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辛生明的世界 > 第四十四章 实行双轨制

第四十四章 实行双轨制

    第四十四章实行双轨制

    听说有村民来送瓜果,楚植两口子停止了撒狗粮,带着弟妹过来看怎么回事。只有三百多米,拐过那个土坡全是直路,村民们很快就到了。看到服装样式跟其他人截然不同的辛生明,走在最前面的老头子三脚并作两步跑上前,扑通跪下就叩头,嘴里念着:“见过上使!”辛生明都来不及阻拦。

    上使?敢情真是奔他来的。估计为了顺利完成招生任务,娘子军去通知的时候没隐瞒他的“来历”,住在京郊的许多人“祖上曾经阔过”,可能知道青城是什么。虽然这个世界的人跪天跪地跪父母,见了皇帝都不行这种大礼的,但他现在扮演的青城使者角色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天地,老头有这样的行为不奇怪。不过辛生明对此很不习惯,赶紧把老头扶起来说道:“老人家千万别这样,大家也不要再这样了,都是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哪来的都一样。”

    辛生明有话在先,怕惹他不高兴,其他人就没有下跪,小心翼翼地过来鞠躬见礼,并在刚才那位老村长的指挥下献上东西。除了瓜果,那些小孩子竟然带了许多草编的小玩意,其中有蛐蛐笼,里面都装着蛐蛐,楚校他们看着眼睛发亮。

    有楚植在场,怕哪句话说不好给负责安置的官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辛生明没有询问村民们安置情况,只是对他们的礼物表示了感谢,然后问了两个村有多少孩子准备入学,村长的回答让他无奈,和他预想的一样,十岁以上的孩子没几个。虽然可以直接多给那些家庭一些物质补偿,但辛生明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在哪个世界都通用,补偿的方式要设计得巧妙点,就交待老村长回去后劝说那些还在犹豫的家长多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如果家庭确实缺少劳力,可以半工半读补贴家用,学校这边会作些相应的安排。

    礼尚往来,辛生明让人挑出最大的鱼,不管大人小孩每人两条让村民们带回去。河里鱼很多,但以耕种为主业的村民大多没有工具也没有捕鱼技巧,通常只能在小水沟里抓点小鱼,所以大鱼对他们来说很珍贵,不敢要,楚植以太子身份发话了才让他们千恩万谢地收下。

    看到楚植望着远去的村民陷入沉思,辛生明拍拍他肩膀说道:“老百姓是水,你们是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哥,要是老百姓都记得你们的好,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某些人淹死,所以舅舅要用内帑给镜子补贴。”辛生明不知道大楚皇家有没有这方面的系统性教育,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天,辛生明发现除了娘子军和平阳府,别的地方阶层内部貌似很和谐,但阶层之间割裂得很厉害。制度上再没有规定森严的等级,但近万年的封建制度潜移默化下来,已经形成了惯例,最典型的是教育资源的垄断程度远远超过华国古代。辛生明不会正面挑战那些惯例,只希望在自己能把控的范围内撕开几道口子,给小九和他的将来慢慢积攒家底。

    “好了,小的们都过来,一人一只蛐蛐加一个别的草编,不要多拿了,晚上还有很多人,等晚上分完了还有剩的再给你们。”反正他话已出口,怎么想是楚植自己的事,辛生明就招呼小皇子小公主们过来分东西。

    这些天接触下来,小皇子小公主们已经把辛生明当做神奇又和蔼可亲的邻家哥哥,看到老村长下跪叩头,小的只觉得新鲜,大点的却想起他的青城使者身份,突然拘束起来,发现弟弟妹妹蠢蠢欲动要冲过去看草编,全都下意识地拉住。但辛生明一招唤,几个小的就拉不住了,纷纷挣开哥哥姐姐的手。大点的迟疑了一下也赶紧追过去,抓住小的说别光想着自己,先把最漂亮的给小九留出来。

    给小家伙们发完草编,辛生明只来得及吃半条小清烤的鱼,娘子军的五十四个候选人就到了。所有人的形象气质都很好,加上李平阳已经筛选了两轮,内在素质应该符合标准,跟她们分组简单交谈几句,辛生明就决定全要。这些人都是娘子军只有一个旅的时候的老兵,全都担任过作战部队队长以上职务,有些已经转到后勤部门的还多了后勤方面的经验,就算最后有的人一上讲台就不会说话当不了老师,也可以安排到管理岗位。

