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127章 粮食危机(卷10 有限扩张 15)

第127章 粮食危机(卷10 有限扩张 15)

    郭小威不知道,他被调去管理煤矿,是因为自己那一份报告,他在参谋部有时也经手一些奇怪的命令,都是陈宇峰直接下达的。他能感觉到,这次从二线军队,转到地方驻守军队,肯定也是陈宇峰的命令。
    他是一个人去中云县的,他到的时候,他的连队还没有到,就先去拜见负责煤矿的席一鸣,这个席一鸣,他原来也认识,是个老牌排长,在港口守卫那一仗里,受了重伤,靠着顽强的毅力,硬是挺了过来,打仗是不行了,就转了行政。
    对于这些流过血,拼过命的前辈,郭小威还是非常敬重的,虽然席一鸣已经没有军职,郭小威还是先标标准准地行了个军礼。
    两人先是客气几句,才转入正题,也就是开采运输任务。一说到这个任务,席一鸣就唉声叹气,他来之前,并不知道煤矿产量与目标差距这么大,如今每月连两千吨的产量都不够。
    按席一鸣的解释,现在矿上有工人800,每人每天下井只能两到三次,一次能背出来40斤煤,就是把背煤工人都累死,一个月也就能背出来1500吨。
    两人都不是工业口出身,知道这事只能让工业口的专家来解决,于是转换话题,开始聊些别的,大汉基层军官和干部,都会吐槽大汉的某些奇怪要求。
    两人一聊,发现对方都算是“激进派”,认为“上面”政策过于保守,明明战力远超金狼和南陈,却偏居海边,几句话一说,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他们不知道,他们就是因为“激进”,才被派来采煤,煤是工业粮食,没有煤,工业就转不起来,没有工业,军事就没有基础。所以,他们来的时候,上级都会在送行时说一句,“你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没有你们的努力,我们的军事能力会大幅下降。”
    席一鸣的计划,是把煤矿生产稳定下来后,他就回明崇岛去请专家,尽快确定改造方案,把产量提起来。
    比起缺煤少铁,如今更让明崇岛高层睡不着的,是粮食危机。
    辖区已经有三十多个县,需要吃饭的人,不知不觉,已经从几千人,扩张到超过一百万人。
    大汉辖区,都是鱼米之乡,粮食产量比较高,再加上长年对外采购粮食,前些年,大汉的粮食一直都能保持半年以上的存量。
    自从占领盐州后,四年扩张了二十多个县,粮食需求大增,库存下降很快,如果再继续下去,大汉的第一次粮食危机就要到来。
    第一个察觉到粮食问题的高级官员是宗孝先,行政办下面有个小组,专门负责粮食调拨,发现建在明崇岛的粮库存粮下降比往年快,看流向,有一半是调向新的收复区,于是专门写了个简报。
    张国庆在简报上批示,“尽快摸清各县库中粮食存量,以及预估月度消耗。”
    半个月后,统计结果逐渐收回,宗孝先把统计结果列出来,得出结论:“最悲观的预测,总体存粮只有两个半月的消耗。”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刻意没有去考虑,比如,新收复区百姓手中的粮食,未来两个半月中,新收获的粮食、可能外购到的粮食等。
    针对这个数据,张国庆召集王丽、宗孝先、陈宇峰等人,开了个小范围的会议,内容就是粮食安全。
    宗孝先在会前,已经做了些功课,他先介绍了粮食库存情况,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加大外购数量,降低新收复区的粮食调入。”
    这两个措施的效果是明显的,但张国庆并不满足这些,辖区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显然不可持续,他把这个问题抛出:“如何在几年内,自产粮食够吃?”
