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128章 救灾(卷10 有限扩张 16)

第128章 救灾(卷10 有限扩张 16)

    南陈也受灾了,从南陈传来的信息看,受灾面积也很大,但绝收的区域不多,今年减产是必然的,从往年经验看,粮食价格会一直涨到下一季收获。
    一场灾情,让所有机构都高速运转,工厂也全负荷开工,机械厂生产的工具,比灾民手中的工具质量好很多。以前因为钢铁数量不足,一直都是限制生产,在当前“救灾第一”的口号下,农具生产终于加足了马力。
    在煤矿当领导的郭小威,也收到了加大产能的通知,只是给他的任务量,他根本没有能力完成:他每天产量要提高到80吨,两个月后要提升到100吨。
    现在他的煤矿,每天30到40吨是正常的量,提升到80吨,就什么都缺。令他郁闷的是,这个还是军令。
    煤矿的机械化改造还没有开始,想要完成任务,只能想别的办法。郭小威和席一鸣想到了“诸葛亮会”,这是部队里面对困难时的一个传统办法。
    诸葛亮会效果显着,提了几十条建议,在没有增加人的情况下,煤矿产量增加到了五十多吨。
    明崇岛及时送来一批设备,也提升了采掘效率,但离60吨还有距离,关键是运输太困难了。
    灾区,陆高县,小张村。
    这是离明崇岛比较近,受灾又严重的一个小村庄,只有四十多户人家。
    这个小村算是个富裕村,靠着陆高纺织园区的巨大需求,小村家家户户都养桑蚕,手上都有不少钱。
    一半人家都盖了砖房,大水之下,虽有损失,房子主体都还结实。还有二十几户,仍是土坯房,家当算是全冲走了,有几家情况好一点,还剩个垛,有些冲的连地方都找不到了。
    按张国庆的要求,农业局长邬加卫来到小张村,现场调研。指挥是不是得当,关键看“政策是不是接地气”,能不能真起作用,而不是变成面子工程。
    邬加卫到的第一天,正好支援的士兵也赶到。那士兵也得到了通知,知道来的是个大官,于是立正敬礼:
    “报告首长,上士许三才、程事,奉命负责小张庄工作协调,已经到位,请指示。”
    邬加卫也见多了这种场面,就按标准的程序回答:
    “按计划执行。”
    “是。”
    许三才、程事与村长做了沟通,邬加卫也在旁边听,并不插话,只是拿纸笔不停的记,得知村里如今最大的困难,是粮食和住房,有几家人去城里买粮,听说也不好买,况且一半人家都被水冲的只剩下人,原来存的钱货都没了,此时就算是有粮,不少农民也没钱买。
    天气比较热,农村人,没地方住暂时还能忍,但没粮食是会出大问题的。
    许三才让村长先找一些身体还算强壮的人,跟着他们去县里领粮。
    程事则留在村里,和村长一起,组织老弱病残捡拾树枝,清理村子。
    程事把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讲明灾后暂时不能喝生水,一定要烧开才行。邬加卫的卫兵就负责烧水,烧水的锅是从房子还在的村民家借的,他家里剩下的东西也不多了。
    小张村离陆高县城有二十多里,许三才带了30人去领粮,路上就走了三个钟头,人都快虚脱了,好在到县城后,有专人接待,每人都送了两个竹筒茶杯,这种茶杯是可以密封的,回来的时候,就有水喝了。
    一行人休息一会,又被叫去吃饭,也是简单的军用口粮,味道一般,还限量,但对于受灾断粮几天之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发粮之人看小张庄来的人都没有交通工具,就建议他们每人只背十斤,再多肯定有人要累着,灾民的身体状况都不太好。
    许三才想想也是,他配发的有自行车,但很多地方道路冲毁,还没有走着方便。陆高原是基础条件最好的县,原本的道路系统比较完善,现在抢修的队伍还没有到位,各种轮式运输工具都不好用。