    这些人中有因身体原因准备近期退役的一旅旅长华望南。华望南三十二岁,是李平阳第一次进入草原解救回来的,因为在草原上受的苦比较多身体底子不好,后来打仗又特别拼命,落下一身伤病。华望南从小和家人一起被掳到草原,家人早已不在,腹部受过伤失去了生育能力也不打算嫁人,本来准备退役后去雍北基地教书育人的,到辛生明的学校当老师是更好的选择,李平阳第一时间就想到她。一旅旅长是娘子军目前的二号人物,不算战死以及已经退役的,还是李平阳手下的头号悍将,但华望南看起来竟然挺温婉,外柔内刚最适合当学校的管理人员,辛生明觉得捡了个宝,毫不犹豫地邀请她担任教务长。

    学校初创,没必要设置太多部门,校务部管行政和后勤,教务部负责包括师生管理在内的所有跟教学有关的工作,科研部统筹研发,外事部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对外合作,院系和其他部门等时间成熟了再说。科研部太重要辛生明打算自己直管,教务长现在有了,后勤部门主官剩下的五十三人中有现成的可以择优选一个,还缺行政和外事的主官。学校的管理层不能太阴盛阳衰,辛生明觉得还是晚上请客的时候问下楚锋,让他推荐几个合适的人选。

    准备到学校兼职,面试老师这样的大事王矫当然很关注,一直在边上看着,看到华望南直接被任命为教务长,不禁心痒痒的,忍不住说道:“小明,给二姐也安排个职务呗。”

    辛生明现在有些后悔答应给王矫安排个管理岗位了,她是兼职的,不适合当主官只能当副职,而她是太子妃,谁有这样的副职都别扭,如果主官是男的更麻烦。不过看她对华望南好像很尊重,就试探着说道:“要不你给华姐当助手,副教务长怎么样?”华望南个人能力没问题,但她出身低微又是外来户,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能震住那些世家大族学生以及兼职老师,用王矫当助手可以一举两得,超品的太子妃都是华望南的副职,谁敢对她不尊重?反正现在的学校从老师到学生严重阴盛阳衰,教务部两个首脑全是女人也没事。

    “可以可以,带长就行,副的也行。”王矫看起来还是个官迷,歪着脑袋想了下又问道:“小明,华姐这教务长是几品?要是不来学校,这次娘子军扩编她会是卫大将军,正三品,要是教务长的品级定低了,她很吃亏的。你想吧,你这校长是天上的,品级没法算,平阳这副校长是实封授开府的亲王爵,比正一品的普通亲王高是超品,你们两个下面的部门首长,就算不定二品也得三品是吧。”

    “二姐,我这本质上是个私立学校,定啥品级啊。”辛生明哭笑不得地说道,“我只能保证华姐的工资福利不比卫大将军低,住房面积不能跟卫大将军比,但绝对比他们住得舒服。”

    楚植一直陪着王矫看热闹,见辛生明把学校定位为私立学校,觉得不合适,辛生明还在的时候无所谓,将来辛生明回了青城,这学校不成了一个新的法外之地?何况还在京郊,从他这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是不可以的,便插话道:“要不这样吧正明,我等会回去奏请示父皇给学校的老师授散官,像华姐这样的,授正三品的护国大将军或者从二品的镇国大将军,这样就两全其美了。”楚植的想法是只要现在形成这种双轨制的惯例,就能给朝廷将来插手学校埋下伏笔,等辛生明回青城了,没得到朝廷认可被授散官的学校老师就名不正言不顺,时机成熟了再彻底接管学校管理。

    听完这两口子的话,辛生明突然意识到这是封建王朝,官本位的社会,如果能给学校的老师授散官也不错,好像华国的老师有段时间就是比照国家干部管理的。老师授散官,那些“九级钳工”到时候也可以按照教授等级授官,这样就能以学校为突破口,逐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点点头说道:“这样也行,看舅舅怎么决定吧。”

    以趁热打铁回去请示学校老师的散官品级为由,楚植就着烤鱼吃了碗米饭就带着侍卫回城了,走的时候带着两套人力水泵。楚植急着回城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被辛生明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触动,急不可待地想去说服朝廷推广人力水泵。() ()