    宗孝先没有准备这个问题,他解释道:这里的农民,种粮的比例低,也有引导的原因,比如,各类经济作物,在这里更容易换到银子,进而比种粮有更高的收益。
    张国庆显然不满足这样的解释,他要的是战略安全,没有粮食,自然没有战略安全。
    他提出几点意见:
    各县成立农业局,负责管理粮食生产相关事务,基本要求是本县内生产的粮食够自己吃,以州为单位,州府必须为本州粮食安全负责,州内有些县土地先天条件不好,压力要放到其他县里。
    明崇岛成立粮食总公司,管理各县粮库,负责采购、囤积粮食。
    近期加大粮食采购,特别是南陈的粮食采购。
    粮食局与研究机构结合,提出粮库建设标准,减少粮库内因发霉、虫鼠害等造成的损失。
    宣传部门加强节约粮食的宣传,执法部门对浪费情况加大打击。
    农业局内成立农业技术部门,从种子、农用机具等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宗孝先记录下来张国庆这一大段要求,心中知道,这又是一个大工程,不仅是机构改革,还要新建好几个机构,这需要他忙好几个月了。
    经过干部局推荐,宗孝先筛选,报给张国庆的农业局局长是邬加卫,他是明崇岛各局中,考评靠前的局长,农业局是重要的局,来一个优秀的局长是必要的。
    张国庆和他谈话,让他思考如何发展农业,不仅是粮食,还有各类经济作物,列一些优先事项。
    “民以食为天”的道理,邬加卫也懂,张国庆又从战略角度给他讲“无农不稳”,农业是发展的基础,邬加卫听了挺新鲜,也对准备任职的岗位有了认识和期待。
    粮食总公司总经理叫萧子锋,原来是搞远洋贸易的,有十年远洋经验,只是身体有些问题,打了几次报告,希望能回来找个职位。
    张国庆原来听说过粮食各环节都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对粮食总公司的人员也干预了一下,不仅将原来行政部门中负责粮食工作的人员调进总公司,还在社会调查局中抽调互不认识的两人,安排进公司。
    农业局成立后,邬加卫一方面到处抽调人手加强局里的力量,一方面也到各处调研农业现状,一切迹象都表明,年内马上就是一季丰收的水稻,会解决今年的粮食问题。
    粮食总公司也有类似的预测,甚至都报告要求减少外购粮食数量,因为前一段大量采购,导致多处粮库已经装满,采购来的粮食成本又高,实在是不划算。
    张国庆看到这个报告,要求粮食总公司想办法租用私人粮库,加快自有粮库的建设,采购粮食工作还要继续。
    虽有这样指示,粮食实际的采购工作还是慢了下来。
    此地的六月,本是连阴雨的天,今年的天却象是被捅了个窟窿,暴雨连续下了几天,一时间沟河俱满,有些低些的房屋,只能露出个屋顶。
    受灾最严重的是明崇岛附近,这一季的粮食基本就绝收了,刚刚就任农业局长一个月的邬加卫,甚至连下去看情况都做不到,水流太急,不安全。
    幸亏各县此时都已经装了电报,从电报返回的消息看,盐州北的县灾情不大,盐州以南各县都无法估计损失,因为他们也被困在县城中,暂时只能先解决城中灾情,城外情况还无力顾及。
    大水过了半个月才逐渐退去,又过了半个月,灾情汇总才到,受灾特别严重的有十个县,不仅是地里种的全部损失,原来粮库中的粮食也有些被冲走,没有被冲走的,也被水泡过。
    新成立的农业局组织农民救灾,发现大量住房都被冲毁,本来农民的房子都以土坯为主,水泡后很容易就倒塌。
    农民们无家可归,也没有吃的,一旦处置不及时,就变成流民了。
    看到农民的处境,邬局长知道,他手上的时间不多,如果冬季来临前,不能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今年冬天就会冻死不少人,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先让人有吃的,能活下去。
    真是千头万绪!邬局长脑壳很大,刚来这个局,就遇到这号称百年一遇的水灾。对应的工业口情况就好很多,工业园区建设指南中,第一条就要求园区位置要选择相对较高处,如果不是相对较高处,一定要垫高才能建房。所以工业口虽有损失,但很快就恢复生产了。
    从灾区一线回来后,邬局长将情况专门汇报给宗孝先,第二天他就被叫去开救灾专题会。
    邬加卫介绍了灾区情况,百姓衣食都没有着落,好在是夏天,忍一忍住的问题就解决了,但吃就困难了,一是没有东西可吃,二是水也不干净,有些地方已经有了小规模的疫情。
    至于解决方案,邬加卫建议在各县城周边设置施粥点,让灾民先活下去,这样就需要将灾区没有被冲毁的粮仓打开,不足部分还要再运送。
    粮食总公司萧子锋,手上只有灾前各县存粮情况,受灾情况还没有统计过来,有一点可以肯定,各个县城中的主粮仓,可能会进水,不会完全冲毁,也就是说,各县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能坚持几天不好说。
    张国庆对这个施粥方案不满意,他理解的救灾,远比邬局长想的复杂,需要的资源也多的多。
    第一就是要成立救灾联合指挥部,军队和地方政府都要参加,军方由陈宇峰担任总指挥,每个受灾县要投入两个连的兵力,外加县里各种民兵组织,协助救灾。
    军队的作用,主要是补充地方行政力量不足,军队要指导、参与各村的生产自救,负责发放救灾物资。
    农村要尽快稳定人心,先让灾民吃饱饭,然后考虑补种作物。
    之后尽快开始建房,要争取在冬天到来前,解决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这些工作带来很多附带的问题,比如生产自救需要大量的工具,这些工具生产、运输要在第一批粮食到位后开始。
    再比如,一下调来二十多个连,外线防守必然有很多漏洞,如何去解决。
    还有,建房如果要建成砖房,就要先建窑,需要的燃料从哪里来。
    总体来说,这个事情一旦展开,会逐渐清晰,现在可能花多少钱,需要多少物资,与会人员还都没有数。
    会议结束后,萧子锋留了下来,张国庆单独给他布置任务:尽全力在南陈收集粮食。
新书推荐: 穿书后全家偷听到我心声杀疯了 穿越1938 御兽:开局三星五费吞噬天地 侯门主母重生后,笑看渣男一家亲 穿越后,她携带空间成了王妃 开着网约车唱着歌,女明星请上车 惹她干嘛?笨蛋美人的嘴刀刀致命 我的幻兽主角模板 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 前任的前任的前任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