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107章 化工中心(卷9 王丽主政 8)

第107章 化工中心(卷9 王丽主政 8)

    杜仲得胜回来,将情况分别向陈宇峰和王丽汇报,水匪之患去除九成以上,后方基本安稳。王丽对杜仲表示祝贺,并表示盐州市政将会到军营专门去慰问,同时请杜仲代表她,再查一下,为何有人会宣称大泽是他们家的祖业,矛头直指大泽边的张家。
    几天之后,王丽收到张国庆的来信,告诉她,盐州除了原来计划的化工中心外,陈宇峰又建议将这里建设成为临时北方兵站,暂时计划屯兵10到15个连,相关的建设都由陈宇峰安排,需要王丽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其实没有多少手续要办,盐州有金狼遗留的军营,王丽把整个军营都转给陈宇峰使用。
    王丽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大建设上的时候,金狼军兵败“汉国”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金狼皇帝完颜独术的朝堂上。
    金狼国此时的朝堂,与南陈国的已经十分类似,这是金狼多年学习南陈的结果,这让皇帝有了权威,也降低了金狼军的血性。
    听完军报,完颜独术没有着急发表意见,而是照例询问:“诸位爱卿,对于此事,当如何应对?”
    此时一名将军打扮的大臣跨出,朗声回答:“万岁何需为此等小事烦心,蕞尔小国,几名逃亡士兵,占了区区两个县城,就打出立国大旗,必不长久,我等无需理会,静等些时日,必会烟消云散。”
    一名文官打扮的大臣出列,沉声说:“皇叔此言差矣,所谓扫帚不到,灰尘不跑,希望这些叛逆自行灭亡,岂非缘木求鱼?况盐州乃产盐重州,丢失此镇,必将影响我国财税,还请我主早做准备。”
    皇叔将军冷哼一声,“丞相可知,在我金狼境内,号称大汉国的反叛有三,号称大唐国的有五,其它国号加起来,还有十几个。或呼啸山林,或占三五城,此乃心腹之患,此患不除,却去关心边境线上的两县小国,以我之见,我主可尽观此国扩张,南陈必剿之。况且我朝占据盐州,只一两年间,之前金狼帝国银从何来?”
    金狼皇帝似乎听进去了,不等丞相再说,打断道:“爱卿无需争论,既是两城小国,朕意可暂不理会,静待事变。皇叔仍需注意,莫使其做大。”
    “臣遵旨。”两位争论的大臣同时退下。
    金狼朝堂之上的争论很快就传到明崇岛。得知金狼国愿意观察他们一段时间,参谋部也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分析金狼当前面对南北两大战场,难有余力再开新局,但有了确切的消息,还是松了口气。
    再看南陈的情报,盐州已经属于金狼一年多了,他们的细作每月都能传回消息,最近的情报是,此城被一伙自称大汉国的人占据,之后就断了联系。
    南陈官方并没有将这个“汉”放在心上,甚至连个正式的商议都没有,一来“汉”是反金狼的,这点毋庸置疑,二来这个“汉”是从金狼抢的地盘,三来这些反金狼的小政权,在危机时都会向南陈求救,这是基本套路,这些草莽,只要日子过得去,就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过早和他们联系,都是碰一鼻子灰,等他们被金狼军摩擦一阵,主动归顺,才好谈条件。
    对于暗桩被端掉之事,这也常见,很可能是被人抓住了根脚,只要不影响其他细作,退一步说,他们把知道的全招出来,也没多大影响。
    这样一个奇妙的平衡,让参谋部得出结论,至少会有六个月的时间,不会发生大规模战斗,对于王丽来说是难得的,她把大多精力都转向了建设和民生。
