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赶集

    那天夜里跟溃兵一战,通过跟骡马商队负责人的短暂接触,范黎冰也知道了现在时间节点:三七年八月初。
    源泉被贵子占领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现在已经是阳历九月,农历八月份,再过几天就是八月十五了。
    快过节了,范黎冰静极思动打算出山去外面买点过节的物品,起码月饼不能落下。
    贵子刚打过来不久,县城秩序还没有恢复,因此那里他是不敢去的。
    不过县城下面的乡镇,贵子还没有来得及占领,仍属于蒋老板等乡绅地主的势力范围,虽说同样人心惶惶吧但秩序还在。
    到了农历八月十三这天,天还不亮范黎冰就出发了,连早饭都没有吃。
    挎上盒子炮子,背着中正式,在河边打了一壶水上了马路朝着目标乡镇而去。
    不到二十里山路,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来到一个叫南乡的镇子,这时候正赶上饭点。
    在镇子的中心,有一条主路蜿蜒穿过,街道最繁华处有一座两层的酒楼。
    范黎冰没进酒楼,去酒楼对面不远处一个面馆坐了下来。
    面馆掌柜看到他进门,赶紧过来打招呼:
    “老总来了,快里面请,您这边坐。
    俺们这是一个小店,早餐只有削面,吃包子要等到中午才有。
    但如果是您想吃包子,俺可以吩咐家里的赶忙给您做,也不用等太久很快就好。”
    “削面就好,先来两碗尝尝味道,记得多加肉,还要加鸡子。”
    范黎冰不容置疑的说。
    “好的,好的,来两碗面,要大碗!”
    掌柜的朝着后厨喊道。
    “你去忙。”
    范黎冰挥了挥手,把掌柜的赶走。
    时间不长,面馆掌柜就给端上来两大碗刀削面,肉果然放了很多,每碗还加了两个鸡蛋。
    此外还加送了一壶酒,一盘花生米,一盘凉拌豆腐,四个咸鸡蛋。
    没办法,小本经营看到拿枪的都害怕。
    范黎冰很满意,朝着掌柜的点点头,就自顾自的开口大吃起来。
    酒足饭饱,结账时掌柜的小心翼翼的要了两十文铜钱,范黎冰出手很大方,直接甩给他一张五元面值的贵子钱。
    “军爷,您有零钱吗,这找不开啊。”
    掌柜的苦着一张脸。
    “你这么大买卖,找不开五块钱?”
    范黎冰不信。
    “军爷,是真的找不开。
    我这里只是小本生意,镇子里也没有太多富户,平时没有大集的时候来吃饭的都不多。
    买卖不好做也就勉强维持着,除了挑费根本赚不了几个钱,我要把零钱都给您了,这铺子后面就没法开了啊。”
    掌柜的哀求,他能找零,但把零钱都找出去后面买卖还做不做?
    “要不这样吧,军爷您把钱收起来,这顿饭就不收钱了,算俺孝敬您的。”
    “是这样啊,那钱我就先放你这里,你也不用找零了。
    我再多给你拿十块,你帮忙给我买点东西,过几天我来拿。”
    范黎冰思考了一下说。
    “军爷您先说说都想要买些啥,俺要先寻思寻思能不能给办到,可别误了您的事。”
    掌柜的点头,倒是没有拒绝。
    “肥猪肉或者板油肠油都行,最低要二三十斤多点更好,盐的话多了不限量最低要五斤。
    点灯的洋油来二斤,白面大米各一袋能多点自然更好,卷烟纸几百上千张都行,打火机火石十块以上,就先这些。”
    范黎冰一口气,把自己认为当前最需要的东西都报了出来。
    “钱能够吗?不够我再给你多留下点。”
    范黎冰问了一句。
    “够了,够了,十五块钱差不多就是十五个大洋了,完全就用不完。
    只是这贵子钱还是新东西,现在咱这里很多人都不认,要先找人换成铜板或者银子,中间会有不少折耗。”
    掌柜的赶忙应到。
    “只要够用就行了,你先给我拿五十文零钱出来我去赶个集,剩下的钱具体怎么用你自己看着安排。
    买完我交待的东西,若是用不完剩下的就都赏你了,这次事办好了以后有活儿还找你。”
    范黎冰晃晃悠悠的离开,面馆掌柜一脸卑微的表情迅速恢复,这个当兵的应该是新来的,出手大方脾气也不太坏,这样人能处!
