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潜移默化支大招

    这位县丞大人果然是唯恐天下不乱啊。
    陈青新笑道:“快点签了吧,别磨磨唧唧的!”
    说完便把手伸到了陈青文的面前。
    陈青文拿着笔,迟疑了好一会儿,终究还是落笔了。
    在县令吴旭阳、县尉李长兴、知州杨小海三人的见证下,县丞刘永安将六张契书盖了县衙大印。
    签字画押之后,这件事情就算告一段落。
    陈青新从布包里拿出一个木盒子,推到刘永安面前:
    “这是银票,劳烦各位清点一下吧!如果没问题,咱们可就钱货两清了。”
    四位县尊乐得合不拢嘴,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用这一笔钱囤一些粮食、棉被之类的物资。
    一旦真的出现雪灾,至少可以保证百姓吃饱肚子、穿暖啊。
    这时候,刘永安才发现,原来陈青新是带着银子来买酒楼的。
    他忍不住感叹:“青姑娘不愧是仙家弟子,今天你就是拐着弯,为我们余阳县抗灾做贡献的,实乃是功德无量啊。谢谢陈姑娘的大义之举。\&
    “县尊大人谬赞了,我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左右我还是得到了实惠。”
    陈青新谦虚地道,“各位县尊大人,以后如果哪里还有田产出售,不妨先考虑考虑我。不瞒大家,我就是对种田感兴趣。”
    刘永安:“......”
    吴旭阳忍不住朝陈青新竖起了大拇指:
    “陈姑娘还真是侠肝义胆,本官代表全余阳县百姓谢谢你。”
    陈青新连忙摆手微微一笑:
    “我也是为了自己,并未有如县令大人说得那样大公无私。
    好了,咱们公事谈完了,再来说说私事。
    县尊大人们,我给大家带了一些自制腌菜,你们分了吧。
    这不算贿赂啊,因为根本不值钱。
    大家吃了以后,或许会从中得到启发,为以后的食物储备开启新的大门。”
    陈青新这句话一出口,众人皆露出不解之色,纷纷将目光投向县令。
    吴县令勾了勾唇问:“都看我干嘛?
    如果真如陈姑娘所说,只是一些腌菜。
    那么,我们就厚着脸皮收着当样品,以后自己学着做,而后推广到百姓当中去。\&
    他顿了顿继续问:“不知道陈姑娘给本县,带的这腌菜叫什么名字?”
    “下饭菜。”陈青新答。
    “哦?为何叫这个名字?”
    吴旭阳已经打开一罐子菌菇类下饭菜:
    “真的好香啊!”
    盖子打开的那一刹那,屋子里都是吞口水的声音。
    虽然他们都是官员,可是也是普通人,在新鲜吃食面前,也经不住诱惑。
    陈青新哈哈一笑:“顾名思义,下饭菜就是用来下饭吃的菜。
    因为腌制的比较咸,吃饭时,只要挑那么一点点,就能将一碗饭吃下去。
    简而言之,这种菜非常下饭,所以叫它下饭菜。”
    陈青新拿出几双一次性竹筷子:
    “来来来,各位大人尝尝看味道如何?这里有白馒头,可以就着吃。哈哈!”
    杨小海看着摆在桌子上馒头打趣道:“陈姑娘考虑得倒是周全!
    这不就等于在县衙后堂之内,请我们一众官员吃饭吗?哈哈哈!”
    众人闻言,也都哈哈大笑。
    县尉李长兴朝她竖起来大拇指:
    “今儿我们都被陈姑娘给上了一课,在潜移默化中将人给说服了。
    我们连反驳的理由都找不到。
    陈丫头实在是太会为人处事了。”
    吴县令一个馒头已经下肚,嘴巴辣得只吸溜,还在拿起第二个馒头,掰开后,往里面夹菜:
    “陈姑娘,这个叫下饭菜的腌菜,实在太好吃了!都是用什么食材做的啊?”
    “好吧,今儿我就和各位大人介绍一下这个下饭菜。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名为“菌香阁”的小餐馆,它以其独特的菌菇类下饭菜菜肴而闻名。
    这家餐馆的老板是一位名叫李华的厨师,他对菌菇有着深厚的热爱和独特的见解。
    深知每种菌菇的特性和烹饪方法,用他的巧手将各种菌菇变成了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下饭菜的主角是各种新鲜的菌菇,有松茸、香菇、金针菇、猴头菇等。
    李华会根据不同的菌菇种类,搭配不同的调料和配菜,烹制出丰富多样的口味。
    每当有客人走进“菌香阁”,他们会被那浓郁的菌菇香气所吸引。
    菜单上的菌菇类下饭菜菜品琳琅满目,每一道都有着独特的名称和介绍,让人忍不住想要尝试一下。
    比如,有一道名为“松茸炖鸡”的下饭菜,它是将松茸与鲜嫩的鸡肉一起炖煮,松茸的鲜美与鸡肉的香味相得益彰,汤汁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一道“香菇炒青菜”,新鲜的香菇与嫩绿的青菜一同炒制,清爽可口,营养丰富。
    不仅如此,李华还会根据季节和当季菌菇的供应情况,推出特别的菌菇类下饭菜菜品。
    他善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组合和烹饪方式,让客人总是能品尝到新鲜感。
    在“菌香阁”里,人们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菌菇类下饭菜,还能感受到李华对菌菇的热情和用心。
    每一道菜品都是他的精心之作,蕴含着他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陈青新一张小嘴巴巴个不停,说出了自己杜撰的故事。
    引得众人频频点头称赞,对于她的夸奖,陈青新更是高兴不已。
    她的这套说辞,可能是前世网文小说看多了,所以脑洞大开想象出来的。
    不管怎样,至少能增加一点下饭菜的神秘感,也为她的酒楼免费做了广告。
    陈青新那个布袋子像无底洞似的。
    她给四个人,每人准备了10个一升陶罐的各种腌菜:
    “各位大人,每个陶罐里的菜品都不一样,而且在陶罐外面都贴上了用料,以及腌制方法。只要识字,一看就能明白。”
    杨小海等四个人,都吃下去至少5个白面馒头。
    他们自己也不想的。
    只是这陈姑娘拿出的馒头,白得一点杂质都没有。
    还有下饭菜,吃到嘴角辣嗖嗖的,就着甜津津的、吃进口中如云朵一样的馒头,简直有种起飞的感觉。
    所以,一个个毫无形象地将自己吃到撑为止。
    陈青文在长姐的示意下,好心地给一帮站班衙役,每人分两个夹了下饭菜的白面馒头。
    整个县衙都弥漫着食物的香味。
新书推荐: 病弱首辅的锦鲤妻 阿姨比我大了十五岁 路人,但是全员白月光 宠妾灭妻?侯门主母她改嫁权臣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我在甄嬛传里无限循环 贬妻为妾?和离高嫁气死前夫 直播:造世书 异界攻略计划 和离后:与前夫活成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