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甄珠没想到二姐甄莲手里拿到了13块钱,居然会把十块钱都给自己,然后只拿着三块钱去逛集市去了。

    回想起刚刚的场景,甄莲还觉得有些好笑。

    只见二姐甄莲仿佛是经过了莫大的纠结,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最后痛下决心一般,万般不舍地抽出了十块钱,一把塞到甄珠的手里。

    “幺妹,这十块钱给你,你帮我留着。钱,生钱。”

    甄珠看二姐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玩:“二姐,做生意有赚有赔,你就不怕我把这钱亏了?”

    “啊?”甄莲的脸苦成了苦瓜,“那……”

    甄珠饶有趣味地看着二姐在一旁纠结,却没想到二姐并没有纠结多久就说道:“幺妹,这钱还是你帮我拿着,我相信你。要是万一亏了,你总还能带我赚回来的。”

    真是没想到,自己在二姐甄莲心中居然这么有本事。

    也真是没想到,二姐甄莲居然性子这么爽利。说起来,她上辈子做事就果断,只是因为做的太极端,又强势好面子,才会被二姐夫坑了一辈子。

    但不过,二姐的话倒是没错,仅仅十块钱,莫说亏的可能性很小,就是真亏了,自己也能赚回来,甄珠心里颇为自信。

    收下了二姐甄莲的钱,甄珠再次叮嘱了二姐,不要和任何人说自己二人在鼓捣买卖的事情。

    二姐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就转头像蝴蝶一样飞向了集市上的各个摊位去了。

    甄珠用的理由是怕还有些不长眼的借口打击投机倒把来把二人抓进去,但是她心里清楚,投机倒把罪是早就取消了,自己这么叮嘱,无非是因为自己现在的身体还太小了,仅仅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儿,手里是护不住自己的钱的。

    所以现阶段,闷声发财才是上策。

    不过,才二十来块钱,叫什么发财,甄珠捏捏荷包里的钱,自我调侃,随即向镇上的商品街走去。

    栗北镇的商品街的规模比花容县小多了,短短一条街就结束了。

    但是,周围十里八乡去到县城太远了,所以附近住的近的乡亲们,每逢大集的日子,都聚在了这栗北镇的商品街上,有买的有卖的,好不热闹。

    今天正好是大集的日子,街上还有好多卖商品的,甄珠走了一条街,在一个卖的花色不多的摊位上站定了。

    她边走边看,街上有两三家卖布的,有的摊子进的是花色亮眼的新布,看的人多,价格也贵。这个摊子的布的种类少,颜色也较为普通,价格低,布却很结实。

    关于买些布回去做什么,甄珠心里盘算的很清楚。

    虎子娘会做书包,现在又是刚刚春季开学的时候,做几个书包来卖正好。一则,能让孩子去读书的家里,高低不会穷得揭不开锅。二则,先做几个书包试试水,免得投入过大,一下子把钱亏没了。

    之所以没有选择那家花色鲜艳的摊子买布,而是在这家颜色简单的摊子买布,甄珠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方面,这个摊子里卖的布只有另外一家的一半,成本低了不少。再则,现在的人很看重实用性,一个书包用完了,还可以给后面的孩子用,再不行,用来家里装东西也可以,所以简朴耐用是一位的。而这些布,用来做衣服不怎么出彩,用来做书包是再实用不过了。

    甄珠买了三块钱的布,又花五毛钱买了些零碎的彩布和彩线。

    集市渐渐散场了,甄莲也转头回来了。

    她手里捧着几样吃食,头上还戴着个漂亮的头花,喜不自胜。

    甄莲眼见着自己幺妹就提了几块青蓝色的土布,不由得咋咋嘴:“幺妹你咋不买点好看的布呀?”

    “我有我的用处,”甄珠卖了个关子,没说太多,倒是问了甄莲,“到时候回去了,你这头花怎么解释啊?”

    甄莲眨巴着自己的大眼睛,笑的得意:“就说是我镇上的好朋友送我的呗!”

    这倒是个好主意,反正也没法儿查证。

    临集市散场了,甄珠又去一个摊子上花一角钱买了一堆别人处理的小鱼小虾,拿叶子包了,这才回家。

    甄莲不知道幺妹这是要干什么,但是她现在逐渐有了一个认知,幺妹要做什么总是有她的道理的,听她的,跟着她做就是了。

    等回到了家,甄莲就知道了幺妹为什么要买这个处理的小鱼小虾了。

    回去的时候,老远见到了从地里回来的甄珠妈妈,甄珠就捧着用树叶包好的小鱼小虾,一路高兴地跑过去了。

    待跑到阿娘的身边,才笑眯眯地打开包裹:“妈你看,我和二姐一早就听说了隔壁村在修水塘,我们感激跑过去了,弄了一包小鱼小虾呢,今天的菜有啦!”

    原本看到两个闺女从外面跑回来,以为她们又去躲懒的甄珠妈看到二人,正是一脸生气,准备骂这两个小懒鬼。

    但是看到甄珠打开的包裹,再听了甄珠的话,甄珠妈妈脸上的怒气也消了,说话也带着笑了:“这包小鱼虾真不错,今天有菜了。”

    在后面赶上的甄莲这才明白了幺妹为啥买鱼虾了。

    一方面消了妈妈的怒气,另一方面,自己二人一早上不见了的行为也有了个去处了。

    甄莲咋舌,自己这幺妹人小鬼大,真是让人不得不信服。

    等回到了家,大姐甄梅又像昨天一样,默默烧起了灶台在做早饭,煮豆丝吃。

    这豆丝是拿黄豆粉和绿豆粉做的,粗粮的口感,乍吃还不错,天天吃早就让人腻歪了。

    天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二哥甄国华估摸着饭点到了,家里要吃饭了,就溜回来了。但是一回来就又问到了煮豆丝的味道,不由得长叹一声:唉!