    携两胜之威,几个工厂前期建设工作速度大为提升,特别是剿灭水匪之战,抓获大量水匪,录得口供当中,牵扯到本地不少大族,隔几天,都会有一批人被请去协助调查,而被协助调查后,有些人就暂时回不来了,想去看望,也只能在军兵的监视下说几句话,至于送些东西,一概不允。过去与衙门打交道,都能找上熟人,辗转递话,这次就不一样,不论找到谁,都面露难色,连礼都送不出去,追问原因才知道,原来的衙役,现在都只能打下手,几天前才有衙役因为递消息,也被抓了进去,昔日同僚的现身说法,让他们暂时选择明哲保身。
    化工中心的建设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王丽隔两天就要去一趟,这个路程成了工作当中巨大的负担,一是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安保工作非常复杂,人力物力消耗很大,二是对王丽本人,体力精力消耗也都很大。有时候,王丽选择在化工中心附近住几天,盐州城这边又会积压政务,一直没有两全之法。
    这一天,陈宇峰亲自过来,给她送来一个十人通讯小组,居然是电报组,这可解决了跨城通讯的问题,王丽心中高兴,说:“这可太好了,能不能再给我来一套,放在化工中心园区,这样我可以少跑几趟。”
    “这个真没有。”陈宇峰故做沉重地说,“现在只弄出来两套,一套在明崇岛,一套放你这里,现在只是实验,稳定性还不能保证,也许明天就出故障了。到化工中心只有二十多公里,用有线通信可能更好。”
    “有线也行啊,需要什么,我全力支持。”王丽笑着回答。
    陈宇峰:“需要铜,我们全部的储备都不够你用的,所以也别想了。”
    王丽叹口气:“白高兴了。”
    陈宇峰:“有了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还会远吗?这十人小组,六个人是维护、维修这套系统的,另外四人是机要人员,从人员配置上,你应该知道这套系统工作稳定性有多低了,所以,再等一段,等更稳定的产品吧。”
    陈宇峰这次来,还要去化工园区看看,作为化工行业背后最大的boSS,这个中心也是他力主建设的,连位置都是他选的,因为这离盐州城的距离,王丽没少吐槽他。
    到了园区工地,其实没有什么看头,大片的空地,和一小片临时住房,还有一处基本成型的厂房,这个园区选的位置偏,没有像其他园区那样,开始就大规模土建,而是先把土地买下来后,按标准,建设第一家厂房,这是给炼油厂的,这里距离石油产地很近,算是矿口冶炼厂。
    两人走进厂房区,工人正在吆喝着运送一个巨大的铁罐子,陈宇峰介绍说:“这个罐子,是咱们现在生产工艺的最高水平,原料还是我抢来的。”
    “抢?”王丽不解。
    陈宇峰:“咱们的资源还是不够,到处都用钢铁,还都是紧急需求,哪件事都不能耽搁,这是参谋部做出半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后,我从生产枪支子弹的份额里,划出来的。”
    王丽:“辛苦你了,我好像从来没有抢过这些东西。”
    陈宇峰:“只有我和张帅抢。一两个月我们就会碰一次头,定下一段时间各种行业最多能使用的物资。看起来是这化工厂,钢铁消耗量真是大。看那边的管子,也都是钢铁生产。如果不能找到新的铁矿石来源,三个月后,子弹的产量还要恢复,化工厂建设进度就不能保证了。”
    王丽:“盐州附近有一个小铁矿,一直有出产。”
    陈宇峰:“那个铁矿,换算成铁,一个月只能提供十几吨,近期那里要升级一下,争取让产量翻几倍,满足近期用铁需求。但升级又需要很多钢筋水泥,头痛。”
    王丽:“要不,在这里休息几天,大泽旁边山清水秀,会是很好的放松哟。”
    陈宇峰:“不了,老板说过几天他要来,他来了,你们好好聚聚,我就不在这里当电灯泡了。”
    王丽:“真的?太好了!”
