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106章 空中侦察(卷9 王丽主政 7)

第106章 空中侦察(卷9 王丽主政 7)

    还在战时,孔思松的班就接到了新的命令,进大泽剿灭残余水匪,准备作战物资时,每人都分配了二十枚专用手雷,按上面的说法,这种手雷和步兵用的不一样,破片不多,装药很多,专门杀伤水里的水鬼。
    孔思松被抽调作为前期侦察人员,只有他一人,与平时侦察小组的做法很不一样,这个命令是杜仲亲自下达的,他一个人去杜仲的临时办公地点报到时,心中还很疑惑。
    杜仲看到全副武装的孔思松时,笑了笑,向他旁边一个瘦小黝黑精干的人问道:“你再看一下,合格不?”
    那人打量了一下孔思松,点点头,说:“基本可以,他这身装备还要去掉点。”
    孔思松暗道,“我一个人侦察,这些东西我都嫌不安全,还要去掉?”此时杜仲开口:“把你的装备全部摆在这里,挑一些必须的带上。”
    那人只让孔思松带上纸和笔,其他都不让带,孔思松极力坚持,最后只让他带了一把手枪,另加几颗子弹,那人说:“咱们危险不大,有危险时,枪也不管用。”
    那人又拿来一身厚衣服,递给孔思松,“带上一会有用。”
    孔思松接过,顺手抄了一枚手雷,塞进了厚衣服。杜仲又交给他一副望远镜,这让孔思松觉得这个任务有点侦察的感觉了。
    杜仲将他们送到院子里,孔思松抬眼看到院子里面飘着巨大的天蓝色的球,下面有个小篮子,也染成了天蓝色,还有两根绳子捆在桩子上,看样子,如果不是捆着,这球就要飞走了。
    孔思松嘴巴大张,说不出话,那瘦子拉他一下,示意他一起坐进篮子。
    一进蓝子,孔思松看到篮子里还有一个瘦子,正在摆弄着什么,看来这一次侦察,是三个人的工作,他心中稍微安心了一些。
    带他过来的瘦子喊道,“起飞。”下面有人解开绳子,瘦子把绳子收了起来,这个大球就慢悠悠地往上飞。
    孔思松心中此时万马奔腾,不知说些什么好,他把头往外一伸,看到自己离地已经至少两、三层楼的高度,心想“这要跳下去,不死也残了。步枪也不在身边,平时紧张的时候,仿佛抱着步枪就会稳住心神,这次可没有什么抱的。”
    他看两人忙了一阵停下来,就问道:“两位仁兄都怎么称呼?”
    带他来的瘦子呵呵一笑,说:“我们现在只有代号,我叫孔乙,他叫孔甲。”
    “啥意思?代号,和我一个姓?”孔思松惊奇。
    “是和你一个姓,因为是保密项目,我们都是操控人员,所以都是孔姓,实际是控制的意思。”
    “那我算是孔丙了?”孔思松笑着说。
    “你的密级不够,还当不了孔丙,对于今天的任务,你有两个身份,一是观察员,二是记录员,这个我们帮不了你,但你还得学会操作这个东西,否则天上遇到危险就麻烦了。”
    “啊?!真是个大坑。”孔思松嚎叫。
    孔乙看了孔思松一眼,准备在他受伤的心中再撒把盐,又说:“趁着现在是上升阶段,你赶快熟悉一下,房子、树之类的在高空的样子,要不然再高点,你就不一定认识了。”
    孔思松急忙把头伸出去,这时气球又上升了几十米,下面的人都只剩了一个小脑袋,房子也变成小盒子,他略一思索,就记下了几种常见的目标。
    等升到高空,孔甲和孔乙又向孔思松讲解了这个大球,“这东西叫热气球,能飞高,通过升到不同的高度寻找合适的风向,可以控制飞行方向,有时候会是碰运气,你最好祈祷一下,别遇到大风,想去哪里,都能找到合适的风。”
    “这么不靠谱?”孔思松问。
    “嗯,就是这么不靠谱。”很少说话的孔甲严肃地说,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们也是被逼的。”
    孔乙看到孔思松一脸懵圈的模样,说:“不要吓他,你还不是主动申请这趟实验,一群人都没抢过你。”
    经过这一插科打诨,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孔思松又伸头一看,已经到了大泽上空,这个位置他坐船巡视过,水匪似乎都不在这一带,他们巡视的时候,也没有找到水匪。
