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三界风云录 > 第85章 各方看戏

第85章 各方看戏

    清清生性活泼,在人间龙虎山时,颇得掌教张正觉天师的疼爱,同门师兄弟都宠着她。在上界昆仑仙山的这段时日,南极仙翁对她也是倾尽了心血,数千年了,才收一个弟子,当然得悉心教导,清清知道师尊在天界的尊崇地位,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收敛了自己的天性,开始潜心修炼。
    当然两位师兄:白鹤与仙鹿童子对她争相献殷勤,但女孩子一旦有了心事,就显得格外文静,除了修炼、休息,剩下的时间便是思念心中的那个人。上界时空与人间有异,上界一天,人间一年,在天界数月,相当于在人间修行了好多年,又有各种天材地宝的助力,她的修为已是突飞猛进。此次南极仙翁吩咐清清下界,除了要解救下界阐教一脉弟子的劫难,保留其在人间道统和传承的一点火种,其实也是有意让她磨炼心性,增加武道实战技能,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现今与心里喜欢的人重逢,清清心里早就欢呼雀跃,放飞了天性,叽叽喳喳闹腾个不停,蛇将却在沉思:得到婆婆武当圣母的指点,告知我三妖的踪迹会在昆仑山、崆峒山一带出现,说我此行不顺利,虽然会遇见三妖,但擒获三妖的事颇多周折,欲速则不达,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还说此行会遇到故人,而且是我的天命之人,一切果然如婆婆所料,清清姑娘确实是故人,至于天命之人是什么意思,婆婆叫我自己去悟,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暂时不去想它。
    婆婆告诫我如果三妖逃窜,不妨去西域碰碰运气,或许有意外收获,但一波三折,叫我顺其自然,努力了就好,结果并不重要。九尾狐修为大增,又诡计多端,要逮住它确实费事。唉……
    身边有清清美女相陪,旅途不再单调寂寞,蛇将也是巴心不得,两个人结伴同行,他们俩的感情一路继续升温。
    他们两个的一举一动,远在数千里之遥的武当圣母用天眼观之,早已知晓,会心一笑:你俩是宿世因缘,机会我是给你创造了,只是你小子命犯桃花,一个茶壶配了几个茶杯,有你烦恼的时候,哈哈!我不过是顺水推舟,催化了一下,也不算违背天道承负,接下来搬个凳子坐着看戏就好了!
    远在虚空世界的神界娲皇宫,圣人女娲娘娘早已知晓了这一切,自封神大战后,无当妹子选择了蛰伏,今天终于恢复了淘气,竟然当起了媒婆,调戏起了这几个小辈,装了数千年深沉,你也挺辛苦的!呵呵!
    话说九尾狐化名令狐芊月,施展“狐媚之术”,轻松收服几个密宗喇嘛和黑教的头目,九尾狐在此地安定下来,利用“采阳滋阴”的邪术迅速提升功力,然后修炼妖界“至阴至寒至邪”的“玄阴地煞真气”邪功,功力已达小成境界,这次她可不再干“杀鸡取卵”的事,采用了挖井、蓄水养鱼的策略,西域的一些势力的头目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几股势力都被她实际控制,九尾狐迅速修得妖王的实力。
    另一边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二妖知道会被人追查跟踪,二妖打起了游击战,逃窜途中一路作案,继续祸害道家弟子,祸害一处马上换一个地方,凡是供奉原始天尊圣像的道观与庙宇皆不能幸免,元始天尊的神像扔进了茅厕,元始天尊的画像被涂鸦:道貌岸然、欺世盗名、伪君子……虽然没有实际伤害,侮辱性极大!此事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好事者,故意传得沸沸扬扬。
    人间道家弟子人人自危,天庭高层反应不一,有截教渊源的一脉神仙,大都心中暗乐。少数胆大的干脆不装,拍手称快。天庭阐教一脉的部分弟子震怒,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天庭的玉皇大帝心中不知道有多解气:三个小妖干得好!三个老不死的骑在我头上数千年,特别是元始天尊老是板起个脸,看谁都不顺眼,要不是三清面和心不和,明里暗里的意见都不一致,说不定早就把我这个执行cEo一脚踹了,我小心翼翼当了傀儡数千年,压抑得我时常不能喘气,这玉帝真他妈不是人当的!元始天尊你这老不死的,也有今天!
