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安禄山若反

    理是这么个理,严庄对目前局势的分析不可谓不透彻。
    也难怪他数日前刚投进安禄山麾下,就被拉来参与如此重要的议事。
    史思明也点了点头,说道:“大夫,严先生这话倒是有理,若是真能拿到河东节度使,我们……”
    这一次安禄山犹豫了很久。
    他虽然惧怕李林甫,可是河东节度使的诱惑足以让他战胜恐惧。
    元宵节的当天,李倓在清河做最后的停留。
    这一日清河县也是没有宵禁的,人们在街头赏灯。
    李倓却并未出行。
    崔家在清河县的本家是被他灭了,可是如此大的清河郡,崔家的分支不知有多少。
    这数日以来,他派出不同的人马,分头行动。
    凡与崔晋三代以内的血亲,全部捉拿、扣押。
    大唐的世家与魏晋时代已经不同。
    东汉中后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处于分裂期,皇权被削弱,秩序瓦解,世家门阀有私兵。
    那个年头的世家门阀不仅仅把人圈在自己的庄园里,连朝廷的律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纸空文。
    朝廷特使过去传话,也得看他们的脸色办事。
    至于唐代嘛?
    世家已经不能有私兵了,私下发展都不行,地方官员可能会通报到长安,一旦传到长安,那就是谋反大罪,是要灭族的。
    当然,有杠精说地方官员跟世家穿一条裤子。
    地方官员是定期要换的,世家能搞定一个地方刺史,两个地方刺史,三个地方刺史,他没办法搞定一百个地方刺史。
    退一万步,他搞定了一百任地方刺史,他可能随时面临通判、县令、县尉等官员的举报。
    要搞定一个人比较简单,搞定两个人也不难,但要搞定一群人,让一群人隐瞒一件事那就比登天还难了。
    实际上,经过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三代人对世家的打击,到了李隆基时代,世家在政治层面的影响已经大幅减弱。
    要不然崔晋去长安了,就不是依靠王鉷这些人,而是他崔家本家在长安当大官的。
    世家到这个时代,能进中枢做宰相的,寥寥无几。
    李隆基不存在用山东五姓七望的人担任中书令的。
    开元到天宝,出身大世家的宰相,似乎就只有萧嵩一人。
    萧嵩还是凭借过硬的军功才入相的。
    所以李倓倒也不惧,崔家翻不起大浪来了。
    真正让他感到意外和有危机感的是另一件事。
    “清河郡的布匹有多少是从幽州过来的?”李倓问张巡。
    “清河郡的有多少下官不知,但清河县目前的布匹,至少一半是从幽州过来的,而且卖得很便宜了,已经到了六十文一匹。”
    六十文一匹?
    李倓颇有些惊讶起来。
    看来安禄山在纺织产业的扩张速度很快啊!
    现在江东一匹布五十文钱,相差十文。
    其实安禄山已经能卖更低,因为安禄山的人工成本几乎为零,只需要给吃的,保证那些人饿不死。
    但李倓是实打实地给了不低的俸禄,还为工匠建立了食堂、个人娱乐场所等等。
    甚至还雇佣了专门的医师。
    “现在清河郡有一些人已经开始赞美安禄山。”张巡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来,他的眼中隐隐有不安。
    “就是因为卖布这件事?”
    “就是因为这件事,这些人赞美安禄山,认为安禄山是一个有大德之人。”
    “那张舍人如何看?”
    张巡很严肃地说道:“安禄山若是有大德之人,那这普天之下所有人都是有大德之人了!”
    说完,张巡补充了一句:“大王,可否容下官先吃上一口热食?”
    李倓连忙笑道:“请请!”
    张巡大口大口吃起羊肉来。
    “张舍人喜爱羊肉?”
    “喜爱吃!”张巡吃得津津有味。
    “张舍人似乎对安禄山颇有异议?”
    “安禄山狼子野心,在范阳暗自屯兵,早晚会做出不臣之举!”
    张巡的声音沉稳中带着冷酷,他说一件事,喜欢用那种极其简单且干脆的态度表达出来。
    这应该是一个做事非常干练的人,干练到冷酷,冷酷到绝情,绝情到有大情怀!
    “李林甫当政实乃大唐之不幸啊!”李倓突然说了一句。
    “大王为何又说到了李林甫呢?”
    我们不是在聊安禄山吗?
    “张舍人心怀天下,有定国安邦之才,却只能在清河做一个县令,小王委实觉得屈才了!”
    张巡脸上露出了苦笑,他说道:“大王谬赞,下官哪有什么定国安邦之才。”
    “小王却看到了张舍人与众不同的才能!”
    张巡愣了愣,又开始继续吃羊肉。
    张巡是一个非常傲气的人。
    他结交的朋友,没有一个庸人、俗人,他也不屑与那些人为伍。
    而且他办事手段激烈干脆,领兵打仗是那种能和士兵同吃穿的人。
    比起只会高高在上的指挥,这种人打仗才是最狠的。
    “若是有朝一日,安禄山真的反了,张舍人会如何做?”
    张巡放下筷子,叹了口气,很严肃地说道:“真要有那一日,下官粉身碎骨,也要挡住他!”
    “就在这清河县?”
    “安禄山若反,比先取河北,再直下河南去雍丘、睢阳等地,那里是中原腹地,也是朝廷漕运种地,尤其是睢阳。”
    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以北通过永济渠,贯穿河北,抵达幽州,以南则是通济渠,从汴州直入淮河,再进长江,钱塘江,抵达余杭。
    其中睢阳就在汴州到淮河这一段之上,唐宋时期,这一段叫汴河。
    汴河不仅是唐朝最重要的漕运河流,到了北宋,也是北宋朝廷赖以生存的漕运水道。
    汴州是中原第一大城,有黄河天堑,但睢阳就不一样了。
    拿下睢阳,汴州物资会快速枯竭,不攻自破。
    汴州被掐断,河北被控制,大运河南北要道就全部被控制下来。
    破洛阳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洛阳一旦告破,长安就没有粮食吃了,长安从最高战略层面来说,物资将会被孤立起来。
    所以张巡说的安禄山若凡,比攻打雍丘、睢阳等地,是一语切中了要害。
新书推荐: 皇家病娇媳 王爷的前世宠妻,神医王妃狠角色 小兔子兽世称王了 快穿之桃妖修行记 状元的锦鲤妻 梦幻西游:我的大主播系统 戚天师有独特的降妖技巧 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 末日来临:你不避难,你在安全屋囤女神? 娇软美人爱撒娇,疯批大佬折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