    听说有村民来送瓜果,楚植两口子停止了撒狗粮,带着弟妹过来看怎么回事。只有三百多米,拐过那个土坡全是直路,村民们很快就到了。看到服装样式跟其他人截然不同的辛生明,走在最前面的老头子三脚并作两步跑上前,扑通跪下就叩头,嘴里念着:“见过上使!”辛生明都来不及阻拦。

    上使?敢情真是奔他来的。估计为了顺利完成招生任务,娘子军去通知的时候没隐瞒他的“来历”,住在京郊的许多人“祖上曾经阔过”,可能知道青城是什么。虽然这个世界的人跪天跪地跪父母,见了皇帝都不行这种大礼的,但他现在扮演的青城使者角色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天地,老头有这样的行为不奇怪。不过辛生明对此很不习惯,赶紧把老头扶起来说道:“老人家千万别这样,大家也不要再这样了,都是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哪来的都一样。”

    辛生明有话在先,怕惹他不高兴,其他人就没有下跪,小心翼翼地过来鞠躬见礼,并在刚才那位老村长的指挥下献上东西。除了瓜果,那些小孩子竟然带了许多草编的小玩意,其中有蛐蛐笼,里面都装着蛐蛐,楚校他们看着眼睛发亮。

    有楚植在场,怕哪句话说不好给负责安置的官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辛生明没有询问村民们安置情况,只是对他们的礼物表示了感谢,然后问了两个村有多少孩子准备入学,村长的回答让他无奈,和他预想的一样,十岁以上的孩子没几个。虽然可以直接多给那些家庭一些物质补偿,但辛生明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在哪个世界都通用,补偿的方式要设计得巧妙点,就交待老村长回去后劝说那些还在犹豫的家长多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如果家庭确实缺少劳力,可以半工半读补贴家用,学校这边会作些相应的安排。

    礼尚往来,辛生明让人挑出最大的鱼,不管大人小孩每人两条让村民们带回去。河里鱼很多,但以耕种为主业的村民大多没有工具也没有捕鱼技巧,通常只能在小水沟里抓点小鱼,所以大鱼对他们来说很珍贵,不敢要,楚植以太子身份发话了才让他们千恩万谢地收下。

    看到楚植望着远去的村民陷入沉思,辛生明拍拍他肩膀说道:“老百姓是水,你们是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哥,要是老百姓都记得你们的好,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某些人淹死,所以舅舅要用内帑给镜子补贴。”辛生明不知道大楚皇家有没有这方面的系统性教育,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天,辛生明发现除了娘子军和平阳府,别的地方阶层内部貌似很和谐,但阶层之间割裂得很厉害。制度上再没有规定森严的等级,但近万年的封建制度潜移默化下来,已经形成了惯例,最典型的是教育资源的垄断程度远远超过华国古代。辛生明不会正面挑战那些惯例,只希望在自己能把控的范围内撕开几道口子,给小九和他的将来慢慢积攒家底。

    “好了,小的们都过来,一人一只蛐蛐加一个别的草编,不要多拿了,晚上还有很多人,等晚上分完了还有剩的再给你们。”反正他话已出口,怎么想是楚植自己的事,辛生明就招呼小皇子小公主们过来分东西。

    这些天接触下来,小皇子小公主们已经把辛生明当做神奇又和蔼可亲的邻家哥哥,看到老村长下跪叩头,小的只觉得新鲜,大点的却想起他的青城使者身份,突然拘束起来,发现弟弟妹妹蠢蠢欲动要冲过去看草编,全都下意识地拉住。但辛生明一招唤,几个小的就拉不住了,纷纷挣开哥哥姐姐的手。大点的迟疑了一下也赶紧追过去,抓住小的说别光想着自己,先把最漂亮的给小九留出来。

    给小家伙们发完草编,辛生明只来得及吃半条小清烤的鱼,娘子军的五十四个候选人就到了。所有人的形象气质都很好,加上李平阳已经筛选了两轮,内在素质应该符合标准,跟她们分组简单交谈几句,辛生明就决定全要。这些人都是娘子军只有一个旅的时候的老兵,全都担任过作战部队队长以上职务,有些已经转到后勤部门的还多了后勤方面的经验,就算最后有的人一上讲台就不会说话当不了老师,也可以安排到管理岗位。

