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平凡修真见闻录 > 第四十三章 集市(三)

第四十三章 集市(三)

    今日所逛的集市很小,但却让人流连忘返,直到营中吹响归营的号角,集市中的众人,这才恋恋不舍的回了驻地。

    石珪带人回到后勤队后,他也不理会几个旗头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分享游玩经验,他随口吩咐了常大山一声,待会让人帮他把晚饭送到营帐。

    之后,他拒绝了包大力想帮他送东西到营帐的请求,直接从包大力的包袱里,拿出今日在集市收获的书籍、玉石,然后就独自回了自己营帐。

    回到营帐,他先解开了军服,打开了自己胸口的内包,把玉石放进去后,再仔细系好。然在几本书中拣出《庆安说文解字集》,再卸下自己腰间的铁尺,一并放在了枕头边,随后,又把剩下的几本书,塞进自己的包袱。

    等他收拾停当,常大山已经巴巴的送来了晚餐。完了还蹲在石珪营帐口不走,遮遮掩掩的抱怨,石珪今天没有带他出营玩耍,刚才几人的风头,都被包大力一个人抢了。

    石珪一时间哭笑不得,再三保证,明天一定带上常大山外出,常大山这才带着满足的笑容,告辞而去。

    石珪抓起白面馒头,就着一碟荤菜,一碟小菜,三口两口的就把晚餐吃完,然后,把盘子往营帐外一扔,转身回去就点上蜡烛,摸起《庆安说文解字集》看了起来。

    石珪手中一共有三篇功法,一篇是《太一生水妙化真经总纲》,另一篇是《太一生水妙化真经练气篇》,还有就是《春雨润灵诀》新增部分。

    这几日,石珪心中杂念重生,根本不敢修《太一生水妙化真经练气篇》和《春雨润灵诀》,就怕自己修炼不当,自己的灵力遭到创伤,所以,这几天他都是不停的背诵《太一生水妙化真经总纲》。

    即便现在有了《庆安说文解字集》,他现在也不敢贸然就去看《太一生水妙化真经练气篇》和《春雨润灵诀》新增部分,就怕自己看着看着,忽然就练起来,控制不住。

    但为了检验一下,自己心中的猜测,他又必须找一篇功法,来检验《庆安说文解字集》是否具有他所设想的功效。而三篇功法中,只有《太一生水妙化真经总纲》应该不涉及修行,可以放心大胆的拿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于是,他就对着《庆安说文解字集》,懵懵懂懂的开始解读起《太一生水妙化真经总纲》。

    ……………

    月光如水,清凉的夜风吹过山岗,带起松涛阵阵。

    石珪盘腿坐在地铺上,手里拿着《庆安说文解字集》,凑在蜡烛前,查询着一个字的字义。

    石珪喃喃的自言自语道:“原来这个溼字,即湿字的古文,而溼字,原来是从滋从土,本义就是以水润土。那么刚才那句话,大致可以翻成,决定‘岁寿‘的原因,应该就是阴阳湿燥这两种东西相济互辅调和而成。“

    一阵清风掀开了半阖着的门帘,烛火忽然就摇曳起来,石珪见烛光下的字迹,已经开始模糊,于是便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手揉了揉眼睛,又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

    别看《太一生水妙化真经总纲》才五千来字,但是这总纲大量的生僻字难懂,而且组成的句子,也特别的深奥难懂。

    石珪翻着《庆安说文解字集》,一直坐到月上中天,也不过粗略的认识了几句话的“意思”。

    这几句话,按石珪自己认识的大概意思,应该就是有一种叫太一的东西,在最初生出了水,然后,水反过来影响太一,然后它们之间,再通过相互相辅的作用,就生成阴阳湿燥,阴阳湿燥再通过特殊的相济互辅调和,就能生成四时、岁寿之类东西。

    对于石珪这个就像一张白纸的修仙白丁来说,什么叫太一,什么是生水,什么又是阴阳湿燥,如何互动调和?他都弄不明白,但他很敏感的注意到“岁寿”这个词。

    石珪也只得发挥,利用自己老捕快破案的想象力,先假定“岁寿”就是指的寿命这个意思,然后根据《太一生水妙化真经》就是一本修仙功法的事实,再从“岁寿”这个词出发,发散性的往前推测。

