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商贾之说

    大唐的长安城,绝对是整个世界的文化中心。
    街道上,随处可见的胡人,三三两两结伴而游的男女,特别是女子,那唐朝特有的抹胸长裙,突显的虽不是性感,但却彰显着大唐女子独有的美。
    东市。
    一大清早,房俊就被李丽质给拉到了东市,检查已经准备好的商铺。
    李丽质找的商铺,无论是地段,位置,都是上佳之选。
    “房俊,我觉得咱们第一步不应该是开商铺售卖香皂。”李丽质斟酌了一下说道,“香皂这种东西,对女子的吸引力最大,最主要的是,只有使用过香皂之后,才能体验到香皂的好处!”
    “不然,就算开了铺子,也没人知道香皂是何物啊!”
    “售卖香皂的事,我会处理好,这个你不用担心,等着数钱就行。”房俊看着面前容貌娇艳的李丽质,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那个。。。公主殿下,你还有钱吗?再投进来一点?”
    李丽质眨了眨眼睛,嘴角带笑的询问,“要投多少钱?”
    房俊捏着下巴琢磨了一下伸出了三根手指,“300贯吧!”
    以后他要长期卖香皂,所以有些东西也是需要长期囤货,比如,鲜花和干花,比如牛奶或者羊奶的长期订购,比如包装袋用的锦缎,比如猪油膏,比如无患子,皂角夹,这些东西都需要多储备一些。
    这几天,房俊花了府上有近30贯钱了,卢氏的脸都已经黑了,那感觉,就好像香皂的生产是个无底洞一样。
    可花的这30贯钱,也仅够支撑香皂一个月左右的生产。
    大批在市面上采购这些物品,物品的市价必然会提高。
    所以,房俊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
    这300贯,是要用于协调比如牛奶羊奶、毛猪、无患子、皂角夹等物品的长期稳定供应和价格,同时,还要采购其他一些自己后续用的上的物品,用以混淆视听。
    毕竟,自己总采购香皂制品的原材料,有心人一查,就能看出自己是用什么来制作的香皂,那样的话,复制版本的香皂迟早会问世,短时间内,房俊并不想看到这种事发生。
    “300贯啊。。。”李丽质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脸上却为难的说道,“可以倒是可以,但是,得多加我一成的利润~!”
    “你可拉倒吧,你好歹也是大唐的嫡长公主,咋就光想着占便宜的事儿呢?”房俊撇嘴说道,“你知道一成利润一个月能分多少钱?”
    “你这人不实诚,下一个生意,我可不带你一起了!”
    听了房俊的话,李丽质也来了兴致。
    李丽质一脸好奇的打量着房俊道,“房俊,历朝历代,商贾的地位都很低,如我大唐,商贾之人连参加科考的资格都没有,你贵为国 公之子,这些事应该都懂的啊,为什么你还要行商贾之事呢?”
    “我还有你贵?”房俊斜了李丽质一眼,“你堂堂皇室的嫡长公主,不也在行商贾之事?”
    “再说了,你是皇室中人,商贾之人地位为什么这么低,你还不知道?还用来问我?”
    李丽质明显有些不高兴了,“商贾之人地位高低,跟我们皇室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没关系。”房俊百无聊赖的起身,伸了个懒腰,“我说的那些东西,你得抓紧找人弄,我先走了,我还得回去想办法弄钱,现在不掏这笔钱,回头指不定得多花出去多少钱。”
    现在掏钱,可以去预定毛猪,预定牛奶羊奶,预定皂角夹,无患子等等这些东西。
    这样,只要拟定一个收购的数量和时长,价格上是完全可以由房俊自己来把控的。
    但等到香皂等物品开始售卖以后,在想从收购上来把控这些东西,那可就难了。
    “你别走呀~!”李丽质赶忙追上房俊,“商贾之人地位的高低,为什么会跟皇室有关系?”
    “房俊,你跟我说说呗,为什么会跟皇室有关啊?”
    “那300贯本宫出,这总行了吧?”
    李丽质不光长的端庄秀丽,人也是冰雪聪明,房俊不搭话,她马上明白房俊是什么意思了。
    跟她想的一样,房俊果然停下了。
    “300贯,什么时候给我?”房俊嘿嘿的笑着。
    此刻的李丽质,心里对房俊的评价就俩字‘奸商’!
    李丽质撅了噘嘴,“丑话说在前头,你的话要是不能说服我,300贯我可不会给你!”
    行,那少爷我就给你上一课~!
    房俊耸了耸肩,“商人地位低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朝廷,因为国家。”
    “为什么?”李丽质凝眉问。
    “很简单,人可以不知四书五经六艺,可以不懂琴棋书画,甚至可以不知礼义廉耻,但却没人可以不吃饭,所以才有的那句话,叫民以食为天!”房俊负手说道,“对于朝廷而言,没有足够的粮草,如何养军中将士?没了军中将士,谁来守护大唐的疆土,谁来守护大唐的百姓?”
    古代的粮食产出,远达不到现代的标准。
    就像大唐,根本就没有什么高产的作物。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什么最重要?
    肯定是粮食最重要!
    你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谈什么理想抱负?那不得先想想,怎么能不被饿死?
    所以,历朝历代都推崇农人,鼓励大家种地,打粮!
    可土里刨食,一年下来,去了上缴的赋税,农民还能剩下多少粮食?
    年景好还勉强能度日,年景不好,马上就闹饥荒。
    可你进城转转,只要你能掏出来钱,那就能买到粮食,别说粮食了,你能拿出来钱,酒肉米面,哪样你搬不回家?
    所以,从古至今,被饿死的,那都是穷人,是农民,是那些土里刨食,以田地为生的普通百姓。
    谁见过闹饥荒的时候,有钱人被饿死了?有这种可能吗?
    古代,耕种的工具也不先进,一个人能耕种多少土地都是有数的。
    “所以,对商贾的抑制,更多的是为了减少商贾,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耕种土地。。。”
新书推荐: 穿成灵龟:都长寿了,却还要种田 致命宠溺 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 御前女提刑 八零娇娇太诱人,勾的硬汉心痒痒 四合院:何家兴亡,我辈有责 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 网王:降临冰帝! 全民觉醒 憨妻懒夫,年代文里闲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