    王丽有很多事情需要找个人好好聊聊,无疑最好的讨论对象就是张国庆,王丽感觉,在这里当老大,整天崩着个脸,再没有一个聊天对象,她可能会抑郁。
    张国庆十几天之后到了盐州,因为有了电报,他把自己的秘书队伍“张办”的半数人马也带到了盐州,急事就用电报指挥。王丽这次可以近距离学习“老板”的管理,其实也没有什么学的,但老板就是老板,感觉处理每件事都不慌不忙。
    张国庆此行,除了看望王丽之外,还要对盐州考察一遍,他去了化工园区、铁矿、盐场、油井,也看了农田、集市,还专门到大泽里荡舟,花了十几天时间,走的时候,安慰王丽说,要不了多久,盐州就会成为真正的副中心,那时候会经常来。
    回到明崇岛,张国庆马上布置了一个紧急工作,要求以三个月为期,完成炼油厂正式投产、铁矿石产量增加一倍、第一代内燃机生产100台,试制货车样品等四件工作。
    计划发展部将这四件事分解成了二十多件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工厂,这二十多家工厂又上报了大笔资金需求,总额达到二百万两,发展部经过分析,砍去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最后批准了一半多,这个过程又花了半个月,距离三个月就只剩了两个半月。
    参与大会战的工厂都是攒足了劲,只有在大会战中能够出色完成任务,才有可能拿到更多的订单,而大会战中表现不好的工厂,以后一、两年都会被排除出计划发展部的订单,损失巨大。
    回到盐州的王丽,将精力转向施政,她的第一目标是公平和文明,这就需要把施政的各种思路、措施宣讲给百姓,此时的她,遇到的问题是,她的想法要么传达不下去,要么传下去,下面不理解,她正在努力思考在另一个时空的管理者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她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开会,开小会效果不错,如果人多了,效果就不能保证,平时她组织的会议,大多就十几人参加,现在她有强烈的感觉,参会的人把她的想法吃进了肚子,而没有很好的传达下去。如果开大会,效果不好不说,成本还很高,参会的人有些需要提前一天来,路程、住宿和吃饭都要花钱,这种会每年开一两次还可以,开的多她受不了,开会的人也受不了。
    再就是组织学习,现在整体识字率不超过2%,每次学习都会闹出很多笑话,想想都是头痛,想到这里,王丽揉了揉太阳穴,往后靠在椅背上,长出一口气。
    看来问题不是几天能解决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想到这里,她心中突然有了灵感。和陈宇峰的钢铁资源一样,思想转变也要统筹考虑,第一步,也是基础,还是识字率。
    盐州的各种学校已经建立起来,但仍旧不能满足需要,百姓还没有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此时,只能先采取强制措施。她有了一个大致的计划,准备用一年半的时间,把识字率提起来。
    强制的手段是,凡是要领工资的人,半年内必须识字500个,伴随的要求,就是让世界报在盐州开个分部,专为盐州人出一份报纸,百姓能够通过报纸学习,还可以通过报纸发布政策,组织讨论,把政策内容送下去。
    王丽和世界报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她的招呼一到,世界报就派来一个小组,还有总编的一封信,说明明崇的世界报已经自收自支,派往盐州的小组,短时间肯定无法养活自己,还请王州长多多照顾,意思就是要她发工资。
    王丽自然不会在乎这十几人的工资,于是成立了州府宣传教育局,专门负责报纸。
    按王丽的要求,报纸暂时只出两版,第一版是政策宣讲,要多下去采访百姓对政策的理解,引导百姓正确理解,第二版就是把识字教材搬到报纸上,每次报纸都要介绍几十个字和例句,以报纸的进度为准,统一州府所有人员的学习进度。
    看起来简单的要求,宣教局也很难完成,再次求援世界报,最后协调来一台明崇淘汰的简易印刷机,编制上又增加十几人才能做到本地出报,第一期报纸需要迟后两、三天才能排完。对于这样的结果,王丽也只能接受,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进度。
    好在即使迟了三天,新闻依旧是新闻,这个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很慢,三天后的新闻,对大多数人来说,也都是新鲜事。
    盐州日报只印一千多份,送往盐州和大水两地,按要求,每个村都要有,还要有人负责宣讲。
    第一份报纸出版的时候,张国庆居然又来到盐州,王丽真是喜出望外,她有一种感觉,只要张国庆在旁边,她的决策都很有信心。
    没有其他人的时候,张国庆问她:“当这个盐州州长,有什么体会?”
