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一统天下,从救关羽开始 > 第54章 曹丕称帝 东汉灭亡

第54章 曹丕称帝 东汉灭亡

    且说黄忠一路向南,虽然山路崎岖难行,也挡不住高歌猛进,但是入益州郡(后改为建宁郡)已经接近七月,此时他还不知雍闿早有反心,见雍闿前来劳军,也还十分热情。却不知雍闿早已经将黄忠营寨布置悄悄记下,当天就给孟获细细画下。孟获得了黄忠的营寨布置,当夜就来劫营了。
    三更时分,孟获命手下一个小元帅叫金环三结的前来劫营,那蛮兵只懂得杀人放火,哪里知道怎么劫营,来到黄忠营寨,纵马进去放火杀人。一路冲杀进去之后,见营帐就烧,发现前营无人,正要杀去后营,突然两边举起很多火把,黄忠大喝一声“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那金环三结眼见不对,慌忙撤退,只留下数百具尸体跑了回去。
    原来黄忠也是经年老将,虽未料到有人劫营,却也做了应对,又放暗哨在五里之外,金环三结人还未到,马蹄声早就惊到到了暗哨,暗哨迅速报告消息,黄忠就早已知晓了。
    黄忠命人掩埋尸体,副将王平说道:“黄老将军,你看这蛮兵只有将领方有皮甲,普通士卒却是甲胄也无,怎地敢造反呢?”
    黄忠道:“他们不知天朝威仪,夜郎自大惯了。”当夜无话。
    第二日黄忠又向前行时,突然道旁山上人马喧哗,山间跳出来一将,大喝道:“头领帐下二路元帅董荼那在此,那汉人将领,可敢与我一战?”
    黄忠大笑正欲向前,王平道:“此等无名之辈,何用老将军出马,看我取他头来。”黄忠大笑道:“也好,你且去,我为你掠阵。”
    王平提刀向前,那董荼那在蛮族也算是一条好汉,但却不是王平对手,只见王平和他叮叮当当战了三十余回合,那董荼那说道:“汉将稍等,今日我肚子未吃饱,我们明日再战。”
    王平哈哈大笑道:“明日吃饱些,好做个饱死鬼。”
    其实不是这董荼那战不过王平,而是孟获得了孙阔所赠的铠甲,那铠甲穿戴在身施展不便,他正在让亲信士卒适应,因此安排手下三路兵马统领将时间拖上一拖。
    第三日,那董荼那又来,王平道:“今日可曾吃饱饭?”
    董荼那道:“废话少说,看刀。”纵马扬刀杀来,这一通厮杀直到五十回合,董荼那不是对手,被王平一刀削掉一大撮头发,吓得纵马就跑,王平打马就追。蛮兵大败,王平追了三里,黄忠怕中了埋伏,鸣金收兵。
    且说黄忠的士兵连战连胜,慢慢有了骄矜之心,又见那蛮兵面黄肌瘦又无甲胄,更是轻视,觉得战胜他们实在是太容易了。
    黄忠又带兵行了两日,即将过益州郡,路过一条大河,黄忠军队渡河过半时,对岸突然杀来一只兵马,为首大将大喝道:“首领帐下大将阿会喃在此,汉兵休要过河。”说完杀了过来。
    黄忠见人长得凶恶来的凶猛,以为遇到了当世猛将,不放心王平应敌,亲自纵马向前,谁知来人叫的凶狠,却是个银样镴枪头的,只一合,被黄忠拿下,他的部将见状四散而逃,黄忠所部顺利的过了河。
    此时黄忠所部已经骄傲起来,认为蛮兵不过如此,一战击溃,黄忠过了河只见对面寨里飘着一杆大旗,上写一个大大的“孟”字,知晓这是孟获的营寨。
    黄忠当即命令,进攻城寨。在他们眼里,这些蛮兵懂的什么守城,还不是一鼓而定,果不其然,一通鼓后,营寨便已攻破,蛮兵争相后退,黄忠哈哈大笑进了营寨。就在此时,一通火箭射来,营寨内早已经聚集了易燃之物,顿时火起。
    黄忠一看中计,慌忙让士兵后队变前队,当即后退,就在此时,孟获手提大刀,带领五千甲胄齐全的将士杀来,黄忠所部眼看蛮兵要螳臂当车,以为还如前几日般,能摧枯拉朽的打败他们,谁知一接战,发现情形不对了,这队蛮兵不但龙精虎猛,而且甲胄齐全,不知不觉间,黄忠的前锋军就被慢慢围住了。
    里面一圈是孟获的甲胄齐全的精兵,外面一圈是老弱病残,黄忠见状,大喝一声“众将随我来!”纵马扬刀,身前所挡甲胄齐全的士兵被黄忠一刀挑起,飞入半空,黄忠一刀将人劈为两段,蛮兵俱惊,不敢再强行阻拦,黄忠由是带兵冲出包围,尽管如此,前锋军这一仗也折损了二千余人。
    等黄忠出了包围,带兵返回益州郡已经到了八月,黄忠在益州郡安营扎寨等候刘备不提,且说许都内,近日又有了祥瑞。
    先是石邑县凤凰来仪,后又有黄龙现于邺郡。献帝听到祥瑞的奏报就心惊胆颤,因为这个时候大魏境内所有的祥瑞都会被满朝文武视为曹丕是真龙天子的佐证。
    于是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暗中商议:种种瑞徵,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于魏王。