    留在村里组织重建工作的程事,以军队的名义,借了村里富户的粮食,先让村民都吃了一顿半饱的饭。
    许三才带队,傍晚才回到村子,看着他们每人都大汗淋漓,又背着粮食,村里压抑多天的气氛,终于活跃起来。
    邬加卫又与许三才聊了一会,得知县里组织工作还算到位,只是排队时间有些长,知道因为是第一天,以后会好一点。
    道路修复问题,他要回去讨论一下,再决定如何解决。
    傍晚天色仍很明亮,邬加卫趁着夜色回去,他要看看各县发来的简报。
    第一次救灾,其实都没有多少经验,张国庆也在电报房等消息。
    从陆续收到的消息看,各县解决粮食问题前,更要先解决交通问题,县城临水的还好一些,虽说码头也有损坏,效率有所降低,好在还能使用。
    不临水的县城,想要把粮食运到县城,就只能靠肩挑背扛。
    更为严重的是,到现在为止,井北县还没有联系上。
    邬加卫带回来现场的感受,张国庆听完后,同意他的几项建议,要求各县加快道路修复工作,标准可以不高,临时能过就行。
    张国庆又增加了几条,紧急向自行车厂采购一千辆三轮车,钢厂将炉渣装船运往受灾区域,再派两个连,带电台到井北县,每天中午、晚上都要往回联络等。
    第三天,又进去的两个连终于将电台送到井北县,井北的电台被水泡了,县通讯组的备件不足,无法修复。先前到县城的两个连,已经开始工作。
    井北的县城受灾严重,伤亡也比较大,传回消息时,县城已经清理的差不多。
    张国庆几人的精力都在救灾上时,北边传来了个坏消息,刚刚占领的滕州,又被金狼军抢了回去,派去的州长和一干民政人员被救回来一半,防守滕州的苏慕武连,损失了大半,活着回来的只有二十多人,苏慕武本人受了重伤,被士兵抢抬了回来,能不能保住命,还不知道。
    这是汉军成军以来,最大的损失,也是正连级主官首次重伤甚至阵亡。
    金狼军这次战机抓的相当好,原本滕州作为突出部,至少要放三、四个连防守,前期已经到了两个连,郭小威去煤矿时,带走了一个连,还没有来得及补充,就来了水灾。
    下雨时,滕州也是暴雨不断,各方都没有办法在这种天气下调兵,雨停之后,大量兵力都被抽去救灾,滕州兵力一直没有补充,参谋部也怕出事,不停指示滕州做好侦察和乡民发动工作,弥补兵力不足。
    但还是出事了。
    滕州丢了后,陈宇峰手上除了孔思松的教导营,根本没有机动力量,教导营此时正好因为大雨,没有返回驻地,还在薛县驻守,离滕州算是最近的重兵集团。
    陈宇峰只好再次将命令下到孔思松部,随同命令到达的,还有一个带着电台的通讯组,这意味着陈总已经将教导营当做主力部队看待了。
    夏天真不是打仗的好时机,教导营在原滕州守备连的带领下,避开白天火热的太阳,只在早晚凉爽时行军,用了好几天才到达滕州城下。
    第一次占领滕州,部队一到,金狼军就跑了,这次大军到达城下,金狼守军仍在。
    孔思松远远地看滕州城,城门已经关闭,护城河也是满水,城上有士兵驻守,似乎已经有了准备,就先下令扎下营寨。
    苏慕武连里的士兵,也不了解占领滕州的金狼军,他们半夜被偷袭,等反应过来,已经损失一半兵力,晚上视野又不好,只能撤退,又要保护行政人员,撤退中,又损失一半人。
    不清楚敌军情况,孔思松不打算贸然攻城,他也派出斥候,四处打探这伙金狼军的来历。
    经过打探,孔思松惊奇地发现,这些金狼军居然是与毛海涯对峙的陆有恨部。知道了守城主将,并不知道城中有多少军兵,抓到的敌军有的说五千,有的说一万。
    滕州是大城,里面驻守上万人也没有问题。
    滕州城四门紧闭,孔思松不知道城中情况,就利用电报问毛海涯,一天之后,毛海涯回信,说陆有恨部这些天都很少行动,从种种迹象上看,陆有恨在连州附近的大营中,人数已经不足一万。
    参谋部根据这些情报,指示连州附近部队,向毛海涯部集结,争取一举击破陆有恨的老巢。