    王丽:“总体感觉就是人心隔肚皮,似乎各部门落实工作都是在拖。”
    张国庆:“有这种感觉,你需要深入到最落后那个部门,感受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困难,你深入进去了,能够和下属共情,他们也就会进步,最落后的部门进步了,整体工作就会进步。”
    王丽:“我也早想这么干,这几天我就专门抽出时间,到工业局蹲几天。对了,你怎么有时间又过来了?”
    张国庆:“我们三个做了推演,认为当前影响我们实力提升最大的瓶颈,仍然是钢铁产能,你这里又有铁矿,虽然矿场改造时间需要八、九个月,经过评估,当前增加人力投入,同时重新组织钢铁生产,就能够提升产能到月出产50吨,这个产量对我们太重要了,而这个工作只需要两个月就能完成,而且,这两个月之内,产量又能逐渐提升,对我们整体实力上升意义最大。”
    张国庆换了个姿势,继续说:“之前,我们每月有200吨以上的钢铁产量,如果能再增加100吨,近一年内钢铁都不会是我们的主要问题,那时候火药和其他东西就会成为新的瓶颈,这就需要加快这里化工厂的建设进度,所以,大概半个月后,陈宇峰也会再来,推进几种火药的生产,如果九个月内没有战争,我们的生产能力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整体实力会是现在的两倍。而这期间需要每个节点都能抓住,所以,这次我来了,还会在这里住一个月,核心任务就是提升钢铁产能。”
    王丽:“那我就放心了。”
    张国庆:“我看你满面愁容锁不住的样子,咋回事?”
    王丽:“怎么说呢?就是感觉事事都不太顺心,想办的事,似乎都没有达到想要的进度和效果,有点自我否定。”
    张国庆:“完美主义者啊。我有几个问题,你听听。”
    王丽:“嗯。”
    张国庆:“意外到科兰岛之前,你是做什么的?”
    王丽:“财务,嗯,确切的说,是出纳。好久远的事情啊,我都快忘了。”
    张国庆:“那个时候,我是做什么的?”
    王丽:“老板。”
    张国庆:“我们公司大吗?成功吗?”
    王丽:“特小,要不是你意外救了个大人物,公司随时都会关门,你那个时候才30岁,就有些掉头发,现在反而满头黑发,真是神奇。我那个时候挺没心没肺的,就等公司关门了,再换个地方上班呢。嘻嘻”
    张国庆:“我们一个小公司,到这个地方,能搞出这么大的排面,你还不知足?”
    王丽:“这样说啊,也是,看来我是膨胀了。可是,这种很多东西都不在控制的感觉,实在是不舒服。”
    张国庆:“这个心态调整,还是需要你自己慢慢来,会有一个孤独期。小陈我们两个轮番来看你,也是为了缓解你的情绪。”
    王丽:“这样啊。总感觉行政团队不算特别给力,这个怎么破?”
    张国庆:“说到底,就是用人和分钱,激发积极性。分钱相对简单一点,行政团队根据级别,已经有了一套规则,首长可以再根据工作,临时调整一些,能够稳定队伍,还能做出一些成绩。用人就难了,一是难在发现人才,乍一看,都是人才,说起来头头是道,只能看实际的成果,我在粮食涨价案中,看到了杜阿成和孔思松的成绩,就嘱咐下面关注这两个人,在纺织工业上,发现了卢高飞,就安排宗孝先关心一下。只是这样的人还是太少。再就是人才的管控,管不好,人才的破坏力更大,确实难。”
    王丽:“就盐州现在的情况,有什么好主意吗?”