    “老大,你操作好,我帮他仔细看看。”孔乙对着孔甲说。孔甲严肃地点点头。
    孔思松仔细观看,原来巡查时的记忆和现在从高空看到的景色匹配,心中感叹:“这个视角太厉害了,什么都一目了然,如果是在战场上,敌人的布置也是一清二楚。”他拿出纸笔,飞快地画出草图。
    在高空上,大多数时间都是枯燥的,孔思松还好,隔一会就需要画几笔,孔乙已经受不住了,他揉揉眼睛,把望远镜递给孔甲,让孔甲去观察。
    没有多长时间,孔甲就指着下面说,“有船”,孔思松也发现了船,是一艘小船,不能确定是渔民的船,还是水匪的船。孔思松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好一会,也没有判断出来,又拿着望远镜往远处看,大片的水,远处似乎有一片水草,就说:“到那边看看。”
    孔甲和孔乙相互看了一眼,孔乙摊了摊手说,“这事儿得看运气,你先把今天能看到的东西都画下来吧。”
    孔思松拿出另外一支笔,在有疑问的位置画了个红圈。
    飞到大泽中部,大片都是水面,视野范围内有时候一个小岛也看不到,看来水匪的位置,应该在大泽的边缘附近,那里岛屿众多,各种水草茂盛,别说几个人,就是大船也能藏。
    正在思考中,孔甲开口说:“该回去了。”说完,孔乙和他两人合作,再次调整气球,试了好几个高度,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风,热气球开始返程。
    孔思松仍就观察着下面,来的路线和回去的路线偏差很大,现在看到的水面,与之前的就不一样,接近大泽边缘,水面情况变得复杂,孔乙也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这次被他们找到了一片草棚,从天上找这些草棚难度很大,因为草棚的顶也有绿草生长,能够辨识的原因是,孔乙先看到了人、船,然后才找到房子,看来此处是一个水匪据点,从房屋数量上看,能够生活几十到上百人。
    孔思松记录下第一处确认的据点,这才感觉没有白来。热气球逐渐飞到了陆地上空,位置离孔思松的营地要有几里地,孔甲开始减小火力,气球缓慢下降,又飘了一会,气球离地面只有几米的距离,这里正好是一片农田,孔乙扔下绳子,自己顺着绳子滑了下去,辅助气球尽量落正。
    孔乙一边收拾热气球,一边要求孔思松在附近警戒。孔思松只有一支短枪,他向远处走了一段路,四处看看,没有人,就又走回来。瘪下来的气球小了很多,但因为有骨架,仍然很显眼,孔乙和孔甲不知从哪里各自摸出一支枪,看样子是步枪,但比孔思松他们的制式步枪短了一半还多。
    孔乙让孔思松回去调些部队来,要把气球抬回去,他们两个在这里守卫。
    孔思松立即出发,他感觉回到驻地,再把这么一大堆东西弄回去,应该到晚上才能干完。
    这样连续侦察了五天,孔思松才算把大泽看过一遍,标出了四个可能的据点,杜仲也根据孔思松画的图,布置围剿水匪的任务,打算第一天先端掉一个点,做战斗总结后再考虑后续安排。
    解决水匪,最大的困难是找到他们的窝点,这个困难已经由孔氏三兄弟解决,下面的任务就是如何将水匪一网打尽。
    孔思松也参加了这次战斗,他这次是在指挥船上,杜仲亲自坐镇指挥,他就陪在杜仲身边,担任一个类似参谋的职位。这船个头大,有些小的水道进不去,他需要尽量把天上看到的情况和现实的情况对照,确定自己的船队在地图哪个位置。
    快到中午时,船队接近一个窝点,杜仲下令各船集中,先吃午饭。大船有高度优势,在桅杆上的了望睄刚才报告,发现水匪船只,从了望睄能够观察到,好几只水匪船都驶进了水草丛中。
    杜仲心中盘算,既然水匪已经发现船队,肯定会想些应对之法,他们先吃饭,让水匪等一阵。士兵吃饭都很快,这又是战饭,自然是更快,杜仲居然下令休息半个小时,这个时间里,各船指挥官到他的大船开会。