    首先,可以看得出《太一生水妙化真经总纲》这几句话的目标,指向的就是增加寿命,或者说目标之一是增加寿命,这符合修仙功法的事实。

    其次,就是如何增加寿命?而这几句话也表明了,是经过阴阳湿燥之间,相济互辅调和之后,就能增加寿命。

    至于什么是阴阳湿燥?具体如何相济、互辅、调和?应该就是后面《太一生水妙化真经练气篇》所述之事。

    他这一顿生吞活剥的囫囵理解,懵懵懂懂的推测出了一个,他自认为比较符合的“事实”。

    至于这总纲经文后边写着的东西,艰深难懂,很明显不是一个晚上,就能认识的,他也只能暂时放下,不再深究。

    石珪伸了一个懒腰,又从自己内包里,掏出那几块玉石,放在自己眼前细细端详。

    烛光之下,乳白色的玉石,看起来水盈盈的,一阵阵的灵气氲出,让石珪凑近的脸庞都感到一阵阵清爽。

    石珪用手握住玉石,慎重的调动着体内的灵力,从掌心攀到玉石上,一股磅礴的轻灵之气,就顺着掌心涌进来,他赶忙切断了掌心中的灵力,这才阻止了玉石中的灵气,继续奔涌而来。

    石珪略略估计了一下,刚才涌来的灵气,比自己在宝华山断崖上修炼使用的灵气,起码要浓郁上十来倍以上。

    他心中一喜,如果自己在修炼时,手里握住这玉石,抽取其中的灵气辅助,岂不是可以让自己的修为突飞猛进。看来自己在这集市上还是捡到了宝贝啊!

    这一想不要紧,石珪这杂念就信马由缰,发散出去了,也许自己在这几块宝贝的加持下,很快就能功力大进,然后再找到那玉石摊主,问出当年那书生的去向,自己找到那书生,然后把酒言欢,坐看风卷云起,也许自己还会邀请他,一起到平苍县城做客,让他讲讲修行界中的瑰丽奇幻……。

    等一阵冷风吹来,石珪打了个寒颤,他这才清醒了过来,眼前的蜡烛早已经熄灭,没有关紧的帘子被冷风吹得哗哗作响,他赶忙把玉石收进了内包里,然后把半开的帘子拉紧,以免被巡逻之人找茬。

    石珪也没有心思,再去翻找蜡烛,一屁股坐回了地铺上,然后伸手在地铺上摸索了一下,找到了因为自己专心翻看书籍,而放在地铺上的浅蓝色珠子,他不由叹了一口气,用手捡起珠子,握在自己的手心里。

    石珪躺在了地铺上,估摸着现在应该是后半夜了,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没有控制住的杂念,居然让自己失神了大半夜,如果不是冷风惊醒,只怕自己真要到了清晨,才会被人叫醒。

    但是,为什么自己专心看书,没有浅蓝色珠子的加持,自己也能守住本心,不会杂念丛生?但没有看书之后,很快就陷入杂念之中?石珪想着这些个有的没的,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

    清晨,营中已经吹过了起床号角,但石珪仍然磨蹭了一下,这才掀开营帐门帘,就看见包大力在自家营帐前端端正正的站着。

    石珪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对包大力说道:“大力,你怎么又这么早来我门口站着?”

    包大力咧嘴一笑,回道:“石老大,等会你要打猛虎拳,我就在旁边看看。”

    石珪莞尔一笑,说道:“你就那么喜欢猛虎拳?”

    包大力点点头,一脸仰慕的说道:“那当然啦,尤其是那天,石老大你用猛虎拳,一人就干翻几十号人,我就喜欢上猛虎拳了!石老大,你就教教我这猛虎拳吧,我保证以后你叫我干啥就干啥!”

    石珪原地舒展了一下腿脚,然后才慢悠悠的问道:“你就真的那么想学??”

    包大力猛然的点了点头,一脸肃穆的说道:“那当然啦!”

    石珪边舒展着手脚,边轻描淡写的对着包大力说道:“这样吧!你去问问其他几个人,有没有兴趣和你一起学拳。”

    “什么?”包大力楞怔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慌忙连连应道:“好的,好的,石老大,我去找他们问问。”说罢,拔起腿来,就往外跑去。

    石珪看着包大力远去,淡然一笑,继续做着手脚的舒展。自己昨日把暴虐情绪泄去大半,自己虽还是会杂念泛起,但是却没有了前几日那种不耐烦的暴躁感觉。

    包大力在自己这里苦苦纠缠好几日,现在自己条件允许,教他一套猛虎拳倒也无妨,若只教他一人倒也不妥,所以,石珪便让包大力去问问,还有没有愿意学的旗头,一并教了,也免得麻烦。

    只是这包大力却不知,这猛虎拳固然刚烈凶猛,但那一日,石珪如此悍勇的原因,却是他身具炼体功法和灵力的加持,才能取得辉煌的战绩,但这原因自也不必与人多说。

    没一会,包大力就气喘嘻嘻的跑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两人,石珪定睛一看,正是自己猜测的唐震和陈小刀两人。

    自己营里的六大旗头,常大山、宋大成两人都是胆小怕事,根本不愿出头拼个前程,常大山只愿依附石珪,作威作福罢了。宋大成则是只愿埋头干完自己的活计,就万事不沾,等着回家。孙义则是还有一股子傲气,并不愿真的做个厮杀汉。