    张国庆:“没有很好的办法,还是用最土的办法吧。先把你两个副州长的位置宣传出去。”
    王丽:“好吧,当官真是个劳心劳力的事。”
    张国庆:“再坚持几年,等形势稳定,我们就可以退休了,现在咱们这个小火苗,随时都会被扑灭。这几天你可以随我一起去铁矿跑跑,也算散心。”
    王丽:“好吧,这样散心还挺别致的。”
    王丽也是很忙的,说是陪同张国庆一起去铁矿场,也只耽搁了两天,说实话,她的管理经验大部分也是学自张国庆,这又是一次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他感觉张国庆的管理仍就是“多观察,少发令”。
    有张国庆在身边,王丽的效率提升了不少,2天时间落下的工作,很快就补齐了,她又拉着张国庆,穿上长袍,打扮成本地人的模样,到酒楼吃饭。
    虽说盐州已经收复了好几个月,但盐州高级官员还是很少出现在百姓面前,而且,他们要去的地方,评估还不算是绿区,因此,这个决定让留守的安保副司令杜仲很是为难,但想到两名大领导想私下体验生活,只能提前在酒楼里外安排足了便衣,自己也亲自守在酒楼附近,以便随时应付可能的危机。
    王丽扮成了一个小伙,以她的身高,在这个时空,并不算矮,张国庆则是贴上了一缕长髯,两人走在一起,像极了一个富户带个小兄弟,一点都不违和。
    酒楼的大堂历来都是各种消息或者是谣言传播的场所,这几个月盐州无战事,再加上王丽各种建设投入巨大,不少银子转换成了盐州百姓收入,所以这酒楼生意就比较好,两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张国庆对这些语言辨识度有限,王丽却已经能够听懂,而且里面的人名、地名她都熟悉,倒是让她心中的八卦之心燃烧了一阵。
    张国庆知道,他们两人这一趟,安保上肯定会费大力气,所以不敢多待,见大堂人数开始减少,王丽也吃的差不多了,就和王丽商量尽快离开,王丽意犹未尽,想到安保人员的辛苦,也只好起身。
    回去的路上,王丽问张国庆:“唉,吃饭的时候你听啥了?”
    张国庆疑惑地回答:“啥?”
    王丽神秘一笑:“我可听到了些东西,和我以前的一个怀疑有些对照,我得查清楚。”
    张国庆知道王丽疑心病又犯了,急忙说:“等事情都弄清楚了,再下结论,千万别一开始就下结论。”
    王丽一笑,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有张国庆在这里,王丽的各种决策过程都短了不少,张国庆有些害怕,自己在这里,会伤害了盐州的发展。
    王丽落实自己疑心的过程,并没有让张国庆参与。她很享受这个过程,但在事情没有确定前,她是真不想让张国庆参与,万一不是自己原来想的样子,肯定会让张国庆笑话她一段时间。
    王丽听到的内容,其实只有几句,应该是移民局一个下层职员的话,他是给谁说的,应该也是某局的一个下层职员,内容就是:“别看移民局现在是清水衙门,过不了一年,就会是最好的局,甚至好过工业局。”
    王丽本想亲自化妆成新移民,感受一下移民局的服务,但想到又要化妆,又要安保,实在太过麻烦,只得作罢,安排两名亲信,代替她去“体验”。
    这一体验不要紧,他发现移民局基层的索贿几乎是公开的,虽说新来移民发放物品、土地和房产都有标准,但在标准之下,可以做手脚的地方太多了,物品质量有高有低,土地和房产之间距离有远近,土地也有差别,移民官会很客气地告诉移民,想要更好的,那就付出点代价。
    盐州并不算是安全区,移民数量其实不多,只有三名移民官,居然出现了公然索贿的情况,这肯定影响了“大汉”政权的形象,王丽自然要严肃处理。
    审讯完成后,王丽又专门抽出时间,分别和三人聊聊,这三人都知道,如何处理就掌握在这位女王手中,当王丽让他们将功抵过时,都将自己知道的、听说的情况吐了出来,这下王丽可是掌握了不少信息,远超民间的传言。
    发现问题简单,对于一个领导者,如何处理这些蛀虫,反倒比较困难,因为各种规章并不完善,如何处理也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可是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更多的问题。
    处理的轻,会让其他人不再畏惧,很可能起到反效果,处理过重,也会影响人心,特别是,这还是一个动荡年代,群敌环绕。
    王丽拿不下主意,还是和张国庆商量。张国庆仔细看了这三人的罪行,在屋中踱了几步,说:“乱世当用重典,但又不能要了他们的命,只能把他们的危害往后推。第一,没收全部财产,第二,5年徒刑,其中不可以被特赦,但可以参加将功抵过的行为。”
    王丽:“那个移民局长,是不是也要处理?”