    这个战前会议,杜仲又将孔思松绘制的地图展示出来,这次展示的是放大版,从图上可以看出,有三条较为宽阔的水路,可以让船队通行到水匪的老窝。杜仲强调,每只船队尽量不要分散,不要理会骚扰的水匪,只要占据他们的老窝,这些水匪就是无根之草,很快失去战斗力。
    “各船都要记住这几条大的水道,万一落单,或者遭遇水匪大队而难以应付,就尽力回撤到旗舰这里,旗舰有几十门炮招待。”
    这是一个很稳重的方案,船队走较宽阔的水路,可以减少水匪骚扰。
    到了这里,孔思松的参谋作用基本结束,他请求参与行动,杜仲批准了他的请求,以他副班长的职位,只能指挥最小的船,连他在内,共四人的一只小船,船员是杜仲临时安排的,他上船之后才一个一个认识。
    另外三人倒是很熟,上船之后,互相一介绍一下,那三人都是杜仲卫队里的人,介绍的时候,都是说的代号,粗粗壮壮的那个,叫石头,稍微高瘦一点的,叫竹杆,最后一位,看起来很文静帅气的,居然叫大脚,孔思松听完三人名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出自己的名字,这名字完全不合群,三人嘻嘻哈哈地要给孔思松起个名字,上下打量他了一阵,完全没有特征,大脚突然说:“前几天上天侦察的是你吧,就叫大鸟吧。”
    孔思松听到这让人产生不合时宜联想的名字,嘴角抽了两下,就要拒绝,石头和竹杆马上就表示同意,表示名字只是别人叫着顺口,他自己只要知道是叫他就行了,眼看着抗议无效,孔思松想起自己是这艘船的指挥官,就板起脸,说:“我是指挥官呢,这名字影响咱们船的形象。一定要改。”
    大脚点点头,说,“也是,那就改成鸟头。表示你是我们的头儿。”孔思松还想再改,听到石头大喊,“小心。”
    他们这船只是跟着船队,向着地图上标记的水匪老窝进发,石头说他刚才看到芦苇丛中似乎有船一闪而过,孔思松认为石头可能是为了不让他再去纠结名字。看看石头,喊了之后,就盯着芦苇丛,好像真有那回事一样。
    看石头一脸严肃,孔思松也只能观察四周,竹竿和大脚此时都在划船,他们这种小船,可没有帆,前面进湖的时候,一直挂在大船后面,现在需要机动性,所以独立了。
    孔思松又巡视一圈,仍旧没有发现异常,再看石头,已经把手枪拔出来,保险也打开,准备随时应敌。孔思松不敢怠慢,也拔出手枪,仔细观察船的周围。
    突然,孔思松也看到一个人在十几米外浮出水面,是在换气,两人同时开枪,可惜船在晃动,都没有打中,那人换了一口气后又扎入水中。前期受训时,这种情况的标准应对法,就是往水里扔雷,两人各自拿出一枚手雷,互相看一眼,孔思松先扔,将水雷扔到记忆当中那人的位置。
    石头将水雷扔到离船较近的位置,扔完还喊了声“抓紧”。远处那枚手雷先爆了,然后是近处的那枚手雷。小船似乎被大力抓住往水里拖了一把,然后又被暴力推向高处,幸亏几人都抓得比较牢,没有人落水,接着,如同被人拿着盆子往头上倒水,几人被浇了透心凉。
    大脚为了抓牢,桨也丢到了水里。小船又剧烈地晃荡了几下,才逐渐平稳下来,船舱里面有了不少水,大脚看着自己的桨,够不着,从身上的包里拿出一卷绳子,准备把桨钩过来。
    孔思松仍旧盯着水面,看这两枚手雷是否有战果。水面上先是浮出两、三条鱼,有一尺左右,然后几乎是在船边浮出一个人,可把孔思松吓着了,差点就要把枪里的子弹全部打出来。
    这人是平着上来的,眼看是被炸晕了,大脚把桨捞起来后,马上又用绳子套住这个倒霉的水鬼,将他弄到船上。
    这个时候孔思松才注意到前面船上有个人,一直在挥旗,这是询问的意思,他也从包中拿出自己的旗,看看已经湿透了,用手把旗展了展,然后站起身来,不停画圆,这是“没问题”的意思。前船那个旗手又回了个“收到”,然后就结束了对话。
    大脚又把那几条稍大的鱼弄到船里,这才划着桨又前进,这船是越划越重,开始想着是因为抓了个俘虏,后来看船里的水越来越深,才发现刚才的爆炸,似乎是把船上木板给震出了缝隙,这会水正顺着缝隙往里进,船里的水已经一巴掌深了。
