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郑榕要回京

    能这样安排好这些人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有利于长久的稳定。
    郑榕跟凤姑因着做了一遭媒婆,撮合了几对新人,也是异常高兴。
    茶园已经安排妥当,有老王头一家照看,完全没问题。第二天一家人就开始忙着扎篱笆了,这日子有了奔头,浑身都是干劲。
    伤兵这边更是情绪激动,这次能娶上媳妇的自然高兴,但那些没说成的也有了盼头。
    从盖房子开始,张顺已经领着几个人在打床、打家具了。
    翁晓晓把画好的图纸交给张顺,专业人士看看也就明白了,直言这设计相当精巧。
    “你把图纸保存好,这只是成品效果图,具体怎么做,你领着人琢磨吧,往外卖的事情交给周管事。你这边需要的几个帮手,固定一下,不够再添人。”
    翁晓晓看看到处散落的木头,皱皱眉,“干脆再给你们修个院子,以后外人就不能随意进出了。”
    哎,又是一笔支出,但也是必要的支出。
    “那可太好了,谢谢东家。”张顺兴奋地有些手足无措,他有这个手艺,这次也说上了媳妇,再有个作坊,啥都不愁了。
    “作坊要盖成什么样子的,跟周管事协商一下,工作间跟库房都要有,咱们一步到位。”
    对这个小东家,张顺心生敬意,图纸画得精巧,想的也周到。干活确实需要一个大的工作间,但开阔有顶棚就行。如果销路好,库房便不用太大。
    “是,是,我想想,想好了再跟周管事合计。”
    周正进来恰好听到这个话,啥事都找他,已经忙得滴溜溜转,不过,想着再过几个月就能娶上媳妇,也能传宗接代了,再累也值得。
    知道周正忙,但这事儿离不开他,翁晓晓笑了笑,“还得再盖个木匠作坊。”
    “行啊,都是早晚的事儿。”
    要赚钱不投入怎么行?花钱的东家都不说啥,他只是费费心,自然更没说的,人家给你那么高的工钱,就是要你卖力的。
    “周管事,水塘怎么办?”
    “我过来也正是找东家说这个的。”周正拿衣袖摸下汗水,“二喜家里养过鱼,只是他一知半解的,也不知道能不能胜任。”
    一知半解的可不够,“水塘大,养鱼种藕都需要人手,水乡里长大的应该多少都懂,关键是得找个能负责这一块的人。”
    茶园包给了懂技术的人,周正只需要做好人手、资金的调度、安排。即便还不能采茶,也能先养着鸡,只要不是遇到鸡瘟,不用太担心会亏本。
    水塘最好也这样安排,落实到责任人。
    周正没养过鱼,但是经的事儿多,顾虑自然也会周全一些,交给他去办,翁晓晓还是放心的。
    庄子上的建设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处处看得到忙碌的身影,早已不是刚来时死气沉沉的氛围,大伙儿的精神气儿都不一样了。
    翁晓晓交给小洋五百两银子,作为庄上建设的资金。各处的花费都要周管事审批了,才能在小洋这里支钱,支取多少,买了什么,都要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庄子上的账,茶园的账,木匠作坊的账,还有以后水塘的账,翁晓晓要求小洋分开记录,并手把手教会了他如何建账。
    所有账目必须日清月结。
    事儿处理的差不多,翁晓晓就准备回去了,离得又不远,经常过来巡视就是。
    ......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十月了。
    在回去的路上,郑榕提了回京的打算,她是侯府的长媳,能出来松快这么久也该知足了。
    这种事情,翁晓晓无法阻止,只能尽力陪伴。
    回扬州后,她去钱庄上工,把置办礼品的事情交给了凤姑。郑榕出门一趟,那些姻亲故旧,总要送上一份礼品的。
    绣品好说,直接去了康宝在的绣坊。这次拜师没找人走后门,康宝凭着手艺就过了面试。不管以后做不做这行,翁晓晓都希望她学有所成,而且,她是这块料子,就得好好培养。
    自己作坊的酱菜自然少不了,天气转凉,也方便存放了,直接装了两大坛子。
    还有果品、点心,零零总总,弄了满满一大车。
    凤姑还要去采买,被郑榕拦下才算作罢。
    只是临别前,翁晓晓收到了一则震惊朝野的消息。
    “夫人,半月前,叶家军战败,武威将军父子为国捐躯,朝廷痛失了两城,如今正在忙着调兵遣将。”
    郑榕惊讶不已,这才两个多月啊,就战败了?
    作为武将的家眷就是这样,最怕听到打仗,更怕听到打了败仗,胜仗都有不小的伤亡,更何况败仗!
    “接下来会是咱们家的人吗?”翁晓晓走过去抱住了郑榕的胳膊。
    郑榕沉默下来,杨家人是免不了的,只是早晚的问题。可是公爹年迈,杨朔他二叔没上过战场,杨朔也离不开漠北啊!
    “朝廷大事,我们也议论不出个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郑榕拉过翁晓晓的手拍了拍,“晓晓,让你不要多想很难办到,可作为女人就是有很多无奈,多数时候只能静静地等待。”
    她想让他们早点成亲,也不管什么守不守孝的了,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她想儿子过几天快活日子,若能留个后更好,但是几经思量,她始终说不出口。
    一个小姑娘活得就够难的了,她不能那么自私!
    “现任扬州知府的夫人是我表妹,我们闺中时的关系不错,但多年不曾来往,这次过来我也没有去拜会她。这是我的名帖,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用到这个关系,她能帮多少,我心里没底。”
    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更何况相隔千里,多年不曾来往的表姐妹?
    翁晓晓接过来,郑重道了谢,但这样的关系她不会用,就像陆耀文给她的那个联络方式,翁晓晓留着但没有打开过。
    不熟悉的人和事儿,还是不要寄予希望为好。
新书推荐: 惹野 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 重生:保送清北,我让校花震惊了 年代真千金被读心,全家炮灰开挂 祝留 在柯学世界做鬼差 一卦赤贫,大佬已经哭晕在厕所 主母白天虐渣,夜里被太子逼嫁 惨死后重生在七零,开局先刀养妹 综影视:宠妃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