    张国庆:“管理不善,降职处理,调到相对闲一点的局当副手,或者再降一级,把丰化的移民局长调过来当局长。”
    “盐州移民局的问题,可能在其他地方都有,我看有必要在各地移民局搞一次行动,抓一些害群之马。”
    王丽没有想到,自己在盐州移民局的一次调查,扩大成了整体的反腐行动,而且范围越来越大,直到两个月后,张国庆才叫停了这次行动,并对一部分人的过激行为进行了批判,也还了一部分官员的清白。
    盐州铁矿的改造也受到了反腐行动的影响,成为张国庆叫停反腐的直接原因,铁矿改造完成后,辖区钢铁产量扩张不少,而且还在继续扩大中,一直在限产的子弹工厂,恢复了全负荷运转。
    盐州化工园区也投产了三家工厂,已经可以小规模提供汽油、柴油、盐酸等产品,而原来的盐场则全负荷运转,除了提供给化工厂当原料外,还平价销售到盐州各处,因为这个价格远低于南陈和金狼,两国都有不少人专门到盐州倒卖食盐。
    对于已经成熟的制盐工业,王丽并不准备投入过多精力,只是一进入4月,她就明显感觉到,盐州的空气质量下降很快,想想这可是没有工业的时代,为何感觉空气如此差?
    略一打听,就知道这是盐州传统工业煮盐导致的。在盐州,只靠阳光很难把盐制出来,他们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把已经高度浓缩的卤水放进大锅里煮,燃料自然是随处可见的稻草、木柴,每家盐场,都有几百几千个露天炉灶,想不污染也难。
    工业局的阮局长知道王丽关心煮盐后,专门又到盐场考察了几家,着重关注他们的生产工艺,回来后将此时的盐业生产情况做了概括性的描述:
    煮盐对劳动力要求非常高,属于劳动密集型加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盐州海滩大大小小15个盐场,晒盐环节直接雇佣了将近六千人,这些大都是身强力壮的汉子,参与煮盐的有将近三千人,这些人有些是干不了晒盐的老盐工,还有些是盐工的家属,另外还间接雇佣接近三千人,这些人主要是提供柴草,维修设备之类,可以说,此时的盐州城外,还有一个围绕煮盐工业而自然形成的县城,这里的人,要么参与制盐,要么为制盐服务。
    从制作工艺和效率上,出身机械所的阮局长有不少改造建议,但他知道,自己还是不提这些建议为好,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所以他的建议是,由明崇岛派出一个联合技术小组,提供整体的改造建议。
新书推荐: 匆匆那年2 反派:攻略心死,我果断拜入魔门 快穿:好孕爆棚后,只想带娃跑路 爱情公寓:我成为了电台主持! 穿越兽世,绑定神豪炮灰拯救系统 三国:化身孙策,从占荆州开始 你好,我是暴怒代言人 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 凡人流之灵狐修仙传 反派炮灰是天然钓系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