    孔思松咧咧嘴,看到石头却是动作很快,从背包中拿出一条毛巾,拧了几下,顺着裂缝往下塞,往船里涌的水小了一些,石头用脚踩住毛巾,又拿出铁饭盆,从船底舀水。
    孔思松又拿出旗,向着前船挥动,好一会,前船才有回应,慢了下来,等他们的船赶上后,问了情况,把俘虏转移走,又送给他们木板,钉子,让他们维修。这一耽搁,这两艘船前离大队就很远了。
    两船的指挥官交流了一下,决定两船自行编队,按原计划原路线前进,互相支援。
    发生了第一次被水鬼袭击的情况,而且袭击的是最后一条船,孔思松这艘船的风险等级立即上了一个台阶。划船的两人,眼睛一直观察,不划船的两人,更是不停地四处搜索。为了保证体力,四人十几分钟就会换班。
    靠着前船的高度优势,几次可疑情况都被提前发现,然后是排枪,有了这种警示,孔思松船倒是没有再出现险情,也顺利到达水匪窝点所在的岛。
    攻岛临时指挥官是李金竹,是孔思松连的连长,也是杜仲的老下属,还和戚严一起当过排长。他一直在等待各船队集齐。看到孔思松的最后一条船到位,李金竹下令,陆战队上岸,剩余人员保证船只安全,孔思松也将船只交出,带着4人小队上了岸。
    李金竹站在岛上,看着繁盛的草木,对此战的伤亡情况有些悲观,他看到孔思松,招手让他过来。
    “以你的估计,这岛有多大?”
    看着李金竹手中的地图,孔思松仔细回忆,最后给出了个大概的数据,“这个葫芦形的岛,长应该有一公里多,宽在六百到七百米之间。”
    “地方这么大,兵力还是有点少了。”看着只有不到二百人的陆战队,李金竹重新评估进攻方案。从孔思松的地图上,看不出岛上草木的高度,到地方一看,这象森林一样的地貌,实在难以下手。
    一咬牙,李金竹下令,以班为单位,各班间隔三十米,平行推进,直奔水匪聚集点。这样的好处是,对于这样的小岛,一次平推,就把水匪都赶到另外一端了,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如果和大队的水匪遭遇,这种复杂地形,肯定会有伤亡。
    李金竹带了两个班作为卫队,还把孔思松的小组也放在身边,虽然地形比较复杂,其中也有水匪骚扰,但在战士们强大的火力压迫下,水匪留下几个伤员后,就不再做无意义的骚扰。战士们还是受了损失,林子里有一些陷阱、机关,发现一些机关后,各组的推进速度就慢了下来。
    水匪的老窝在葫芦两部分的交界处,偏向大头一边,陆战队很快推进到了此处,水匪已经全部逃走,只剩下空空的房舍。
    李金竹命令两侧各组继续前推到葫芦中部最窄处,然后就地防守,中间几组留在此处搜索房屋。
    房屋搜索很快,房屋数量不少,大多都很小,小屋子里几乎没有家具,少数几间大屋子里,布置相对豪华一些。一会儿就有战士发现了藏宝的位置,只是找出几百两银子和一些铜器,以及一些质量很差的冷兵器,粮食也找到一些。
    有战士提议把这处地方烧了,李金竹没有同意,只是把缴获的物资全部运走,然后带队向葫芦另一边推进。
    这次推进就困难一些,不时有小股水匪突袭,有时几乎是无用的袭击,快推进到岛边时,发现了五十多名男女老少,这应该是水匪的家属,这些人没有抵抗,老老实实被押到船上。
    推进到此地,整个小岛就算找了一遍,李金竹把孔思松小队叫到一边,命令道,“石头、竹杆,你们二人留守在此,十天后我来接你们,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打击敌人。孔思松、大脚随队返回。”然后让他们再补充一些作战、生活物资。
    孔思松并不知道,和自己一起的三名卫兵,都是报考A大队失败的兵油子,原本就是杜仲的兵,经过A大队的入职训练后,作战素质又上了一个档次,杜仲就把他们弄过来当卫兵,准备再观察一段时间,安置到合适的地方。这次和孔思松一起执行任务,一是为了保护他这个英雄,二是再近距离评估一下,孔思松各方面的素质。
    “石头和竹竿两人,会把这个岛搅的难以安生的。”