    但下界妖怪伤了人,作为天庭又不得不管,只能假装做做样子了,派了巨灵神下凡降妖。这个家伙头脑发达,四肢简单,要降服诡计多端的九尾狐谈何容易?干这样的差事他最适合不过,呵呵!九尾狐呀,你们可要在下面多折腾一会儿,千万别让本帝失望。玉皇大帝吩咐千里眼、顺风耳时刻监听下界,有什么情况及时汇报。
    泾河龙王在渡天劫时,远在灵山的如来佛祖曾运用慧眼强窥天机,遭到了天道反噬,经过药师佛的一番精心治疗早已恢复,重开慧眼就看到了这一幕,也是幸灾乐祸:堂堂的三清之首,也有这么窝囊憋屈的一天,哈哈!也算是为我前世的师尊通天教主,出了一口恶气。
    上清真境的灵宝天尊,前身是封神大战中的通天教主,其实在九尾狐、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屠戮人间阐教的祖庭昆仑山玉虚宫时就已知晓,如今看到大师兄元始天尊这样吃瘪,丢尽了面子,也非常解气:三个小妖有种,蝼蚁也敢挑衅圣人。圣人虽然不死不灭,依然逃脱不了因果业力。呵呵!
    玉清圣境的元始天尊气得七窍生烟,三个不知死活的蝼蚁,也敢挑衅顶端天道的存在。如果不是封神大战后,诸圣商议共同制定了游戏规则:圣人不能出手干预人间的事,我不能带头违反,否则老夫早就将你们这三只蝼蚁挫骨扬灰了。
    话说西域密宗的法门,在人间传承得极为混乱,买法、卖法及依伪经书自学妄求神通,未得大德真师灌顶传授,痴心妄想成就种种降魔密法和神通,其实一切都是盗法!反而令修法人堕入魔道而不自知。世俗中有很多人修习密宗之法,贪财好色守不住本心,又管不住裤档里的玩艺儿,常常以修持金刚密法自炫,其实早就走偏了危险之极。
    某些密宗修行者不守戒律,也拥有一些神通,到处炫耀卖弄、洋洋自得,其实这些低微浅薄的超能力,并非来源于金刚本尊的加持,而是来自于妖邪魔界,很多人认为法术灵验沾沾自喜,邪法迷惑心窍懵然不知。只因修法错用了心,用妄念诵佛咒、乱结手印,又没有祖师护法,仙佛没有来临,反而感召了妖魔附体。
    心中充斥了私欲,带着贪、嗔、痴、慢、疑的习气修习金刚密法,因孽缘而生的我执、法执、傲慢,自以为是,偏执的认为:我高你低、我强你弱、我大你小,私秘正法唯我独尊。还有一些正法邪师不因机缘、慧根传法教授弟子,亦或将正法当成世俗生意,押在名利之上买卖取财等,这都是修行中错用了心,从不忏悔反省,继续沉沦下去,最后邪师自己都堕入魔道,被邪魔控制了精神意识,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永难自拔,出离无期。
    这些歪理邪说还蔓延到中土华夏区域,一些牛鬼蛇神趁机兴妖作乱,无数的附体事件,三界六道的灵界都想借人身、占据人体来修法、修道。西域的黑教与原始萨满教巫师传承结合,又分离出来一个“出马仙”的法门,一些动物,例如狐狸、蛇、黄鼠狼等,修炼成精而附体人身,进而让人拥有了神通,有未卜先知、为他人断事治病及其他排忧解难的能力。
    其中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人道中容易修行证果,不论正法、邪法,以人身修学,在人道中修持都较其它五道中易于成就,利用这个臭皮囊,迅速获得香火及信仰之力,能迅速提升修为。
