准的陈述。
    并非说古代没有这种现象,只是古人很少去系统性总结经济规律。
    古代人类社会有一条经济铁律:更好的产品问世之初,即将市场化的时候,最先享用的一定是有权和有钱的上层人,这与产品的价格无关。
    权力和信息能够先一步吸纳这种新的产品。
    等到这一个阶层的人得到满足之后,这种产品还会流入中间层,再流入底层,价格回归到平民能接受的价格。
    如果这种产品的成本天然无法满足平民,那么一定会有人制造出更低成本的类似产品来占领广大平民市场。
    所以,武二郎担忧的事情,在这个阶段本身就不成立。
    无论精盐卖多少钱,第一批享受的一定是各地的上层阶级。
    这是一个残酷又无奈的现实。
    刘晏突然又说道:“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盐池,也没有熟练的工匠,需要从头开始做,如果我们有一批现成的产业就好了,可以立刻转化成制作精盐。”
    这话说完之后,刘晏自己现实愣了一下,还不等他开口,武二郎说道:“那周别才若是愿意帮我们,倒是能成。”
    “可惜他不愿意。”刘晏摇了摇头,叹息道。
    李倓却是笑而不语,不愿意没关系,不愿意就抢过来!
    数日之后,李倓收到了颜真卿的信。
    颜真卿和王忠嗣从江夏回了扬州。
    又过了数日,王忠嗣神不知鬼不觉从扬州带了三千兵马,往苏州赶。
    正月二十九日,周家。
    “建宁郡王这些日就待在刺史衙门,哪里都没有去。”
    说话的是周别才的幕僚张云。
    “他是不敢出来,怕我派人去刺杀他!”周别才冷声道,“探清楚了吗,他此次前来苏州到底带了多少人?”
    “一说是五百人,一说是八百人。”
    “扬州那边有动静吗?”
    “扬州暂时没有什么动静。”
    “这事不可掉以轻心啊,我们并不知道他这个扬州大都督到底有多少兵。”
    张云突然说道:“倒是最近顾陆朱三家,据说要把大量的田地上缴给刺史。”
新书推荐: 大师兄,我们下次抢哪个宗门? 山村孩子王 剑来:从剑起骊珠洞天开始 反派帝皇:开局生出鸿蒙霸体 重生开局变成一条鱼 玄幻:孽子,还不出来继承帝位? 我的冷艳女CEO 生物变异:我靠吸血进化 原神:开局天火自裁 魔劫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