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平凡修真见闻录 > 第六十九章 开识海(上)

第六十九章 开识海(上)

    开识海,细分下来还有三个小步骤,第一步就是在丹田内,打磨灵力雏形游丝,使之无限接近灵力形态,第二步就是操纵这股灵力雏形游丝,逆冲而上,在脑门泥丸宫附近,与灵觉相合,铸就神识,接着就是第三步,用神识开辟识海。

    这第一步说难,也不难!

    沧潮子就在他的“章句”里,有过几个字的评语,按照石珪理解的来说,沧潮子就是嘲讽,这一步其实很简单,就是丹田第一次试用而已,但天水宗偏要搞得很神秘,让大家徒增笑尔。

    但《天水太一本义书》里却是说,这一步很重要,至于为什么重要,却是没有详细说,只是提到了灵力雏形游丝,越接近灵力越好。

    石珪当时研学时,也只能是通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方式,通盘接受了《天水太一本义书》里的说法,也不再去深究背后的原因,一切照搬书上的办法即可。

    在这一步,通常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方法就是让灵力雏形游丝,按照练气期的心法,在丹田里温养淬炼,这种方法比较合适那些资质高绝的人,新劈丹田立刻就能用来温养灵力,好处就是通过丹田温养之后,灵力雏形游丝能够最大限度的接近灵力形态,一冲而起,铸就神识。

    第二种方法就是笨功夫,丹田新开辟,尚不能立刻温养灵力雏形游丝,只能让这灵力雏形依旧按照《天水蒙髫观想吐纳法》的行功路线,在身体里搬运一个周天,再回到丹田处进行短暂淬炼,然后又重复这个步骤。

    而这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只有灵力,才能对丹田进行反辅温养,灵力雏形游丝作为开辟丹田的工具,并不能温养丹田,所以资质差一些的人,只能使用第二种方式来淬炼灵力雏形游丝。

    当然这个原因,在《天水太一本义书》并没有详细记载,石珪也是要到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一切的缘由。

    这第二种方式,只能这样以打蘸水的方式来运作,主要意图,就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灵力雏形游丝伤害到刚刚成型的丹田。

    但这种方式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灵力雏形游丝在身体内的游走,会不同程度治愈身体。

    这种好处,对那些选择使用“灵力絮乱”这种辅助方式,来开辟丹田的人而言,又算得上是一种福利了。

    对石珪而言,自己开辟丹田的选择,已经决定了他只能使用第二种方式,来温养淬炼自己的灵力雏形游丝。

    然而,留在丹田处的浅蓝色珠子,又让他生出了一些别的企图心,也许自己可以利用浅蓝色珠子,来直接淬炼灵力雏形游丝?

    但这种念头一出现,就被他给暂时按下去了,现在自己只是“知其然”,最好不要乱发挥,老老实实的选择第二种方式,来淬炼灵力雏形游丝,而且刚才自己的体内,才经历过灵力爆燃,身体终究还是受到很大创伤,用第二种方式,好歹还能对身体有些帮助。

    想到这里,石珪不由得又有些黯然了起来,他在感慨白山俚语的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又是如此精准形容了自己。

    原本他也想到了,可能使用在使用灵力絮乱之后,身体会受到损伤,于是,他就已经把自己身上唯一的治疗之物,金足天蚕卵的切片都准备好了。

    按他原本的设想,只需要把手往怀里一掏,就能取出金足天蚕卵的切片,然后丢在嘴里服下即可。

    然而,如今他盘坐在水底,周身都是湖水,自己靠着一层不知道啥东西的薄膜,不仅隔绝了湖水,还保持了呼吸。

    他原本以为这层薄膜,是絮乱的灵力雏形游丝产生的,但现在所有灵力雏形游丝都已经平息下来了,自己身上的这层薄膜还存在着。

    如果是平时,也许石珪会追着研究一下,但如今石珪正在突破炼气期。这时候,天大的事情,也得往后让。所以,石珪索性不再去管它,将就着使用到底,一切等自己晋级炼气期后再说。

    但这样一来,石珪就不敢为了取金足天蚕卵片这种事情,胡乱动作了,如此,这身体上的伤势,也只能靠体内的灵力雏形游丝治愈了,至于能治愈多少,也只能看天意了。

    此时,石珪心中最着急的事,其实还是突破炼气期的时间问题,因为不知道时间,他所有的动作都会面临巨大风险,所以,他也别无选择,只能稍微思索一下,就要赶快继续开始动作。

    石珪丹田内的灵力雏形游丝,经过浅蓝色珠子的淬炼,混了不少灵气,看起来明显的粗壮了不少,但也短了不少。

    如果真要类比,那以前这游丝,就类似蚯蚓一般,又细又长,而如今却是,如同树上的毛虫一般,又粗又短。

    在显得有些过于宽大的丹田里,这灵力雏形游丝,也像如毛毛虫一般,慢悠悠的围着浅蓝色珠子,不停的蠕动。

    而这就是资质好的人,开辟大丹田带来的好处之一,丹田里的灵力雏形游丝变粗变短,在大丹田里就游刃有余,可以放心大胆的淬炼。

    而资质较差的人,开辟的丹田很小,灵力雏形游丝又细又长,为了避免自己丹田受损,只能让自己的灵力雏形游丝在筋脉中游动。

    当然这种原理,没有宗门长辈的讲解教导,仅凭入门的启蒙书简单的讲解,是没有办法知晓的,所以“只知其然”的石珪,也如同当年那些懵懵懂懂的天水宗新弟子一样,按照自己资质等级,选择了第二种办法。