    快过节了,又是大集,街上很热闹。
    这个年代的大集都是露天摆摊,没有那么多门面房,跟后世明码标价自选比要热闹很多,到处都是讨价还价跟吆喝声。
    摆摊的不少,但是商品却很单一,大体上就是杂粮粗布,瓜果零食,各种农具,大宗商品也就是牲口市的骡马牛羊了。
    至于说电子产品跟精密机械,甚至工艺陶瓷或者丝绸这些贵重奢侈品,这里都是没有的,毕竟只是一个不大的山里小镇。
    范黎冰在集市上转了一圈,先后买了五斤月饼,两只大公鸡,一小坛闷倒驴,三斤大红枣,总共花了不到四十文钱。
    范黎冰大体明白了这个年代的物价,当然了他买的这些东西肯定是最低价,别人不敢跟他多要钱基本上算是半卖半送。
    集市上还有挎着短枪的人在收税,看人们表情倒是也没有多少惧意,这些人并没有电视剧里的汉奸那样跋扈。
    基本上是一个摊位收税一文钱,甚至小的摊位还可以几个摊子凑一起交一份税,比起来后世的城管可是要文明灵活的太多。
    范黎冰溜达了两圈感觉也没什么新鲜的,就转身离开了。
    关键是他这身衣服太显眼,在贵子占领区穿蒋老板的工作服,这玩意儿不是诚心挑衅么!
    当然了他也知道这样穿不合适,但他那身黑色衣服穿不习惯,蒋老板公司的这身工作服别管好不好看起码穿着舒服。
    不得不说,这身皮还是蛮好使的,起码一路走来没人过来找他麻烦,就连买东西人家要价都低了不少!
    就是不少人看他的眼神不对劲,畏惧中还带着鄙视跟仇恨,但这些人也只敢躲在远处,却不敢到他跟前来。
    对于这些人范黎冰是不在意的,别说暗中的鄙视仇恨了,就是当面嘲笑,他会在乎么?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谁能知道他是哪一个!
    但又不得不说的是,在那个年代,平民百姓的思想是真的麻木。
    就他穿着的这身皮当地百姓大多数都是认识的,毕竟鬼子打过来之前就是一些穿着这种衣服的大兵先到的,并且把附近祸害的不轻。
    但范黎冰发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对他只是畏惧,鄙视跟仇恨的目光其实不多!
    其实我们现在的人,在认识上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好人坏人什么的似乎一眼可见,泾渭分明。
    但实际上在当时,普通百姓大多数是根本分不清鬼子、军阀、伪军跟民团这些有什么不同的,他们心里只知道一点:只要是带枪的他们都惹不起!
    他们普遍的认知中,只要是有部队打过来他们就要倒霉了,那些军爷不是征粮征税打人拉壮丁,就是抄家抢女人,遇到打了败仗的队伍还会杀人泄愤屠家灭族。
    总之在当时,当兵的名声一度甚至还不如土匪,毕竟土匪有固定地盘,还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一般情况下做事不会太过份。
    当兵的却大多数都是一走一过,根本不考虑后果,行事更加不择手段。
    就说李云龙吧,那支部队在当时纪律够好了吧,说是楷模也不过分,就连他不还是干过抢粮食的事情么?
    其余部队就更不用说了,当兵在当时就是一种职业,吃粮拿响而已,要是能有点外快就更好了,大道理这些大头兵是不懂的。
    至于说什么民族大义这些,各种政策主张什么的,那是高层才有资格玩的游戏,跟这些底层的丘八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你只需要知道,真正的历史如果去掉了修饰,显露出来的就只剩下累累白骨!
    只有数字是不带感情的,整个抗战期间军民伤亡据说超过三千五百万,但是真正的将军在战场上才战死了几个?
新书推荐: 三国:曹魏有仙人 花魁当久了,当个炼气士怎么了 神印王座之光与水 小娇夫每天都想贴贴 我每十级掌握一个SSS技能 带着空间回村养老 捡到大佬后,我直接被带飞 权力巅峰:我从基层步步布局 重生复仇,总裁前夫偷了我的金手指 火影:我的写轮眼能镶嵌无限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