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244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第244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崔永急匆匆往后院走去。
    在后方那连成片的阁楼之间,有一座水池。
    四月初的水池波光粼粼,初夏的风温和动人。
    一名老者坐在水池边垂钓,他孤独的身影,映在那一片碧水蓝天之间,有一种超然于世的状态。
    崔永轻轻走过去,站在一边,不说话,只是看着湖面上的波纹。
    过了好一会儿,一条鱼上钩了,老者提起鱼竿,是一条大鱼。
    崔永业这才说道:“好大的一条鱼,这预示着咱们崔家今年必然有大的收获!”
    “为何今日来找我?”崔晋慢腾腾地取下鱼,小心翼翼地放到一边,然后继续开始垂钓。
    自始至终都没有看自己儿子一眼。
    “父亲,二郎他……”
    “怎么?”
    “他死了。”
    崔晋我鱼竿的手猛地一颤,这才转身看着崔永,瞳孔已经开始收缩,惊讶地问道:“你说什么?”
    “二郎他死了。”
    崔晋突然就要站起来,只是他年迈的身躯,显得非常僵硬。
    一边的仆从连忙过去搀扶,被崔永拦住,崔永亲自过去搀扶:“父亲,父亲……”
    “到底怎么回事!”崔晋突然愤怒地吼了出来,声音沙哑,双手颤抖起来,“谁敢害死我的二郎!到底是谁!我要让他血债血偿!”
    崔永已经数十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如此生气了,他不断地安慰道:“父亲息怒,听儿慢慢说。”
    崔永将崔皓去江东的事情陈述了一遍。
    “建宁郡王?”
    崔晋又震惊又愤怒,建宁郡王四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吐出来的。
    “是的,父亲,他是太子殿下的第三子。”
    “他是皇族,为何能去江东任职大都督?”
    虽说愤怒,但崔晋很快就反应过来。
    “当今圣人不是极其忌惮皇族子弟外出长安的么?”
    “父亲这数年来隐居于此,对外界之事不闻不问,不知情也属正常,这几年朝局正在发生变化。”
    “李林甫虽然依旧秉持中枢,但这个建宁郡王却以其偏才博众而出,他精通造纸术,又改良了纺织,听说还重新铸造了钱币,坊间传闻,他帮圣人赚了很多钱,圣人对这位皇孙极其喜爱。”
    “精通造纸术?”崔晋更是疑惑,“宣城造纸冠绝天下,这位郡王还能以纸获得圣人欢心?”
    “他与宣城造纸全然不同,他在长安建造了澄心堂造纸厂,儿打听过,长安澄心堂造纸坊一天能造出十万张纸。”
    “十万张?”崔晋脸色当场就变了,“这不可能!一个造纸厂如何一天能造出十万张,这绝对不可能!”
    “但事实上,不仅仅长安,洛阳也有澄心堂,扬州也有了,还有武进!”
    “武进?你是说萧家?”
    “是的,萧家的造纸厂就是这位建宁郡王一手打造,而且安禄山也已经开始造纸,不仅如此,安禄山还仿造建宁郡王进行仿造、铸钱,安禄山的纸在范阳、安东大受欢迎,尤其是幽州设立之后,从去年开始,沿着运河,进入清河郡,现在清河郡不少地方有幽州过来的纸。”
    “这更不应该,造纸的原料缺乏,不可能有如此情况发生。”
    “这件事妙就妙在,建宁郡王把造纸的原料换成了竹子。”
    “那更不可能,竹子造出来的纸质地极差。”
    “但他采用了全新的方法,这种造纸术现在已经不算什么秘密,儿去年就找人学来,我们也已经开始造了,只不过父亲一直不问世事,儿也并未与父亲提及。”
    “我们一天能造纸多少?”
    “目前一天能造一万张纸。”
    崔晋的脸色又变了,眉头皱起来,神色凝重,喃喃道:“难怪圣人如此器重这位建宁郡王。”
    可能在21世纪的人看来,纸这种东西非常普通,随处可见,这些大人物怎么可能为纸感到震惊。
    若是从人类生产力革新的本质来分析,就一目了然了。
    电脑的出现,加大了世界的联系,大大加快信息流通,使人类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整个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的本质是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越快,交流频率就越高,效率也就越高。
    所以眼前李倓把造纸术的革新,其本质相当于人类社会诞生了电脑,或者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苹果机。
    试想想,电脑和智能机诞生之初,算不算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
    这种级别的东西,别说财阀,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国家高层,都会极其重视。
    不管无知者如何用李倓造出来的纸写文章,攻击李倓造纸的危害,澄心堂的纸,都已经在大唐引起了朝廷、地方官、顶级世家豪门的高度重视。
    “那云秀坊,一台纺织机,一天可以纺出三匹丝绸或布料,安禄山现在调集大量的役力,上个月清河郡已经出现了从范阳郡过来的布匹。”
    崔晋沉默下来,他没有想到短短三四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这倒也不怪崔晋。
    21世纪的电脑端时代差不多二十年,随后进入移动智能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只用了七年左右全球市场就饱和了。
    而在中古的唐代,一个技术上的革新,至少需要数百年。
    造纸术的大规模提高,要等到宋朝。
    身处唐代的崔晋,当然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变革。
    更何况,大唐已经承平一百多年,内地几乎无战事。
    在和平年代,各方势力都在缓慢地延伸着过去的一些事。
    “萧家现在有建宁郡王在江东的支持,江东的纸和布,还有书籍,也出现在了清河,更严重的事,从江东过来的纸,只卖15文一张,布只需要50文一匹,扬州书局的那种印刷术也是前所未有!”
    崔晋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作为顶级豪门的掌舵人,崔晋太清楚一张纸卖15文是什么概念了。
    纸和印刷术,这意味着书籍价格的暴跌。
    更可怕的是,范阳的安禄山,江东的建宁郡王,他们把商品正在大规模往清河郡以及附近的郡县倾售。
    “父亲,造纸和纺织,都有巨大的利益可图,二郎也正是为了遏制江东的势力,才去见建宁郡王,却落得身死的下场,若是我们不采取行动,接下来我们可能毫无收获。”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仅此而已。
新书推荐: 家父李世民,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异时空观影盗墓 红龙之下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贵妃她格外谨慎 重生都市之修真弃少 穿越万界寻求不灭 只赚钱不谈情,职业舔狗我最行! 开局万亩水库,打造神话钓场 快穿之美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