    当然,当年那些入门的新弟子,在突破练气期功法第一层之时,必然有宗门长辈看护,出现了石珪这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自有长辈会关注指导,给予最恰当的处理。

    现如今的石珪,一介的散修,没有师门长辈照看,也没有修仙知识可以借鉴,他只能老老实实的按书中所教的办法,小心翼翼把灵力雏形游丝引导出丹田,然后开始按照《天水蒙髫观想吐纳法》的行功路线,开始搬运灵力雏形游丝,顺道也给自己的身体治疗一番。

    等那股灵力雏形游丝回到丹田之后,就依功法所载的法子,开始温养淬炼灵力雏形游丝。

    正当一番操作之后,石珪刚刚想把这灵力再引导回筋脉的时候,他看着那颗浅蓝色的珠子,实在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动,于是,他鬼使神差的又把那股灵力雏形游丝,输入到了那颗浅蓝色的珠子。

    灵力雏形游丝刚刚输入浅蓝色珠子,那珠子顿时又有异动。

    一股股灵气,被从身体外的水中,吸进了石珪体内,然后闯过体内,再猛然一头钻进浅蓝色珠子里。

    石珪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在浅蓝色珠子面前,成了透风的墙,根本挡不住灵气的侵入。

    石珪见此情况,不免有些紧张,他不由得轻轻的感应了一下,珠子里的那股灵力雏形游丝。

    还好!那股灵力雏形游丝很安分的回应了他的感应,这让石珪稍稍安心了一些。

    似乎在丹田里,这浅蓝色珠子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很快,那浅蓝色珠子就停止吸取灵气。

    石珪心中一动,慢慢的把灵力雏形游丝引导了出来,那灵力雏形游丝又变更粗更短,而且更加清亮透泽,似乎那效果比在丹田里淬炼效果更好。

    石珪引导着灵力雏形游丝,在丹田里在旋转一下,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处。() ()

    他这才放心大胆的再次引导着灵力雏形游丝,第二次在体内搬运。

    《天水太一本义书》中,对第二种灵力淬炼方式,倒是有很明确的指标,比方说,对灵力雏形游丝的搬运大周天,一般以三次为宜,具体原因自然也是没有解释。

    再比方说,淬炼灵力的效果,书里也有描述记载,以在丹田里,盘踞不动的灵力雏形游丝形状为标准,被淬炼的如同一团清冽的水团状,能显现观想之物的为上佳。

    后面还根据灵力淬炼的不同等级,列出了不同的表现形状,其中,只能算作勉勉强强合格的灵力形状,就是一根较长的蚯蚓形状,能够看清里面有观想之物就行。

    很快,石珪就完成了《天水太一本义书》中规定的三圈灵力搬运,只不过他自己在丹田内,给灵力雏形游丝多加了一道浅蓝色珠子的淬炼,却是使得他的这灵力雏形游丝,与书上描写的几种灵力形态都不太一样。

    石珪经过三次淬炼的灵力雏形游丝,到是一个类似水团的形状了,但那水团却是透如薄冰,仿若冰做的琉璃罩,在当中套着一只栩栩如生的乌龟!

    他曾怀疑自己这灵力雏形游丝,应该是上佳等级,但却和人家书里描述的“清冽水团状,当中能看清观想之物”有些不同,他一时间也弄不明白状况,也不敢大喇喇的认定,自己的灵力雏形游丝就是最上等的等级。

    于是,他又谨慎再淬炼一次自己灵力雏形游丝,结果这次淬炼后,这效果和第三次淬炼的效果,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完全不像前三次淬炼之间,那种几乎是盖头换面般的明显效果。

    石珪犹豫了一瞬间,便做了决定,如今自己根本不知道,这突破炼气期,到底需要多少时间?

    当下,最紧急的事情,就是要争取时间,这第三次和第四次灵力淬炼,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在灵力雏形游丝的淬炼上精益求精,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明显不合适自己的需求。

    况且自己的灵力雏形游丝,显然不是最差一档的形状,即便不能做到最好,但只要能铸就神识,那也就够了。

    于是,石珪不再犹豫,当下就用功法催动起灵力雏形游丝,那灵力雏形游丝便开始在丹田里,围绕着那颗浅蓝色珠子盘旋起来,看上去就像一只乌龟拉着长长的尾迹,在绕着一颗硕大的蓝色水球在旋转。