    船队这次没有兵分几路回去,而是组成一支大队,浩浩荡荡地往回走,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水匪的袭击。“天黑之前,船队一定要划出芦苇区。”李金竹命令道。
    第一天的剿匪就这样完成了,杜仲看到船队完整回来后,才放下了忐忑的心,船队停留在这里,也并不安全,杜仲下令船队往远处开一些。经过这一次扫荡,这股水匪的远航能力下降很多:水匪为了灵活,都乘小船隐藏起来,大船藏在不同位置,几支船队行进过程中,将发现的船全都缴获,随着船队回来,水匪的大小船只也被带了回来。
    孔思松和大脚回到杜仲的旗舰,杜仲在听了李金竹汇报后,又听了其他人的情报,还着重问了孔思松的表现,社会调查局打听过他,他也想看看这小子有哪些长处。
    第二天,杜仲的船队来到第二处水匪巢穴,孔思松仍就请战,这次他指挥一个大点的船,职位是代理副排长,大脚仍和他一起,这处水匪已经有了准备,船队前进的途中,受到多次水匪骚扰,但水匪过不了他们的手雷关,只要感觉有水鬼,士兵们就会往船附近扔手雷,孔思松已经严令要把手雷扔的远一点,再加上这次的船大了不只一号,并没有出现船底裂缝的问题。
    李金竹仍是老办法,搬走水匪所有的物资,留下几名特战队员。这次没有缴获水匪的大船,看来大船都被水匪开走了,在这茫茫大泽,他们也没办法找到水匪们开着大船去了哪里。
    第三天的扫荡效果更差,只收到了一些水匪们带不走的物资,看来水匪知道不是对手,已经决心不与他们正面对抗。第四天几乎没有什么战果,只是安排了潜伏的特战队员。
    四天后,杜仲带着可怜的战绩回到了陆地:毙、俘敌不足百人,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当然,通过抓获的俘虏,杜仲也第一次知道,每个水匪窝点有多少水匪,算是明确了敌军的数量。
    大部分的收获都是在第一处,这处水匪原有一百多人,经过这次扫荡,应该还剩不到60人。第二处窝点,原本有七十多人,剩下应该还有六十多人。第三、四处窝点,没有抓到人,只能根据房屋情况推算,第三处应该原有150左右,第四处应该原有80人左右。
    有了敌军的大致数据,杜仲也好确定下一步的方案。经过几天的休整,杜仲开始第二次进攻,这次他带了大量的补给,准备长期作战,与水匪多耗上几天,第一步,就是根据热气球传回的信息,将水匪的大船一网打尽。
    水匪的大船其实是开到了湖心附近,在当前的侦察条件下,如果不能用肉眼看到,在如此大面积的水面上找船,确实是需要运气。得知了水匪大船位置的杜仲,带着十几艘船冲向湖心。
    又是快到中午的时间,杜仲发现了水匪的船只,水匪也会很快发现他们。杜仲的船队是十二艘船,除了杜仲的旗舰大一号,其他的船个头都一样,是标准的河湖作战型战斗船。
    发现敌人的铃声在每艘船上响起,水兵迅速到达战斗岗位,船队也分成了三组,各组按照战斗队形展开,两边两组向着水匪的侧翼冲去。
    十几分钟后,水匪也发现了杜仲的船队,原本的椭圆阵型,开始展开。从望远镜中看到,水匪的船只类型很多,一共32艘,大都是只能乘坐十几人的船,还有5艘船可以乘坐三十多人,最大的船,从规模上看,应该能装下近100人,但这船看样子已经很旧,而且没有合适的维护,性能堪忧。
    水匪准备采用的战术是跳帮战,可能还会使用水鬼来骚扰,这与杜仲船队的战术有代差,相对于杜仲船队的攻击距离,可以无需理会水鬼。
    水匪分成了大小不等的三队,朝着杜仲三组船队扑来,还剩下几条小船留在原地,似乎是没有打定主意,也可能是作为预备队。
    杜仲率领的四艘船,在距离扑上来的水匪不足一公里处集体右转,水匪看到转向的船队,以为敌人没有接近就逃跑,气势更足。
    等杜仲船队转弯完成,双方已经只有四百米不到的距离,这已经在迫击炮的打击范围内,但杜仲认为第一轮炮击,最好有些战果,就命令降低船速,暂缓开炮。