    这些人中有因身体原因准备近期退役的一旅旅长华望南。华望南三十二岁,是李平阳第一次进入草原解救回来的,因为在草原上受的苦比较多身体底子不好,后来打仗又特别拼命,落下一身伤病。华望南从小和家人一起被掳到草原,家人早已不在,腹部受过伤失去了生育能力也不打算嫁人,本来准备退役后去雍北基地教书育人的,到辛生明的学校当老师是更好的选择,李平阳第一时间就想到她。一旅旅长是娘子军目前的二号人物,不算战死以及已经退役的,还是李平阳手下的头号悍将,但华望南看起来竟然挺温婉,外柔内刚最适合当学校的管理人员,辛生明觉得捡了个宝,毫不犹豫地邀请她担任教务长。

    学校初创,没必要设置太多部门,校务部管行政和后勤,教务部负责包括师生管理在内的所有跟教学有关的工作,科研部统筹研发,外事部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对外合作,院系和其他部门等时间成熟了再说。科研部太重要辛生明打算自己直管,教务长现在有了,后勤部门主官剩下的五十三人中有现成的可以择优选一个,还缺行政和外事的主官。学校的管理层不能太阴盛阳衰,辛生明觉得还是晚上请客的时候问下楚锋,让他推荐几个合适的人选。

    准备到学校兼职,面试老师这样的大事王矫当然很关注,一直在边上看着,看到华望南直接被任命为教务长,不禁心痒痒的,忍不住说道:“小明,给二姐也安排个职务呗。”

    辛生明现在有些后悔答应给王矫安排个管理岗位了,她是兼职的,不适合当主官只能当副职,而她是太子妃,谁有这样的副职都别扭,如果主官是男的更麻烦。不过看她对华望南好像很尊重,就试探着说道:“要不你给华姐当助手,副教务长怎么样?”华望南个人能力没问题,但她出身低微又是外来户,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能震住那些世家大族学生以及兼职老师,用王矫当助手可以一举两得,超品的太子妃都是华望南的副职,谁敢对她不尊重?反正现在的学校从老师到学生严重阴盛阳衰,教务部两个首脑全是女人也没事。

    “可以可以,带长就行,副的也行。”王矫看起来还是个官迷,歪着脑袋想了下又问道:“小明,华姐这教务长是几品?要是不来学校,这次娘子军扩编她会是卫大将军,正三品,要是教务长的品级定低了,她很吃亏的。你想吧,你这校长是天上的,品级没法算,平阳这副校长是实封授开府的亲王爵,比正一品的普通亲王高是超品,你们两个下面的部门首长,就算不定二品也得三品是吧。”

    “二姐,我这本质上是个私立学校,定啥品级啊。”辛生明哭笑不得地说道,“我只能保证华姐的工资福利不比卫大将军低,住房面积不能跟卫大将军比,但绝对比他们住得舒服。”

    楚植一直陪着王矫看热闹,见辛生明把学校定位为私立学校,觉得不合适,辛生明还在的时候无所谓,将来辛生明回了青城,这学校不成了一个新的法外之地?何况还在京郊,从他这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是不可以的,便插话道:“要不这样吧正明,我等会回去奏请示父皇给学校的老师授散官,像华姐这样的,授正三品的护国大将军或者从二品的镇国大将军,这样就两全其美了。”楚植的想法是只要现在形成这种双轨制的惯例,就能给朝廷将来插手学校埋下伏笔,等辛生明回青城了,没得到朝廷认可被授散官的学校老师就名不正言不顺,时机成熟了再彻底接管学校管理。

    听完这两口子的话,辛生明突然意识到这是封建王朝,官本位的社会,如果能给学校的老师授散官也不错,好像华国的老师有段时间就是比照国家干部管理的。老师授散官,那些“九级钳工”到时候也可以按照教授等级授官,这样就能以学校为突破口,逐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点点头说道:“这样也行,看舅舅怎么决定吧。”

    以趁热打铁回去请示学校老师的散官品级为由,楚植就着烤鱼吃了碗米饭就带着侍卫回城了,走的时候带着两套人力水泵。楚植急着回城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被辛生明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触动,急不可待地想去说服朝廷推广人力水泵。

新书推荐: 奋进 不怕女星搞暧昧,就怕影后大十岁 末世农场:开局吃了人参果 重生归来,剧本杀中乱世求生! 穿成稀有雌性逆袭整个星际 离石游记 落落寡欢 手握种地系统,早日退休不是问题 如懿传之娘娘她绝地求生 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