    这状况与《天水太一本义书》中的记载,也略有不同,石珪这时候也顾不得去细想,只当是多了一颗浅蓝色珠子造成的,他现在全副心神都放在那小巧的龟型灵力之上。

    龟型灵力在功法的驱动之下,出了丹田,就顺着脊柱内侧的一根经脉扶摇直上。

    这时候,石珪在脑海中,不断的按照《天水蒙髫观想吐纳法》进行观想,那龟型灵力仿佛受到召唤,快速顺着经脉,就往石珪的脑门冲来。

    所谓铸就神识,其实就是让灵力与灵觉相合,而这才是进阶炼气期的最关键点。

    就连一向在“章句”中习惯讽刺的沧潮子,也不由自主的在文章感叹,铸就神识,是点灵力以神,开灵觉以明,乃是天地相交,劈内天地于此。

    而《天水太一本义书》中则是说“天地相辅也,是以成神识。”

    而按照石珪自己的理解,铸就神识,应该是让灵力雏形游丝与灵觉之间相互交融,让灵觉具有灵力的功能特性,让灵力具有灵觉的的功能特性。

    让灵觉通过灵力雏形游丝的融合,进阶为神识,让灵力雏形游丝通过灵觉的融合,进阶为灵力,此后再用神识驾驭灵力,用灵力供给神识。

    灵力雏形游丝和灵觉的相融合,就是实际存在的灵力雏形游丝,与虚幻的灵觉之间的交融。

    也是让虚幻的灵觉,经过实际存在的灵力雏形游丝融合锻造之后,变为实际存在的神识,更是让实际存在的灵力雏形游丝,经过虚幻的灵觉融合淬炼后,脱去世俗的最后一点印记,成为真正的超凡所在。

    这种灵力雏形游丝和灵觉的相融合,完全符合石珪的阴阳互辅的想法,这灵力雏形游丝和灵觉,就分别作为一对阴阳两面,相容相生成为,新的一对阴阳,即是“神识”与“灵力”。

    这就像“天地”这对阴阳,相互交织与相容,必定重新诞生新的“天地阴阳”一样,自有新的“内天地”诞生于此,只要新的“阴阳或是天地”诞生,从此可就要算作另一种修行形式,或是另一种生命形式,又或是另一种存在形式了。

    石珪依靠自己的“阴阳之道”,对“铸就神识”做了自己的理解。

    先不管他是否是真的完全理解,但就这种领悟力,确实是超过当年天水宗里的大多数新入门弟子。而这也算得上是石珪四十五岁的人生阅历,说带来的一点点优势。

    然而这时的石珪,却是无效顾及这些道理,他严谨的按照进阶步骤,在自己脑海里观想着漓龙江心的那只石龟,在修炼《天水蒙髫观想吐纳法》这一年里,在他脑海里一直观想的水生物,就是那仰头甩起大日的石头灵龟模样。

    这时候,石珪体内的那道龟型灵力雏形游丝,已经冲到脑门处泥丸宫附近,他赶忙用灵觉往自己的脑门一扫,然后将灵觉死死的钉住龟型灵力雏形游丝。

    石珪用灵觉不停的感应着,那道龟型灵力雏形游丝,然后就在那道龟型灵力雏形游丝当中,继续观想那只漓龙江心的那只石龟。

    蓦然间,这道龟型灵力雏形游丝当中,就渐渐浮现出了,一只昂首向天的巨大石龟影子,这道影子一出现,就像一张巨嘴一般,产生了巨大吸力,瞬间把石珪的灵觉,还有那道龟型灵力雏形游丝吸了进去。

    这时候的石珪,没有了灵觉,也无法感应到体内的任何情况,他只能继续观想着那只昂首向天的巨大石龟,默默的等待着。

    ……………………………………………………

    一片虚无中,没有古往今来,也不存在六合八方,仿佛亘古以来,就是如此。

    直到千万年,又或是一刹那,那虚无之中,燃起了一点光亮,那光亮霎时间就膨胀了数千万倍,变成一大团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中,模模糊糊透出了一只巨大龟型,那巨龟好似正在昂首向天,发出无声的咆哮。

    那光芒闪烁了几下,突然间又爆出极端耀眼的光耀,瞬间就把整个虚无,完全淹没在了光的海洋之中。

    ………………………………………………………………

    石珪的泥丸宫附近,爆出了一朵小小的闪亮,正在观想的石珪,忽然就像长出了一双无所不能的“眼睛”,就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泥丸宫附近的那团灵力。

    那灵力就像最纯净的水团,平息时甚至看不出它的所在,只有自己用那双无所不能的“眼睛”,轻轻带动那团“灵力”时,才能凭借它微微荡漾的水波,才能发现它的存在。

    石珪用那双“眼睛“轻轻一扫,就看见了自己身边的湖水,稍远处飘荡的水草,也看见了自己小腹处的丹田,还有自己身体里的那些千疮百孔的伤痕。

    这就是神识么?

    不等石珪多想,那双“眼睛”却是一阵模糊,石珪心中一惊,但却是不慌,铸就神识,那么就意味着“开识海”迫在眉睫。

新书推荐: 穿书后,我只想带着反派儿子离婚 国家找我造坦克,两亿我赚一亿八 回到七零,军官老公稀罕死我了 全员重生后,反派闺女靠卖萌续命 四合院之商鹏 提剑斩灯花 落入深渊的光 神与少年游 我,诡异NPC,吓唬哥哥怎么了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