    等双方只剩200米距离时,杜仲命令开炮,这个距离,敌人攻击不到自己,迫击炮的准确度相当高,所以第一轮打击,就击中好几艘敌船,小一些的船,只要一发炮弹,就基本完了,要么是船沉,要么是人完,肯定丧失作战能力。
    杜仲的船队没有像海战那样,炮击后迅速远离战场,然后转向再开回来,而是沿着敌船过来的方向往前开,一直保持与敌船的距离,也维持着开炮的频率,这种单方面的炮击,等双方完全错开才结束。
    水匪一直想办法接近杜仲的船队,但他们的船速不行,双方船队完全错开后,他们也没能接近到攻击距离,这一次接触,至少让水匪损失了一半的人力,几乎所有的船都带了伤。
    杜仲船队一个转向,继续追击剩下的水匪,水匪已经开始逃跑,似乎不准备再次交战,但他们的船速度不快,一会儿就被追上,快追上时,就会有炮弹不停落下,将最后的一艘船炸沉。
    水匪看这样下去,结局只有全灭,就打出白旗,杜仲船队停止了炮击,当双方船队接近时,水匪船上跳下一批水匪,看样子是水鬼,船上的水匪也使用弓箭射击。
    这一次攻击让杜仲的水兵有了零星伤亡,杜仲的船也早有准备,排枪响起,很快就将水匪船表面的敌军压制,然后不停有人往水里扔手雷,防止水鬼接近。杜仲命令船队朝远离水匪的方向稍微转向,离开一定距离后,就命令开炮,这次是干净利索地将敌船炸沉。没有了船,水下的水鬼活下来的几率就低多了,杜仲不再理会水鬼,船队再次转向,向战场开去。
    另外两支船队也很快结束战斗,有了前面水匪被全歼的例子,后面的水匪投降时都不再耍花样。开始没有动的几支小船,直到战斗了一半,才调转船头,向着大泽更深处驶去,此时杜仲的船队已经腾出手来,一路追击过去。
    只要在目视距离内,这支船队那几艘船就很难跑掉。杜仲的船队占据着性能优势,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追上了最后一艘匪船,几炮下去,这只船就沉到水下,前面跑的船看逃跑的机会不大,都打出白旗,杜仲船队缓慢接近匪船,这次他们的枪手瞄准着每一个能看到的水匪。
    这是一次漂亮的大胜仗,在搜缴了水匪的武器后,两艘船带着全部水匪船,押着俘虏先行撤退。其余的船驶向汇合点,与那里等待的小船汇合。
    这是一次突袭,目标是第四处水匪窝点。夜间水路复杂,不适于进军,天亮的时候,船队开始进入芦苇丛,一个多小时后,到达小岛,上次这个小岛中,几乎没有收获,这次将它列为第一打击对象。
    小岛上非常安静,原来水匪住的窝棚,里面仍就一个人都没有,船队打出集合信号,上次留在这里的两名特战士兵过来汇合,他们说,“上次船队过来后,水匪又回来住了两天,被他们击毙了几人,然后就都逃走了,似乎是放弃了这个窝点。”
    船队马上返回,向第三处窝点赶去,结果仍是一样,第二处、第一处,水匪全部放弃,看来只能通过前面抓获的俘虏得到一些消息。
    孔思松全程参与了这次行动,可惜从头到尾,都是跑路,甚至枪都没开几次。
    不管怎样,杜仲此次行动也算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水匪的大中型船只和作战力量都被一网打尽,剩余的水匪很难再翻起浪子。
    回去后,自然是战斗总结,此次大捷,立功人员也有很多,孔思松感觉,自己没准也能把副班长的“副”去掉,事实上,除了把副去掉外,他还提拔为上士,获得了军校推荐资格,这可是迈向军官的必要步骤,前面他的班长刚获得了推荐资格,这次他又获得,他们班成了连里的幸运班。
新书推荐: 穿越1938 御兽:开局三星五费吞噬天地 侯门主母重生后,笑看渣男一家亲 穿越后,她携带空间成了王妃 开着网约车唱着歌,女明星请上车 惹她干嘛?笨蛋美人的嘴刀刀致命 我的幻兽主角模板 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 前任的前任的前任都来了? 谍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