    二人自知势单力薄,又伙同华歆、王朗、辛毗、贾诩、刘廙、刘晔、陈矫、陈群、桓阶等一班文武官僚,来奏汉献帝,请禅位于魏王曹丕。
    图穷,匕见。在曹丕得授意下,献帝的这帮汉臣都成了汉贼,开始强迫献帝禅位。
    汉献帝虽然软弱,但是对于皇位还是很执着的。当初曹操做丞相的时候,汉献帝便三番五次的想要弄死曹操,把权利收回来,衣带诏就是最有名的例子。此时曹丕不出面反而令文武群臣前来,刘协面对此情况除了躲避,竟想不出对策,于是躲在内殿不见人。
    到如今,曹魏境内的豪门大族几乎全部都是忠于魏王的人,还忠于大汉的除了远在西蜀的刘备,哪还有几人?以致于汉献帝被群臣凌辱威逼之时居然只能靠曹皇后出头了。
    曹皇后本是曹丕妹妹,曹后见众人到后宫威逼,大骂道:“尔等乱臣贼子,为了富贵行此兽行!我父功盖寰宇,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不足一年,敢思篡汉,苍天必不会护佑尔等。”骂完哭着进了内殿。
    曹后将群臣大骂一顿,只可惜不痛不痒,众臣此刻只想争个拥立之功,谁还在乎脸皮。曹后骂完,被众人涌进内厅,将皇帝逼了出来。
    符宝郎祖弼因不肯交出玉玺被曹洪命武士杀了,华歆“腾”地一声拔出腰间宝剑道:“当初平帝刘衎、少帝刘辩均死于非命,天子因董卓扶持才登上皇位,又得大魏先王护佑才得以成人,天下之人谁不知陛下无人君之福,所以这么多年诸侯并起,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是要天下人共伐陛下么?”华歆直呼皇帝之名,简直不当人子。
    但是华歆直接用皇帝的性命威胁还是起了作用,刘协看着满殿的文武大臣和武士,无奈的说道:“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贾诩曰:“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降诏,以安众心。”其实贾诩本人并非如此无下限,但是情势比人强,他也是无奈。贾诩在宛城献计害死了曹昂和典韦,而曹昂和曹丕感情很是深厚,甚至一度代替了曹操的角色去看顾几个幼年的弟弟。如今曹丕继位,一旦清算昔日的罪过,那贾诩及其家人恐怕都难逃一死。因此在曹操时代当个隐身人的贾诩在曹丕时代很是活跃,而且往往思虑周全,言必中!
    众人听了贾诩的话,不由得觉得还是贾诩稳妥,让皇帝下了诏,盖了玉玺,君无戏言,便不能反悔了,此事也就成了。
    刘协眼见一点余地都没有了,就令陈群起草禅国诏书,华歆捧诏书、玉玺,引百官直至魏王宫献纳。玉玺落在诏书上之时,东汉已经灭亡了,真正的三国则由此开始。
    曹丕得了诏书,此时已经可以称帝了,但是仍旧担心天下人议论,也担心后世史书说他是篡逆之人,事到临头突然有些患得患失起来,对于他的疑虑,华歆、陈群等人并无办法。
    却不知贾诩此前就已经猜到了,曹丕满脑子篡位没有想到身后事,一旦皇位到手,曹丕肯定会想粉饰太平,典型的既想做婊子还想要牌坊。所以贾诩让献帝先写诏书做成既定事实,以免献帝反悔,献帝既然写了诏书,后面再劝说献帝三辞三让就容易多了。
    于是贾诩站出来说道:“陛下,古人禅让有三让三辞之说,让献帝将诏书颁下三份,由不同之人在不同时间向陛下分三次颁布,然后陛下三辞,让世人确信是献帝欲让皇位禅让与陛下。”
    曹丕本来还担心民间骂他乱臣贼子,史书记载他是“篡逆”听了贾诩的话大喜,说道:“文和之言,深得朕心。”
    贾诩又道:“陛下可筑一坛,名曰受禅坛,在第三次禅让之时,集公卿庶民,在大庭广众之下让献帝亲读禅位诏书,亲手奉上玉玺,如此千秋史册当不至于再有非议。”这老银币真用心出谋划策的时候,也不是只有毒计,灭国的勾当都能被他干的正大光明,不愧是三国第一智者。
    只因还有这个三辞三让,让本来八月就能当皇帝的曹丕生生忍到十月底。
新书推荐: 爽,傅总手到擒来 我的三位师尊风华绝代 甄嬛还在谈恋爱,姐的目标当太后 团宠六殿下拿了反派剧本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 开局被杀觉醒,男主他又凶又黏人 过分!父皇他居然开挂 柯南:乱入酒厂,我既苟又C 重生后,我和渣男的外室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