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新科兰记事 > 第144章 生活质量(卷11 内部整训 13)

第144章 生活质量(卷11 内部整训 13)

    张国庆在明崇岛见到了吴八尺口中的两个大师。两位大师听说要见的人是如此大的官,都有些惶恐,原来他们见到的,最多也就是工部的小官。
    对于两位大师来说,他们来到明崇岛,就不断的惊叹,两人都是见过一些世面的,特别是张大稠,还游历过多地,即使杭京也是去过多次,却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地方如此繁荣还如此井井有条。
    两人几乎关注每件物品,从下船开始,就发现栈桥是巨大的石头,如此大的个头,是很难搬运的,或者说,需要大量的人力,张大稠对此地官员的第一印象就是“奢华”。
    路上仍是那么巨大的石头,这就不仅是奢华的问题了,即使在杭京,也没有用如此巨大的石块修路,因为皇家也承担不起这样的费用。
    旅途劳顿,吴八尺将两人安置在一家宾馆中,两人心中更是起了惊涛骇浪。赵玉后来在自传中写道:
    “宾馆大堂镶嵌了巨大水玉制成的窗户,给了我第一击,因为在南陈,这些水玉的价格,即使是皇族也难以负担。然后吊在宾馆大堂有一个巨大的吊灯,当然我那时还不认识它,只知道是水玉制成的工艺品,这些水玉制品,都闪着亮光,展示着它们不菲的身价,我不禁有些担心八尺兄口袋里的银子。”
    “进入房间,我也第一时间看到了水玉窗户和水玉灯,八尺兄给我介绍了如何使用水玉灯,并告诉我,当地叫水玉灯为‘电灯泡’,听起来不象个很贵重的东西。”
    “八尺兄又介绍了卫生间,这种把茅房建在屋室内的格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果然,八尺兄说,不论大小号,都要‘放水’冲洗,以保证室内没有异味,当然,如果不干净,也可以请宾馆的服务员来帮忙。”
    “卫生间里居然有热水,即使是在腊月,也能让我轻松放一木桶的热水,泡去我一身的疲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床上用品,既不是丝绸,也不是麻,而是一种他们叫‘棉’的制品,在这冬天里格外暖和。”
    赵玉因为担心这位哥哥的钱袋子,进房间后就说,“吴兄,此处居住必然价格不菲,我们找个小客栈就是了。”
    吴八尺摆手说,“你们要见此处最有权势之人,怎么能去小客栈,就安心在此,无需担心费用。”说着,又留下20元钱,说明是零花钱,叫两人外出时带上,又给我们安排保镖2人,这才离开。
    张国庆此时正在欣赏吴八尺带回来的瓷器作品,看吴八尺进来,说,“你这次出去,是捡到了宝,东西做的不错。”
    吴八尺也简单汇报了南陈之行,张国庆听完,叫他再陪两位大师两天,他要抽出半天时间,专门与大师聊聊。
    刚回到明崇的吴八尺,也是有一堆工作要处理,就安排了人,专门陪同两位大师到处转转。
    只过了半天,陪同的人就匆匆来找吴八尺,说两位大师有事要找他。吴八尺跟着陪同人员,来到了三组坝工业品市场。张大稠将他拉到一边,脸上露出如同便秘的表情,小声说,“难以启齿,难以启齿,吴老板能否再借一些钱?”
    吴八尺一惊,问,“大师看中了什么?”
    张大稠脸上的肌肉又抽了抽,才说,“我原本知道,这里叫‘零件’的东西制作不易,价格会很贵,只是没有料到,这里有如此多的零件。”
    吴八尺看了一眼张大稠手中的东西,说,“大师可知,这些东西是不允许出岛的,买了也带不走。”
    张大稠换了个笑脸,说,“知道知道,只在此处也行,看到拿不到,手痒的很。”
    吴八尺可是犯了难,这可不是几十块钱的问题,看张大稠的样子,不花个几千上万的,恐怕难以满足,他转念一想,买这些零件干什么,干脆带他们到培养技工的实验室算了,于是转身向一名陪同人员说,“小吴,你去协调一间技工实验室,让张大师他们体验一下,我们在这家茶馆等你。”
    转身又对张大稠说,“大师,这些东西贵的很,我有朋友,已经收集了不少零件,晚会我带你去看看。”
    张大稠却是等不及,不停催促,吴八尺只能拖着,他还不知道有没有空闲的实验室。
    几人顺便在茶馆胡乱吃了些主食,张大稠明显心不在焉。等小吴回来,说已经协调好了实验室,张大稠才有心思吃东西。
    赵玉没有这么大的兴趣,但张大稠拉着他,他也只能跟着一起。两人到了实验室,对各种机械充满了兴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用了一个下午时间,居然制作了一个相当不错的转轮,按张大稠的说法,这东西比原来省了老鼻子劲了,还比原来的更平滑。
    晚上吴八尺再见到两人时,两人都还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好不容易吴八尺插进话题,“两位大师,张老板明天下午能腾出时间,与两位相见,可有需要准备的吗?”