    得知城中可能有超过一万金狼军的孔思松,此时有些犯难,硬碰硬损失不可控,己方又没有合适的地形阻击陆有恨的骑兵,贸然进攻风险不小。
    城中的陆有恨心中也是焦急,对面大汉军人数虽少,战力却强,如果本方进攻,对方依托大营,会让自己损失不少,但对方来了几天,每天只是派骑兵绕城侦察,并不进攻。
    更可恶的是,对方只堵了一个城门,另外三处城门都没派兵,这是明显给自己留了条生路,现在对方不进攻,每天都有人偷偷溜走,逃兵从第一天只有几十人,到昨天晚上已经有了上百人,只是不知道,这些人出城之后,有没有被汉军埋伏。
    几天后,城中传来陆有恨的大营被破,人员物资都损失很大的消息。陆有恨有些急了。
    他可不想和大汉军对耗,他接受的军令,只是在大汉军这里保持军事存在,给对方一些压力,可没有拼命这一说。
    况且,他这次进城,收获相当多,可不能折在城中。他的收获,是五十多条大汉的快枪,三门炮,子弹也有一些,本来是准备等大汉军进攻时,让他们也尝尝味道,可惜大汉军一直不进攻。
    想清楚问题的陆有恨,在一个晚上偷偷出了城,第二天孔思松得到战报时,陆有恨已经离开十几个小时了。
    滕州第二次收复,仍是没开几枪,但这次收复后,参谋部派过来八个连,还有一个武工队,又雇佣了不少当地劳力,加强县城的防御。
    滕州战事结束时,水灾第一阶段救助也基本结束,受灾的百姓,都编到村里的小组,口粮问题完全解决,疫情也没有大范围扩散,村子里面的垃圾全部清理出去,原来建筑物的废墟也都清理干净。
    邬加卫根据张国庆的指示,开始了以生产自救为主的第二阶段安排,也就是整理田地,互助建房。
    每个县都有配额的煤炭供应,专门用于烧砖,这次新建的农民住房,都有几个要求,主体是砖结构是最基本的,还有就是尽量建在高处,如果实在不能建在高处,也要把地基加高,降低水灾影响。
    盐州的木器厂也突然收到了巨量订单,木碗、木茶杯这种易耗产品,都是数万的订单,传统产品梳子,订单量也上万把,木器厂的库存全部被消化不说,工厂还要连轴转几个月。
    分散在各县的家具厂,原来生意都一般,如今也都有了大量订单,都是最简单的样式,完全不要花型,只要能用就好。家具厂加班加点,也满足不了需求,这些简单的家具,也只能满足家中有些财力的家庭。
    忙了一个多月,救灾工作算是告一段落,各个部门都在总结。
    粮食总公司的席一鸣是第一个来汇报的,他心里着急。这次救灾,粮食投入上可以说是,县里需要多少,他们就调拨多少,生怕影响了县里的工作,这也造成了两个负面后果,一是到县里的粮食存在浪费的情况,二是粮库里的存粮下降太多,已经只能够一个月了。
    张国庆知道,外购的粮队近期会回来一些,只是海运受天气影响大,又是夏天,平时船队都不出海,这次出海,也是无奈之举,有些赌的意味。
    南陈的粮食一直在涨,雨灾刚过去,粮食总公司就采购了一批,现在还在路上。
    张国庆指示席一鸣,建立粮食到货出货的日报制度,每天将情况报给宗主任和自己,如果发生意外,一定第一时间报告。
    吴文玉也找张国庆,说这次救灾,从她这里拨出了近两百万两银子,按新发行的货币,就是两千万元,这是单个事件,从她手中拨出钱款最多的一次。
    她还介绍,根据救灾时张国庆的要求,粮食款县里要出两成,其他物资县里要出三成,这些钱都以欠款的形式,留在账上,也就是说,受灾的这九个县,一共欠银行了五百万元,要在以后几年慢慢还。
新书推荐: 离婚重逢,靳爷他红眼将人抵墙宠 小师妹重生后每天都是修罗场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诡异世界,红警系统是什么鬼? 天!谁家糊咖上来就亲疯批反派 穿书后全家偷听到我心声杀疯了 穿越1938 御兽:开局三星五费吞噬天地 侯门主母重生后,笑看渣男一家亲 穿越后,她携带空间成了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