    转头他一溜眼睛,就看到了幺妹甄珠怀里抱着什么,就要去揭开看。

    甄珠躲过了二哥的手,向他卖了个关子:“二哥,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二哥却不听,直接就把那盖着的叶子揭开了。

    原来二哥从小性格就这么蛮霸,这么固执了。

    甄珠无奈,让二哥看了,拿话语刺激他:“二哥想吃不?想吃就让开。”

    二哥性格霸道,听了这话也不由得让开了路,他可是早就吃够了煮豆丝,也想尝尝这小鱼的滋味了。

    “那儿来的?”二哥问道。

    甄珠却没什么好气,这二哥天天不上课就溜出去,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也没说给家里摸点儿啥回来,看到了吃的却是张嘴就要。

    见幺妹不说话,二哥甄国华不福气地撇撇嘴:“家里做的小鱼小虾有什么稀罕的,瞧你那得意样儿,外面的大哥带我吃的才是好东西!”

    什么外面的大哥,那可不是哄你把你当傻子的吧?甄珠懒得理他,转头就进去了。

    二哥甄国华搓搓手,没跟进去,就蹲在院子里等着吃饭。

    甄珠妈妈叫他去把猪食拌一下 ,他也懒得挪窝:“什么破事儿,也来找我!”

    见叫不动他,甄珠妈妈自己去了。

    这二儿子才十二岁,她已经使唤不动了,叫她打,心里也心疼,只能自己去做了。

    甄珠那边进了厨房,把小鱼递给大姐甄梅。

    大姐见多了一道菜,心里也是高兴的,直接就把小鱼丢进了小锅里,泼剌倒了一瓢水。

    甄珠一见大姐甄梅这样做小鱼,不由得把住她的手:“大姐你这样做很腥的呀!”

    “那要怎么做啊?”大姐甄梅楞楞地看着幺妹。甄珠妈妈就是这么做鱼的,直接一煮了之。也不怎么处理,粗糙得很。甄莲从小看着妈妈这么做鱼,她也只会这种做法。

    甄珠虽然没有什么厨艺的天赋,但是她已经在物资不那么匮乏的时代生活过几十年了,虽然厨艺一般,但是也见过别人怎么料理的。

    她一点点指导大姐:“这小杂鱼小杂虾,大小不一,大的挑出来,把鱼鳃和内脏都处理了,里面的黑膜也要刮干净,不然会腥,用姜蒜料酒阉了去腥。待会儿小火慢慢煎,煎够了就撒点盐,香的很。小鱼小虾用葱姜水腌过后,直接油炸,捞起来,锅里下辣椒姜蒜,翻炒几下,下油盐,做椒盐味儿的。”

    说着说着,她的口水都盈满了口腔。

    重生回来这段时间,还是爸爸从医院回来那次,家里开了点荤腥,肚子还真没见过什么好东西。

    然而大姐甄梅听了她的话,只是轻微皱起了秀气的眉头,有些犯难:“幺妹,你说的料酒是啥?爸爸也不喝酒啊。姜蒜倒是有,但是为什么要弄葱姜水呢?还有,用油炸小鱼,这样用油,咱妈要骂人的。”

    甄珠泪目,现实情况不得不考虑啊。

    没办法,甄珠只能把这个方案替换成简易版:“这鱼虾已经死了,有腥味,葱姜蒜切丁在水里攥出汁来,可以给鱼虾去腥,没有料酒就先不放了吧。没有那么多油……就用点油慢慢炒,一样好吃的。要是没有花椒粉,撒点花椒在油里炼出来,应该也挺好吃的。”

    甄珠见大姐甄梅啥也没见过的样子,原本担心她能不能理解,但是没想到大姐听她把原理讲的仔细,竟然一下子就懂了,慢慢的做的像模像样的。

    最后成品出锅,盐煎小鱼,金黄干香,椒盐小鱼虾,喷香扑鼻。

    甄珠这才发现,原来大姐甄梅这么有厨艺天赋。看着大姐做的菜,甄珠的脑子不由得又动了起来,不知道大姐的天赋以后能不能利用起来做点什么。

    这香味从厨房传到外面,把蹲在院子里的二哥甄国华都勾得伸头往厨房里看。

    甄珠拿用来洗碗的丝瓜瓤子撒了二哥一脸水,调侃道:“二哥,不是瞧不上咱家的小鱼小虾么?”

    二哥甄国华虽然也想吃,但是到底是十二岁的半大男生了,好面子,转头就想走。

    甄珠连忙说道:“二哥,逗你玩的!赶紧来尝尝吧!”

    没想到小时候的二哥这么不经逗。

    二哥别着脸,仍旧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但是人却很老实地夹起了一筷子小鱼虾。

    鱼虾入口,鲜香弹牙,好吃!

    他不由得眯起了眼,但是却怕大姐和幺妹发现自己的模样,连忙边嘎吱嚼,一边说:“味道吧,勉强还不错吧,跟我大哥带我吃的勉勉强强比得上一点吧。”

    是是是,你大哥最厉害。

    甄珠默默在心里为此时的二哥掬了一把泪,这个年纪的孩子真是傻孩子。

新书推荐: 直播卖油漆竟成了隐身涂料供应商 身为世界首富,我对钱不感兴趣 上门女婿之前世今生 假千金好疯!下乡后惹糙汉日日宠 张开双腿高潮喷水抽搐 云梦之恋 小美人在无限流靠脸通关 御兽:重生的我不会梦到猫娘天使 粉嫩虎白扒开小泬 驯养Alpha从结婚协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