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湘王的命运

    杨乐回答得庄重而坚决:“我是太祖的奴才,名叫杨乐。”
    老朱沉思片刻,那名字在他脑海中回荡,虽然熟悉,却一时想不起具体关联。
    朱标的记忆犹如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之门。
    他惊讶地脱口而出:“你是...那位十二弟的贴身太监。”
    杨乐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内心满是对太子朱允炆的怀念。
    “是的,殿下。”
    杨乐哽咽着,“我是湘王的太监,他无辜被陷害。”
    老朱挥挥手,试图将话题拉回现实:“杨乐,你能解释一下为何要遣散府中的人吗。”
    尽管杨乐对眼前的情况仍不解,但他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开始滔滔不绝地叙述:“皇上,湘王殿下清白无辜!他一直谨遵太祖教诲,从不在荆州犯下欺压百姓的罪行。”
    然而,他的讲述让朱标眉头紧锁,齐泰晋升为兵部尚书的事实让他愕然。
    “齐泰竟然成为兵部尚书。”
    朱标心中暗自揣测,“他原本只是东宫属官,如何能迅速晋升如此高位。”
    他决定聆听杨乐的完整故事,以解答心中的疑惑。
    杨乐抹去泪水,继续说道:“齐泰指控湘王伪造宝钞,甚至滥用权力滥杀无辜。”
    老朱打断他,严肃地问道:“这些指控是真的吗。”
    杨乐痛苦地摇头,额头重重撞击地面,哭诉道:“皇上,湘王殿下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朱标心中明白,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权力斗争的复杂棋局。
    他决定深挖真相,以保护他挚爱的兄弟,同时也为湘王洗刷冤屈。
    “首要之务,陛下,湘王殿下膝下无嗣。”
    老朱的话语中透露出忧虑,而朱标对此尚不明了,疑惑地询问:“十二弟并未涉足那些纷争,按朝廷律令,他只需回京接受调查,想必允炆皇帝仁德宽厚,定能辨明是非。”
    他满怀期待地补上,“为十二弟昭雪公正。”
    然而,杨乐的神情却如遭重击,他抬眼凝视,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的讽刺。
    朱标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微微皱眉。
    “你为何这般凝视。”
    杨乐连忙解释道:“殿下,湘王万万不可返回京都!那里将成为他的牢笼,再无逃脱可能。
    况且……皇上的心胸狭隘,怎会倾听王爷的辩解?一旦踏入京城,恐怕……连我这小小内侍也无法庇护。”
    他不再隐藏,直白地揭露朱允炆的另一面:“陛下,建文帝未遵循祖训,私自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势。手段残忍无情。
    去年太祖驾崩,他仅三个月即以周王犯上为由,贬为庶民,流放至边疆。
    今年,削藩之举愈发频繁,年初王府接到命令,禁止王府官吏受藩王管辖,鼓励他们揭发不法行为。
    燕王、代王、岷王皆因王府官员的弹劾而受责难。
    如今,湘王的命运……”
    杨乐一口气说出心中积压的愤怒和无奈,他已无所畏惧,因为世界似乎失去了理智。
    既然太祖和懿文太子都已“复活”,他还有什么好顾虑的?若湘王真有不幸,身为贴身太监的他也难逃一劫。
    既然无论如何都是死路一条,他决定将真相全盘托出:“周王只因小过失就被废为庶人,我们王爷则被指控叛逆。
    若真的回京,只怕……”
    这一席话,犹如惊雷划破寂静,使得原本的对话瞬间升级,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冲突。
    在关键时刻,那个坚毅的声音却选择了沉默,他决心揭露隐藏的真相,将湘王遭受的不公昭示于世。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如同乌云压顶,朱标震惊得手指微微颤抖,难以置信地转向杨乐:“杨乐,你向我解释,这是真的吗?你说,允炆……他真的削减了藩王。”
    直到此刻,朱标才领悟到朱允炆的决断有多么深远,湘王为何会恐惧到不敢返回京城。
    原来,新皇登基不久,就果断挥剑,直指藩镇,甚至将亲弟弟周王贬为平民,遣送到遥远的云南。
    这对马皇后所出的兄弟,曾是他心中的明珠,如今却面临如此命运,朱标的内心如刀割。
    杨乐的话语掷地有声:“虽然建文帝未曾明言削藩,但他的一举一动,又有谁能视而不见?接下来,将是王爷们的命运……”朱标听到这里,仿佛被抽空了灵魂,他无法想象那个曾经教诲孩子们和睦相处的建文帝,竟会如此无情。
    他记忆犹新,曾告诫朱雄英要爱护兄弟,朱允通和朱允炆则需尊重兄长,这其实是在预示着未来的帝位传承,需要延续家族的情谊。
    然而,眼前的事实却是对他的信念狠狠一击。
    朱标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熟悉的杨乐,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朱元璋的目光掠过朱标,见他神色恍惚,心中涌起怜悯,轻轻叹息。
    他转向杨乐:“朝廷已经命令朱柏返京接受调查,你们为何拖延至今。”
    杨乐坦诚回答:“已经过去一个月……”
    朱元璋心中暗叹,朱允炆削减藩王的决定,苏铭曾有过解释,但他仍然难以理解,为何朱允炆会选择如此激烈的手段。
    这样的举动,无疑让整个朝野动荡,藩王们的恐惧与反抗似乎已不可避免。
    而朱柏的迟疑,只会加剧朱允炆的焦虑。
    “杨乐,你老实告诉我,朱柏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朱元璋追问。
    杨乐仰头,眼中闪烁着某种坚决,原本强忍的情感在此刻决堤:“陛下,我以为,湘王似乎已经放弃了生存的愿望。
    最近,王爷指示我添置了不少灯油和木料。存放在府中……奴才以为,他……”
    说到这里,杨乐哽咽难言,泪水如泉水般涌出。
    他与朱柏一同成长,怎会不了解他的心思?他们之间的默契,仿佛预示着一场无法逃避的命运纠葛。
    面对这样的困境,明浦坚决不愿向味充示弱,更无意苟活于世。
    他决定来个痛快的了断,以清白之身与朱老相识于黄泉。
    朱老早已从苏铭那里得知朱柏的结局——被朱允炆逼至绝境,自焚而亡。
    原本,朱老欲唤醒杨乐,引领他们直面这一残酷事实,却在此时,王府小太监意外闯入,打断了他的计划。
    小太监一脸惊愕,他本以为要禀报京师的新指令,却看见一群身披铠甲、手持武器的士兵瞬间包围了整个王府。
新书推荐: 小妾金蝉脱壳,重逢王爷哭断肠 岩王帝君在异世界也要努力退休 逆境重生:我的推理系统有点秀 这福气,我要了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无限流:不爱我就去死吧 星空之核 百里独行 仙台九重天 在替身文里当玄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