    剩下的唐震、陈小刀都是心中有股子雄心壮志,都想着往上爬的主,而练得一副好身手,正是在军中往上爬的基础,所以,当石珪免费教授一身的好武艺,这两人自然不会错过这大好机缘。

    石珪也没有多问,当即就让三人跟着自己做起了舒展运动,之后,他又摆开了拳架,一边让三人模仿着自己一招一式,一边又偶尔出言指点一番。

    ………………

    营门打开,早已按在不住的军士兵丁们,一拥而出,霎时间,整个营寨门前,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人潮,奔涌向前。

    石珪带着常大山漫步在人群中,陈小刀早就远远跑在前面,看样子是目标明确,想抢个头柱香。

    等石珪两人路过集市口的时候,那里的人早就排起了长龙,石珪见状也只能摇了摇头。

    正在这当口,他瞥见常大山面露羡慕之色,便笑着让常大山自己去逛逛,自己一人去买些东西。

    那常大山踌躇了一会,便扭捏着答应了,石珪也不见怪,从常大山肩上,取下自己的包袱,挥了挥手,便一步三摇的进了集市。那常大山站在原地,犹豫一会,这才兴冲冲的跑到长龙最后的位置,排起了队。

    石珪也没耽搁,就直奔昨天的书摊而去,作为队正级别的军官,他自然有不受后勤队外出名额的限制,但他也不想在瞎逛上浪费时间,自然是先把昨天定下的事情办好。

    等石珪到了书摊前,看见书摊主人鼻青脸肿的模样,心中自然是明白,昨天这人回城之路,怕是不好走,没丢了性命就算幸运,至于这人的吃食有没有被抢走,石珪自然是不想过问,也不愿过问。

    乱世之中,萍水相逢的两人,只是公平交易,就已经是对的起良心了,其他超过了石珪能力的事情,他无力也无心去管。

    石珪定了定神,开口就问道:“你可曾带了些有趣的书来?”

    那书摊主人也不诉苦,只是笑着应道:“老总,昨日我回去,也找了几家读书人家,倒是搜罗几本有趣的书,你且看看。”

    说完,就从书摊上拿起了几本书,放在石珪面前供他阅看。石珪拿起上面的一本,封面上画着一幅图,一个大大月亮下面,有一个身着盔甲的少年,引弓搭箭待射,左侧还有一行字叫做《少年英雄定晖山》,正是这本书的书名,石珪翻开一看,原来是本话本,演绎了一个少年英雄,武艺高强,被国主信重,派去平定了叛乱,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这等话本闲书,如他还是在平苍县当个捕头,还是很有兴趣买回去当个消遣,但如今自己还要行军打仗,有哪里来的空闲去理会这些闲书。

    于是,石珪把话本一合,就放在一边,伸手用重新拿起了一本略微厚实的书籍,这书籍的封面是上好的牛皮纸,蓝盈盈的封面上,只有几个大字《武氏集思录》,他信手翻开一看,顿时就来了兴趣。

    这本书是武氏家族的家训,但又不同于那种古板对仗的家训,而是由一个个的小故事和寓言组成的,然后再在一个个故事寓言中,讲述相应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正所谓汇集了所有反思的记录。

    这开篇的一则寓言就是说:从前有位书生,花了毕生精力,用了三十年写出了一部煌煌巨作,但一天家中失火,烧掉了他的书稿,心血毁于一旦,但这位书生却是不服输,在知天命之年,再次重新写作,终于是又花费二十年,重新把那本煌煌巨作写了出来。在故事最后,则是点评到,君子要自强不息,面对困难,要保持初心,坚持到底。

    石珪作为苦等了二十年仙缘,然后又在修炼路上苦苦挣扎,艰难求索的人,对这个故事生出了强烈的共鸣。

    他似乎能深刻的体会到,那个书生重新再走写作路时的艰辛苦楚,仿佛他就是那个书生一般,那种辉煌过后被打击的感觉,还有重新踏上写作路,不仅要和自己的身体斗争,还要和自己的心态斗争的苦楚,每一步都是迷茫痛苦,每一步都是无处可寻的艰辛。

    石珪没有再翻后面的故事,他合起了书籍,把书拿在了手里,坚定的说道:“我就换这本,你说个价!”
新书推荐: 武动乾坤之喷洒农药 穿书后,我只想带着反派儿子离婚 国家找我造坦克,两亿我赚一亿八 回到七零,军官老公稀罕死我了 全员重生后,反派闺女靠卖萌续命 四合院之商鹏 提剑斩灯花 落入深渊的光 神与少年游 我,诡异NPC,吓唬哥哥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