    张大稠一愣,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有些遗憾的说,“我还想在实验室里多呆几天呢,行吧,也没什么需要准备的。”
    吴八尺将两人的情况汇报给张国庆,张国庆苦笑,说,“别人排队见我,这两人真是狂,也好,就不耽误两位大师的时间,我们把见面地点放在液压机房。”
    当吴八尺带着两位大师来到液压机房,看着那几层楼高的钢铁怪兽,不时还喷着蒸汽,并且发出巨大的噪声,穿着工作服的工人,用巨大的钳子夹着铁锭,放在机器里面,一会铁锭就扁了很多。
    两人仔细观察机器,也看不出多少门道,只能惊叹这台机器的巨力。
    室内实在说不成话,机器噪声下交流只能靠喊。吴八尺带着两人出来,大门关上,几人都感觉到了另外一个安静的世界,舒服多了。
    互相见过礼后,张国庆在旁边一间办公室中接见了两名瓷器大师。赵玉显得很拘谨,张大稠放的很开,所以说话的一直都是张大稠。
    客套话说完,张国庆邀请两人留在这里,张大稠有些犹豫,他虽是单身一个人在江州,却是有家室的。
    张国庆说,“大师的家人,都可以迁到此处,相信两位大师已经感受到了,这里生活不比杭京差。”
    张大稠不置可否,却是岔开话题,问道,“小民听闻实验室博士讲,要学会看符号,使用机器,先要有‘初级文化合格证’,可否给小民一个证?”
    张国庆哈哈一笑,让吴八尺来解释。吴八尺笑着说,“大师,这个证可不是给的,是要自己考的。初到此处之人,需要识字、算术、自然几门课程,考试过关就能拿证了。”
    张大稠咧了咧嘴,指着自己鼻子说,“象我这样的老头子,人家收吗?”
    吴八尺回答,“多大年龄都收,我们有个农学大师,上学的时候快七十了。”
    张大稠说,“这我就放心了。我还是想问,吴东家画的那张图,到底是什么,我一直琢磨呢,物件做好了,也还是不知道干什么用的。”
    张国庆也不隐瞒,说道,“那是个蹲便池。”边说边比划,解释蹲便池的用处。
    张大稠一下就明白过来,连说,“怪不得,怪不得。”
    张国庆看说到了瓷器,就邀请两位大师在此地开窑,生产各种复杂瓷器。
    张大稠实际是生活类瓷器的大师,他直接回答,“这个岛不行,我来此岛时间虽然不长,但所过之处,都没有发现合适的土,烧瓷器,没有好土可不行。”
    张国庆本就知道明崇无好土,回答,“此地向北三百里,盐州城附近,倒有合适的土,大师也可到那里看一下。”
    张大稠笑道,“好,好,容我先拿了那初级文化合格证。”
    这次会面算是圆满,双方印象都不错,甚至还认了“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亲戚。
    张大稠对蹲便池之类的生活陶瓷非常有兴趣,他游历到江州,本也是与江州同行交流,可惜他一个外人,始终没有进到江州瓷器师傅的核心圈,有些灰心。碰到吴八尺后,才有了换个地方看看的想法。
    这次遇到了对生活陶瓷同样感兴趣的“东主”,自然想要展示一些才华。
    至于赵玉,他虽然年轻,但在陶瓷技艺上,已经非常有造诣,也算是吴八尺误打误撞,拉来了两个人才。
    陶瓷本就是重要的工业品,明崇岛上也有一个小窑,平时烧制一些产品,但水平一直不高,张国庆也希望借着这两个人,提升岛上陶瓷工人技术。
    张大稠和赵玉本就是极聪明之人,悟性很高,虽然过去认字不多,但两人学习的能力都极强,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都拿到了合格证,期间他们还在明崇的窑里烧了些产品。
    他们拿到合格证后,张国庆又与两人见了一面,这次张国庆拿出了多种图画,都是象洗手池那样的,家庭用的卫生陶瓷产品,张大稠看了图样,喜不自禁,答应试制。
新书推荐: 开着网约车唱着歌,女明星请上车 惹她干嘛?笨蛋美人的嘴刀刀致命 我的幻兽主角模板 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 前任的前任的前任都来了? 谍与战 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 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精灵:从抽到不破壁垒开始无敌! 清冷白月光?不!我是天命大反派