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跟我进长安

    张皇后有点懵,她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个枕边人。
    自己自从嫁给他,一直为他所想。
    到这个时候,他居然毫不犹豫就把自己推了出来。
    “陛下,妾……”
    “李辅国,谋害圣人是什么罪?”李倓打断了张皇后的话。
    他还是给李亨留了最后的尊严的。
    “死罪。”
    李倓摆了摆手,李辅国很识趣,他给几个内侍使了使眼神,那几个内侍立刻上前,一把抓住了张皇后。
    “陛下!救救妾……陛下……三郎……”
    张皇后被拖出去,李亨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脸色非常难看。
    殿内陷入一片死寂。
    不多时,李辅国回来了。
    李倓这才行礼道:“圣人,臣已经为您清除掉刺客。”
    李亨怔了怔,木讷地说道:“辛苦天策上将,有你,可真是大唐的荣幸。”
    “谢陛下垂怜,夜色已深,臣就不打扰陛下歇息,臣告退。”
    言罢,带着人离开了皇宫。
    是夜,长安城无事。
    太极宫神龙殿,李隆基一夜未眠。
    他问高力士:“外面的事情平息了吗?”
    “已经平息了。”
    “哦,谁赢了?”
    “是建宁王赢了。”
    李隆基疲惫的眼神中终于闪过了一丝明亮的光泽。
    如果李倓输了,他的日子会很惨。
    “建宁王夺取了玄武门,和三郎您当年一样。”
    “和太宗皇帝一样。”李隆基纠正了高力士的说法。
    他的头发已经全部花白,脸上的皱纹就像老树皮一样,身躯也变得佝偻了。
    就是在今年,李隆基仿佛苍老了二十岁。
    已经全然没有了之前的那个股精气神,剩下的只有风烛残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八月初。
    这一段时间,朝堂上的事务逐渐开始往天策府转移。
    不仅仅是军政,连行政也开始往天策府转。
    这一日,李倓派高仙芝抵达潼关,在潼关领了一万兵马东出。
    八月初三,李亨得知高仙芝东出潼关去取洛阳,他顿时蹦了起来:“他派遣高仙芝去打洛阳了?”
    “是的,陛下。”
    “呵呵呵,他也开始自大起来了。”李亨难得的笑起来,“权力可真是让人着魔啊,谁碰了它,谁就能忘记自己是谁,很快,他也会知道自己的实力,他的威信也会被打击。”
    八月初五,高仙芝抵达陕州,并未遇到抵抗。
    八月初七,高仙芝抵达渑池。
    一望无际的荒芜,除了树上挂着骷髅和远处的残垣断壁证明这里曾经有人,一切生灵好像都灭绝了一样。
    直到到了新安,才看见一些人影。
    高仙芝心里嘀咕着,大王说叛军已经陆续撤军,不知真假。
    他便唤人去找了一些人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叛军真的在撤军。
    而且已经撤了好几批,早在数日之前就开始撤退。
    闻言,高仙芝立刻马不停蹄开始往洛京推进。
    等到八月初九,高仙芝的兵马抵达洛京的时候,安庆绪已经带着剩余的叛军撤到了虎牢关之外。
    高仙芝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洛阳。
    这个时候,高仙芝才意识到为什么建宁王只让他带一万兵马过来。
    他感慨道:“大王神机妙算至斯,吾万万不能及也!”
    随即进入了洛阳。
    此时洛阳城内虽被叛军洗劫了一遍,但依然还有底蕴,安庆绪走得急,不可能驱赶洛阳人口,所以洛阳城内的人都还在。
    高仙芝立刻给长安发了一封信。
    到八月十一日,高仙芝收复洛阳的消息传到了长安。
    一时间,引起了长安的轰动。
    李亨听到后,当场傻了。
    但随机,他也释然了。
    其实无论高仙芝是否收复洛阳,这个皇位都注定只能禅让出去了。
    只是李亨心中不甘,他想看到李倓出丑。
    而现在,李倓不但不会出丑,可能声望将会达到极点,连部分州郡也不会再有太多的意见。
    到了八月十二日,驻守在南阳一线的田承嗣也接到了撤退的消息,他立刻率领精锐北上。
    数日,渡过黄河之后,与安庆绪主力汇合。
    另外,尹子琦部在接到的消息的时候,却找到了来自睢阳的许远部的拦截。
    据说双方在雍丘附近展开了一场会战,疲惫的叛军和并不算精锐的唐军,打出了平手。
    但这基本上预示着尹子琦战败了,因为颜真卿和王忠嗣都不会放过他。
    到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尹子琦且战且退,退到黄河边,在渡河之时,被颜真卿部追到。
    尹子琦在血色的黄昏中,自刎于黄河边,叛军中原部几乎全军覆没。
    作为安庆绪的忠实部将,尹子琦的败亡直接影响了叛军内部势力的角逐。
    到了八月底,黄河以南的叛军势力几乎被清除。
    这个时候,王忠嗣、颜真卿、许远等人都接到了天策府的命令:不准北上追击叛军。
    就目前,中原战场的唐军,也已经疲惫到极点,还有一部分则是新兵蛋子,根本无法完成大纵深的长线歼灭战。
    而且叛军还保存了相当一部分精锐。
    想要彻底剿灭叛军,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到了九月份,王忠嗣和颜真卿陆续被召回长安。
    九月十五日这一天,天朗气清,长安城秋阳高照。
    当王忠嗣再一次踏到这片土地的时候,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王忠嗣自幼父母双亡,被李隆基收养,四十三岁之前,他的人生一片光明,他是这个时代的第一名将。
    连李林甫和安禄山都忌惮他。
    短短两年时间,他就从四镇节度使,成了阶下囚,一度可能会被处死。
    最后被贬到汉阳。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王公!”
    城外,李倓带着一众人,亲自来迎接他。
    再一次看到李倓,王忠嗣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大王!”
    王忠嗣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参见大王!”
    李倓也翻身下马,他身后的一众人跟着翻身下马。
    李倓笑道:“你能平安回来,我心里就放心了。”
    说完,又看了看后面:“清臣呢?”
    “我在这里!”
    颜真卿骑着马飞奔而来。
    “郎君!”
    “别来无恙!”李倓一个激动,直接上去抱住了颜真卿。
    他可真是害怕失去了颜真卿啊!
    “走,跟我进长安。”
新书推荐: 梦幻西游:我的大主播系统 戚天师有独特的降妖技巧 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 末日来临:你不避难,你在安全屋囤女神? 娇软美人爱撒娇,疯批大佬折了腰 末日征途,从清明节开始 拥有小宇宙的我逆天崛起了 三国:曹魏有仙人 花魁当久了,当个炼气士怎么了 神印王座之光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