    只要是智慧生物,都会有善念和心魔,善念是指慈悲、善良、宽容、感恩、同情、体恤、厚道等积极正面的心态与心境。心魔好比镜子中另一面的自己,拥有着与各种善念完全对立的意识形态,是贪婪、淫欲、邪念、仇恨和负面情绪的集合体,时常会影响心态,甚至让人精神分裂、性格大变。三界六道从上到下的种种乱象,让“心魔”这开天辟地就存在的老古董大喜,持续用念力加持六道众生,就这样无限放大你们的欲望和邪念,越乱越好,老夫就有机会出手,扰乱三界了。
    封神大战时,九尾狐因为修为很差,法力低微吃了大亏,被阐教弟子杨戬、雷震子、韦护追得如丧家之犬。因此特别注重提升修为和硬实力,在五色仙石中凝聚了真身,走封印中出来后,又通过勤学苦练,加上“采阳补阴”的邪术迅速提升了境界,她已修得了九条狐尾,对应了妖王的实力,拥有了九条命,只要有一缕元神,便可九次滴血重生。如果再进阶,将九条狐尾修成金色,达到妖皇的境界,实力将更加恐怖,肉身神魂修炼为一体,只要元神不灭,便可滴血重生,接近不死之身,相当于道家修炼的“大罗金仙”,佛门修为的“金刚不坏”。
    达到了妖王的境界,九尾狐不再使用“狐媚之术”,直接用武力又收服了几个密宗的势力,吸收佛门密宗喇嘛和黑教的教义,自称“救世佛母”普渡众生,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一大帮妖怪也过来投诚,尊称她为“万妖之王”,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二妖也闻讯赶来汇合,三妖终于聚齐,九尾狐封二妖为护法,九头雉鸡精为“红度母”,代表怀爱、勾召、慑服;玉石琵琶精为“白度母”,代表长寿、财富、救度,三妖一时风光无限。
    这让盘踞在西域多年的一些山精野怪的势力感到威胁,几路妖王不高兴了,这几路妖王也是来历非凡,原是巴蜀六大魔王与八部鬼帅的余孽。
    昔年张天师在云锦山得道后(云锦山为后世的龙虎山),梦中遇见太上老君点化他说:蜀中之地惊现八大鬼帅与六大魔王,率亿万鬼兵兴风作浪,祸害人间,百姓苦不堪言,被残害得十室九空,现今你已修成仙术,应前去平定鬼帅魔王,积累功德事后必可成仙。
    张天师携弟子在四川青城山上设下道坛,与六大魔王、八部鬼帅及百万鬼兵斗法大战。魔王与鬼帅不是对手,好多鬼兵魂飞魄散,灰飞烟灭。剩下的一些残兵败将向天师求饶:愿往西方裟罗国居住,远避西方不毛之地,永不侵扰中土华夏。上天有好生之德,张天师也不想赶尽杀绝,于是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一大魔王道:我们可不是那群任人宰割的草包“喇嘛秃驴”,到了这里的地盘,也不拜拜我们的码头,就敢在这里开宗立派,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
    另一魔王道:再让她这样折腾下去,我们哥几个都要喝西北风了。我们且去会会她,看看她到底有何手段,还敢自称“佛母”?其他魔王附和,九尾狐与几大魔王的冲突与交锋在所难免了,大战一触即发。
新书推荐: 和发小滚上LC 太子妃是个蜜罐子!太子宠妻日常 被网恋对象骗去星际捡垃圾 百岁老太靠古武杀穿废土世界 仙古道神 被逐出中原,反手灭黄巢兴大唐 暗卫营大型hpn 让你写济世,你主角卖印度神油? 全民:召唤物全是SSS级天赋 重生官路之青云问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