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126章 成为武帝?不是不能,只是不愿

第126章 成为武帝?不是不能,只是不愿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甲寅,
    享年五十四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
    真宗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
    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政务的处理大权,全都落到了刘娥的手中。”
    “皇太后得势,作为她‘爪牙’之一的丁谓,地位权势自然也水涨船高。
    而丁谓以为刘娥是女子没什么见识,
    于是便生出了不该有的野心,甚至企图独揽朝政大权。
    刘娥虽然最初因后位不稳而扶植丁谓,
    但多年来,她暗地里其实早已察觉丁谓的不轨野心。
    如今,丁谓更是得寸进尺,想要欺负她孤儿寡母,
    刘娥自然愤怒难平,并最终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他。”
    看到这里,
    隋文帝杨坚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太自然。
    他这个帝位,可不就是靠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嘛……
    “同年六月,
    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先被处死,
    丁谓随后也被罢免宰相职务,并遭贬谪。
    丁谓失势后,
    刘娥便开始与仁宗赵桢共同听政决事,正式垂帘听政。”
    “众所周知,宋朝以士大夫为尊。
    因此,她开始大力抬高母家,不断追尊加封祖宗。
    她的曾祖父刘维岳被追封为天平军节度使,兼任侍中、中书令和尚书令,而曾祖母宋氏最终被封为安国太夫人;
    祖父刘延庆被封为彰化军节度使,兼任中书令和许国公。祖母元氏则被封为齐国太夫人。
    她的父亲刘通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的魏王,母亲庞氏则成为晋国太夫人。
    刘娥此举虽然有偏袒家人的嫌疑,但她却绝不纵容家人干预国家大事。
    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
    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贤才都得到了她的重用,
    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危害国家的祸事。
    不得不说,刘娥的手段与心智,实乃巾帼之英豪,彼世之翘楚。”
    “人无完人,
    事实上刘娥掌权日久,她也不愿轻易放下权柄,还政于仁宗,
    但她却始终是一位慈母。
    仁宗年少时体弱多病,刘娥在忙于政务的同时,还不忘关心他的生活起居,特意让杨淑妃照顾他。
    仁宗对刘娥充满了敬爱之情,
    亲切地称她为‘大娘娘’,而将杨淑妃称为‘小娘娘’。
    对于仁宗的生母李氏,刘娥也给予了应有的尊重和礼遇。
    她升封李氏为顺容,并让她迁往真宗的永定陵,成为守陵的先帝诸妃之一。
    在真宗年间,刘娥还曾寻访到李氏的家人,并封他们为官。
    即使真宗去世后,刘娥也没有对李氏及其家人下手,而是继续沿用他们,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
    这些举措,无不彰显出刘娥的仁慈和宽容之心。“
    宋仁宗看到此处,眼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复杂的情感。
    他回想起刘娥平日里对自己的深切关怀、无微不至的照拂,
    以及那些耐心而悉心的教导,
    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顿时被深深触动。
    尽管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言语上的交流,
    但刘娥却能敏锐地感知到赵祯内心的变化。
    这一刻,
    她的嘴角轻轻上扬,泛起了一丝温暖而宽慰的弧度,
    她没有辜负真宗,同样也没有辜负仁宗,
    “老身即使此刻离去,心中也了无遗憾!”
    视频继续播放,
    “明道元年(1032年)二月,李氏病重。
    刘娥闻讯后,立即派遣太医前往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以示荣宠。
    然而,李氏福薄命浅,在封妃的同一天,她便因病离世,年仅四十六岁。
    起初,刘娥打算以普通宫嫔的规格来处理李氏的丧事,
    但在宰相吕夷简的恳切劝说下,
    她最终决定以一品礼仪隆重地殓葬李妃,并在皇仪殿为她举行丧礼。
    为了让李妃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息,刘娥还特地为她穿上了皇后的冠服。
    此外,李妃的父亲也得到了追封,她的兄弟李用和也获得了晋升。”
    赵祯的眼中,已经噙满了泪水。
    虽然没有见过生母,但在得知刘娥如此善待李氏,他心里平静了许多。
    赵祯心里舒坦了,
    可在场的某些大臣,心里却不痛快了。
    他们本想以李氏来离间赵祯与刘娥之间的关系,搞臭刘娥的名声。
    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历史上的刘娥竟然如此大度,而且善待李氏这事儿,还“恰巧”被苏治给提前爆了出来。
    这让他们的计划落空了,心中也不禁感到一阵失落和惆怅。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也继续讲解道,
    “刘娥虽不愿还政于仁宗,但她从未有过谋朝篡位的野心。
    当程琳献上寓意深远的《武后临朝图》时,
    刘娥却毫不犹豫地将图掷于地上,并坚定地说道:‘我不作此负祖宗之事!’
    她的这一表态,让群臣们如释重负的同时,也使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
    仁宗为表达对她的敬意,
    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特颁诏书,
    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庆典规格,提升至与皇帝生辰乾元节同等的隆重程度。”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太庙大典即将临近,刘娥却突感自己已经命不久矣。
    这一刻,
    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希望在生前能够穿上一次天子的衮冕。
    于是,她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这一看上去十分僭越的要求。
    群臣初闻,自然惊愕不已,一片哗然。
    然而念及太后刘娥的卓越政绩与深厚威望,他们最终还是尊重并满足她的这一愿望。
    只不过,在呈献天子衮衣时,他们稍作改动,减去了部分饰物,以示区别。”
    “二月乙巳日,
    皇太后刘娥身着改制的天子衮衣,
    头戴仪天冠,
    在近侍的引领下,步入太庙,主持了祭典的初献之礼。
    为确保典礼的完美无缺,
    皇太妃杨氏担任亚献,仁宗皇后郭氏则负责终献。
    仪式结束后,在太庙的文德殿,刘娥接受了群臣敬献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自此,她彻底还政于儿子,仁宗赵祯。”
    “三月,
    刘娥病情急剧恶化,
    仁宗为救母命,大赦天下并广求名医。
    但终究还是回天乏术,无法挽回刘娥的生命。
    数日后,刘娥在宝慈殿安详离世,享年六十五岁。”
新书推荐: 笑死!这种渣男不和离还等过年吗 九兵【源起】 玄学小祖宗:七个大佬叔叔排队宠 意外获得系统!但要不断的重生! 别作,乖点 亮剑:老李,我真不是军工专家 废妃靠偷听星际宝宝心声,杀疯了 养徒原来不只能防老 还不上房贷的我,被迫荒岛求生! 迷雾系统之星月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